“奶娘,怎样了?”如筝看她神色紧张,想是有什么大事。
    崔氏看看外面笑闹着的小丫鬟们,深吸一口气:“小姐昨日让秋雁给了我食疗的方子,我便将方子和那个东西一起叫老张带出去找大夫看了……”她用手比了个妆盒的形状,如筝顿时明白她说的是薛氏送来的药:
    “如何?”
    “那食疗方子倒是极好的,难得秋雁这丫头还会这个,倒是那个东西……”崔妈妈脸色一沉:“老张找了几个大夫都看不出所以然,难得他细心,最后找到一个大药房坐堂多年的老大夫,才看出端倪。”
    如筝知道她口中的“老张”是自己母亲的陪房,原来的内院掌事张叔,如今也是唯一既能出府又能信任的老人儿了,她沉吟了一下:“怎么说?”
    崔氏咬咬牙:“那哪是药,简直就是脏东西,小姐要是按顿服了,寒症倒是很快就能痊愈,但根本不是寒气被驱走,而是将小姐整个儿身体弄的虚寒,寒症的症状自然便会消失,但小姐以后恐怕……”说到这儿,她恨得说不下去。
    “便会体质虚寒,月信不调,乃至无子……是么?”如筝冷笑。
    崔妈妈一愣:“小姐……如何得知?”
    如筝笑着摇摇头:“我猜的。”看着崔妈妈半信半疑的表情,如筝笑的更开了:“如今,我和奶娘都知道静园那位的狠毒心思了,以后防着点便是,我身边能信任的,现在也就只有奶娘了……”她拍拍崔氏的手:“奶娘先别气,以后有的是暗箭要防呢,忙了这一上午,您也累了,先歇着去吧。”
    崔氏感动地点点头:“好小姐,您明白了就好啊!”
    送走了崔氏,如筝披了件家常穿的半新不旧石青色夹袄,走到堂屋门口唤了一声“秋雁。”
    就听到小厨房里“嗳”了一声,秋雁擦着手走出来,一溜小跑到如筝跟前:“小姐,您叫奴婢?”
    如筝略微晃了一下神,直到今天她才注意到,秋雁虽然长的并不出挑,声音却很好听,如黄莺出谷般甜美,想想前世这样动听的声音就被一碗哑药给毁了,如筝不由得心里又是一颤:“秋雁,你给我的食疗方子很好,这便做起来吧,下午我请安要带给祖母。”
    秋雁喜道:“是,小姐,昨天抄完方子想着小姐可能要用,我就准备起来了呢,如今都是现成的,蒸一下就好。”
    “好,你精心些,不要出岔子。”如筝微笑着:“难得你这么上心了,你先去,一会儿我还要亲手做几块给祖母。”
    秋雁笑着福了福身:“小姐这可折煞奴婢了,小姐肯让奴婢为小姐分忧,就是奴婢的福气了,我这就准备,好了便来请小姐。”说着便跑回小厨房了。
    如筝看着她的背影笑了一下,转身回了堂屋。
    和秋雁在小厨房忙了一上午,到中午时,如筝感觉身上又有些寒冷,有了薛氏送来的“药”如筝也不好再找大夫,索性横下心叫秋雁弄了点驱寒的汤品,想着自己调养,再不济也比喝毒药强。
    午膳就着秋雁弄的当归生姜羊肉汤吃下大半碗饭,如筝漱了口,嘱咐了浣纱派人去盯着慈园,便斜倚在美人榻上披了锦被,拿了卷诗集闲读,看着看着便朦胧睡去。
    睡梦中被人推醒,如筝打了个哈欠,看是夏鱼:“怎的,老太君起来了?”
    夏鱼点点头:“是,刚刚绯红来报,说是老太君刚刚午歇起来,正准备用茶呢。”
    如筝掀开被褥:“快,给我梳妆,我要给祖母请安。”
    夏鱼面露难色:“小姐,刚刚又起风了……”
    “不碍事,穿厚点便罢了。”如筝自坐在妆台前:“挽个双平髻便好,要快。”
    夏鱼福了福身:“那奴婢叫待月姐姐过来,她挽发一向又快又好。”
    如筝点点头:“把浣纱也叫进来,让她给我挑衣服。”
    夏鱼忙跑出去叫人,待月和浣纱急急赶来,浣纱一边找着衣服,待月迅速为如筝梳好了一个最简单的双平髻,扎好丝带,便打开首饰匣子拿出一个粉色琉璃料器的珠花:
    “小姐,用这个可好?”
    如筝刚要点头,心中突然一动:记得前世如婳常常夸自己肤色白皙,用琉璃簪子珠花好看的不得了,总劝她多戴,自己却从来不带,如筝还道她是真心为自己好,等嫁到国公府被妯娌们嘲笑几次才知道,那琉璃虽然漂亮,却多为点缀之用,且只有没及笄的小姑娘才喜欢,又因其价格便宜,小户人家多选用,故大家闺秀是很少用来做点缀的,更别提满头都是琉璃首饰了,想到这儿,她面色一沉,接过待月手中的珠花扔到一盒子琉璃首饰里:
    “从今儿起,这些都不戴了,赏你们分了吧。”
    待月见自家小姐脸色不好,诺诺答道:“是,那小姐想用什么?”
    如筝打开一旁的檀木首饰匣子,挑了一对儿赤金镶红宝石挑心:“带这个就行了。”
    待月忙帮如筝把分心簪好,如筝自己又选了一对儿金丁香戴在耳上,此时浣纱也选好了衣服,如筝看了一下,点头穿上,又匆匆涂了点胭脂,点了唇,便披上斗篷带着浣纱待月向老太君居住的慈园走去。
    行至慈园门口,浣纱抢上前几步扶住如筝:“小姐,当心门槛。”手上却轻按了如筝胳膊一下,如筝顺着她的眼神看去,只见正房东侧下人们住的耳房窗边,一个身影一闪而过,如筝随只看到个侧脸,却也认出了这是如婳的贴身大丫鬟素锦。
    如筝心里一紧:来的好早,脸上却不动声色,扶了浣纱的手走到主屋门口。
    老太君屋里的大丫鬟照花见她走过来,远远地便福□:“大小姐来了。”说着便伸手打起棉布门帘。
    如筝对她也微笑了一下:“有劳照花姐姐了。”
    如筝施施然走进正房堂屋,一进门一股暖意便扑面而来,如筝扫了一眼,才刚进十月,老太君屋里竟已经用上了炭盆,可见此次老太君的胃疾犯得不轻,她快走几步,进到老太君日常待客的里间,福□:
    “孙女儿给祖母请安,祖母万福。”
    老太君见是如筝来了,笑着自雕花罗汉床上欠起身:“我的儿,身子还没好利索,行这样的大礼作甚?快到祖母身边来坐。”
    如筝甜甜笑着应了一声,脱下披风交给身后的待月,又对着旁边随侍的韩妈妈行了半礼,这才欠身坐在老太君身侧:“劳烦祖母惦记了,孙女儿已经没事了。”又对着炕桌另一侧坐着的如婳颔首微笑:“妹妹也来了。”
    老太君执起如筝的手“啧”了一声:“还自逞强呢,手这么凉,你房里的丫鬟婆子也不知道给小姐拿个手炉出来么?”
    如筝笑道:“祖母说的,才刚十月呢,哪就用上手炉了,走走就暖了,再说我这不是看祖母这里屋子暖,早早就跑来腻着了么,祖母只要不赶我,我且不走呢。”
    见自己这个素日里恭谨有余,活泼不足的孙女做出这般小女儿无赖的样子,老太君喜得笑着把她揽进怀里:“好,今日便由你赖着。”
    如筝笑着挣扎出来,转向如婳:“说到早,妹妹倒是比我还早呢。”
    如婳自从如筝进来,便觉得不对劲:如筝素日里只爱鹅黄,水绿这样的嫩色,雅致是雅致,却多少缺了一点嫡女的大气,今日却穿了一件半新的樱色竖领长衫,外面套了件藕色银丝提牡丹花的坎子,足下蹬了一双麂皮小靴,配上发髻间的红宝石挑心和腕子上的翡翠镯子,既不张扬,又透着气派,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她只顾打量如筝的穿着,不禁愣了一下才回到:“哦,我也是才来。”
    7请安(二)
    她只顾打量如筝的穿着,不禁愣了一下才回到:“哦,我也是才来。”
    老太君笑道:“婳儿是听到我肠胃又犯了,特亲自熬了药端来。”说着,指指一旁还冒着热气的青瓷药碗。
    如筝心里一紧,又暗自压下:想必薛氏和如婳还不敢在成了精的老太君眼皮子地下玩什么下作招数,这药,八成真是对症的好药,想到这儿,她笑了笑:“妹妹果然诚孝呢,这次咱姐妹可是想到一处去了。”说着向外间唤了一声:“浣纱。”
    浣纱笑着走进内室,向老太君和如婳行了礼,打开一直随身带着的食盒,端出一盘雪白还带着热气的糕点,便笑着退下。
    如筝取了帕子擦了手,拈起一块糕点奉到老太君眼前:“这是孙女儿带着丫头们亲手做的山药南瓜枣泥糕,里面还有几味健胃的药材,都是性温补的,吃上去也不苦,祖母试试?”
    老太君看盘子里的糕点,有的形状优美整齐,有的却怪里怪气,知道如筝是真的自己动了手了,想想素日里如筝并不擅长这些,这次却为了自己费这许多功夫,不禁又感慨又心疼:
    “我的好囡囡,你这糕,祖母看看就好了一半了。”说着便就着如筝的手咬了一口,只觉得入口绵软香甜,却又不甜腻,微微带着点黄芪之类的药香,却也别有风味,嚼嚼咽下,只觉得肠胃里一阵暖。
    老太君连日来食不知味,却被这一盘小小的糕点勾起了食欲,说笑间禁不住又用了两块,这才停住。
    如筝笑眯眯地看着老太君吃的香甜,也捻起一块递给如婳:“妹妹也尝尝?冬日食积,吃点没害处的。”
    如婳看着旁边已经冷了的药汤,心里一阵烦闷,脸上却不显:“多谢姐姐了,只是中午吃的多了,此时不想吃糕点。”
    如筝笑了一下,也不多说,将糕点送到自己嘴里。
    如婳看着如筝和老太君说说笑笑,如坐针毡,老太君瞄了她一眼,笑道:“婳儿也来了许久了,回去陪陪你娘吧,你姐姐身子刚好,我留她一顿饭。”
    如婳一愣,马上又甜甜笑道:“是,那婳儿就先告辞了。”
    老太君颔首,如筝下了罗汉床牵着如婳的手送到门口,又细细叮嘱了跟着的丫头们,才转身回了里间。
    一旁的韩妈妈此时已经伺候着老太君漱了口,重又沏上茶,端起糕点叹道:“我的大小姐,这可是一盘子宝贝啊,老太君几天吃的饭都没有这顿点心进的多。大小姐一定要将这方子告诉老奴。”
    如筝笑道:“自然是要告诉嬷嬷的,虽沁园的小厨房做了再端来也不难,只是这糕还是现做热腾腾的最好,只不过这方子并不是我找到的,我还要回去让找了这方子的人自己写才行。”
    听她这么一说,老太君到来了兴致:“哦,我倒要听听,是谁这么蕙质兰心,找了这么好的食疗方子?”
    如筝故作正经:“不瞒祖母说,还真真是个‘蕙质兰心’的主儿呢……”说到这儿她绷不住笑了:“您道是这方子哪儿来的呢,是如柏那个孩子,知道您脾胃不和,巴巴地找了京城的名医求教,才从一本古书里找到了这个方子,难为他小小年纪,字都认不全呢。”
    听了她的话,老太君也着实笑了一阵,笑过,却又转为叹息:“难为他了,十三了还是在家塾凑合学着,咱们这样的门第,给柏哥儿谋个恩荫太学的名额还难么?”说着,老太君的语气带上一丝严厉:“说到底,还是你父亲不上心的缘故。”
    听了老太君的话,如筝赶紧跳下地,深深福下:“祖母言重了,父亲身为朝廷大员,又承了爵,自然要为君分忧,于政务上夙夜忧思,一时忽略了自家也是难免的,说来还是父亲一心为国的缘故,祖母若是因为此事错怪了父亲,筝儿和柏哥儿好心反到做了坏事了。”
    老太君伸手扶起她:“好孩子,快起来,祖母没有那个意思。”
    如筝这才起身,重新坐好。
    老太君言到:“你不懂,咱们这样的高门世家,得了爵位,世袭罔替,看起来风光无限,实则如同被架到火上烤,只要有一代不出能臣良将,那言官的折子就像刀子一样劈头盖脸飞来。”
    她叹了口气,接着说:“老侯爷一世英雄,儿子里却没出一个武将,好在你大伯和你爹读书还好,转门风做了文臣,你大伯算个能臣,可惜性子太直,分家又早,没得侯府多少助力,你大堂兄如松功课不错,但毕竟已经分家出去了。你三叔也是庶子,但又比你大伯差远了,他能不给我惹祸便是好的,更别提光耀门楣……”老太君顿了顿,接着说:
    “只你父亲是我亲生的,也承了爵位,他膝下虽有三子,可惜杉儿又是个庶出的,楠儿尚小,看不出好坏,更何况只有柏儿,在祖母心里才是实打实的嫡子,所以侯府,于你们这一代上,终究还是要柏儿撑起来的,筝儿,你懂么?”
    听了老太君这一番话,如筝面上平静,心里却是翻江倒海,前世她虽然懵懂,却也知道老太君一直偏向自己和如柏,今日一番长谈,才知道老太君心里真正的想法,激动之下,便也顾不得风度,扑在老太君膝上哽咽道:“筝儿明白,祖母是真正对我们好。”
    老太君笑着揉揉她的头:“祖母知道你委屈,也知道有些事并不像表面那么简单,你若是有什么想说的,便说给祖母听,只一样,家丑不可外扬。”
    如筝擦擦泪,起身笑到:“有了祖母的疼惜,如筝没有什么委屈的,孙女儿虽小,却也知道‘家和万事兴’的道理,祖母放心,筝儿和如柏从今往后只会更加孝顺祖母,孝顺父亲和母亲,做好自己分内之事,定不让祖母为难。”
    老太君伸手把如筝揽到怀里:“好孩子,祖母知道,你是真的长大了。”老太君抬头看了看屋子里摆着的西洋座钟,笑到:“光顾说话了,眼瞅都晌午了,我囡囡饿不饿?”
    如筝擦擦眼泪,笑着点点头,老太君忙叫人摆饭,自己扶了如筝的手下了床榻:“你放心,近日我必和你父亲说,先让他把如柏带在身边读一阵子书,他那些清客养了也是闲着,据说里面到的确有几个有真材实学的,若是柏儿学的好,我便让你父亲去给他求个太学或者国子监的恩荫名额,到时候他便可安心攻书了。”
    如筝点点头感激地说到:“一切全凭祖母安排。”
    晚饭过后,如筝又陪着老太君说了会子话,眼见天色渐晚,老太君要歇息了,这才告辞出来,老太君派了身边的大丫鬟灯影打了灯笼亲送如筝回了沁园,临走还埋怨沁园离慈园太远,如筝来一趟也不方便。
    回去的路上,如筝咂摸着老太君临别时的话,知道她是人老了喜欢儿孙绕膝的感觉,如婳虽然常常去请安,但但因着薛氏的缘故,老太君总对她有戒心,其他的庶出子女来的更少了……
    看着灯影手中晃动着的羊皮风灯,如筝暗下决心:日后一定要坚持日日请安,不论是为了自己和如柏,还是为了老太君,都要尽量在老太君膝下承欢。
    回到沁园,如筝亲自包了赏钱塞到灯影手里:“姐姐莫嫌少,多少也是我一番心意。”
    灯影忙福身谢到:“大小姐折煞奴婢了,奴婢谢大小姐赏。”如筝笑着点点头,目送她出了沁园,便除了大衣服,披了件家常燕居的粉底撒折枝玉兰花的夹袄,唤过秋雁走到了东厢房如柏的屋子。
    一进门,如筝特意放轻了脚步,摆手示意如柏的大丫鬟绿萝不要出声,她蹑手蹑脚地走进里间,只见烛光下,如柏还在练着大字,旁边地上已经丢了一地纸张,桌角上一本论语翻开,上面涂涂画画的满是记号,室内虽不算寒冷,但这深秋季节,他的额头竟然已经见了汗,如筝心头一酸,眼泪差点掉下来,她知道,如柏并不笨,甚至可以说是资质颇佳,也很刻苦,如果不是前世她轻信薛氏和自家爹爹林承恩,也不至于被薛氏养废了成为纨绔,想想老太君今日说的话,如筝心里又踏实了几分:既然老天重新给了她一次机会,她就绝不能再让如柏吃亏。
    想到这儿,她走上前,轻轻握住如柏手中的笔,夺了一下,没想到笔被他握的那么紧,这样不知不觉的情况下,都无法夺下。
    林如柏回头看看自家姐姐:“姐,你怎么来了?”
    如筝接过他手中的毛笔,轻轻放在笔架上:“歇会儿吧。”
    “嗯。”如柏笑了一下,搓搓手站起身:“听她们说,你去慈园请安了?”
    “嗯。”如筝笑着拉他坐在一旁榻上:“正要和你说请安的事。”
    接着她便把今日请安时老太君说的话细细和如柏学了,告诉他老太君若问起该如何说,又看他按秋雁的食疗方子抄写了一份,自己收好,最后,告诉如柏要做好去外院随父亲读书的准备。
    8请安(三)
    接着她便把今日请安时老太君说的话细细和如柏学了,告诉他老太君若问起该如何说,又看他按秋雁的食疗方子抄写了一份,自己收好,最后,告诉如柏要做好去外院随父亲读书的准备。
    听到这个消息,如柏先是一喜,又蹙起眉头:“随父亲读书是好,可惜就要和姐姐分开了……”
    如筝浅笑着拍了拍他的头:“都多大人了,还说这种没出息的话!”她看着如柏清澈的眸子,正色说到:
    “男子汉志在四方,怎能居于深宅后院,长于妇人之手?姐姐虽然也舍不得你,但更不愿意你的才华和能力就这样被埋没,只有到了外院,你才能时时聆听父亲教诲,才能接触到外面的世界,父亲的那些清客,有一些徒有虚名,也有饱读诗书的真名士,你要懂得亲贤远佞,须得知道,奉承夸奖你的,不一定是真的对你好,反而是提点教导你的,往往才是良师益友,如柏,你是侯府嫡子,是将来的世子,你责无旁贷,姐姐不求你闻达于天下,只求你能时时鞭策自己上进,即使不能像父亲那样高中三甲,成为国之重臣,也要凡事能够做到无愧于天地,无愧于自心,你懂么?”
    听完如筝的话,如柏思虑良久,转身下了床榻,冲如筝肃然一揖:“今日听长姊一番话,胜读十年书,小弟虽不才,也愿意尽自己所能,不让侯府为人轻视,不让祖母父亲和长姊为我忧心。”说着他直起身,目光炯炯地看着如筝:“姐姐,我懂了。”

章节目录


重生之嫡女庶嫁(上部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奚别离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奚别离并收藏重生之嫡女庶嫁(上部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