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卿有何本章只管奏来好了,朕听着呢。”
这一见是武承嗣要上本,高宗的眼皮子不由地便是一阵好跳,心里头十二万分地不想加以理会,奈何这等朝议时分,却又势不能不让武承嗣动本,无奈之下,也只能是阴着脸吩咐了一句道。
“微臣遵旨,微臣自奉旨审案以来,有赖陛下之鸿恩,各有司衙门之勤力,已将该案审结,兹有‘邓记商号’掌柜邓诚急公好义,毁家为国,急社稷之所急,拔粮以赈灾民,实上体天心之善举也,世人莫不感佩,然,却又宵小之辈罔顾大义,竟悍然夜袭粮仓,妄图断灾民之粮,乱我朝纲,据查,此举乃废太子余孽所为,为首者陈啸天,朱凯之皆以毙命当场,另有百余匪溃散于城中,经我刑部各有司通力协作,已将余匪尽擒,经彻查,此举乃是废太子主使,兵部员外郎陆前、礼部郎中令刘午、洛阳府守备营校尉刘明府等数十官员参与其事,证据如下……,经三司会审,现判决如下:废太子李贤不安现状,不思皇恩之浩荡,徒以一己之私利,悍然乱我社稷,其罪难恕,念其乃天家骨肉,不可受刑,应以三宝赐之,兵部员外郎陆前组织匪徒乱政,其罪深重,当处抄灭三族之罚……如上,以闻!”
武承嗣乃是有备而来的,一番禀事下来,悠扬顿挫之余,证据详实,言之凿凿,前后连贯,一气呵成之下,颇见口舌之利。
“嗡……”
武承嗣话音刚落,没等高宗表明态度,诸臣工们已是哄乱地私议了开来,整个大殿里就此乱成了一锅粥……
第六百四十章激争连连(中)
诸臣工们乱议纷纷并非因武承嗣所上之本章不详实,恰恰相反,议的正是这本章未免太详实了些,从证人证词到证物无一有缺,几乎可以说是铁证如山,难有甚可供挑剔之处,这等造假之功力着实令人叹为观止,一众大臣们既惊且疑之际,也不禁为可能出场反击的李显暗自捏上了把冷汗,毫无疑问,这案要想翻将起来,着实是太过难了些。
翻案?当然不!李显倘若真想的话,这案子倒也不是翻不过来,只不过这并不符合李显的战略意图,否则的话,当初他便不会不顾高宗的哀怨眼神,毅然决然地放弃了主审之权力,除了精力实在有限,难以在赈灾的同时去兼顾此案之外,更主要的是李显目下在朝中的实力不足,尚不到与武后正面决战的时机,索性放手任由武后去瞎折腾,左右牺牲的也不是他李显的人马,爱死谁便死谁好了,至于李贤的冤死么,李显虽痛惜,却也不得不狠着心坐看了去,当然了,该争的时候还是得争上一下的,不为别的,总得做给高宗看上一看罢,只是这争也得看时机,李显并没打算开那个头炮,哪怕已是明明白白地感受到了身后高宗投将过来的热切眼光,可李显却假作没察觉,老神在在地端坐在锦墩子上。
“武爱卿所奏,朕已尽知,诸臣工对此可有甚要议的么?”
高宗等了好一阵子,见李显始终没有站将出来的意思,心中失落难免,奈何这当口上,他又势必不能长久保持沉默,万般无奈之下,也只好将问题推给了兀自乱议不休的群臣们,却不料他这句话不说还好,一说之下,乱议之声立马便嘎然而止了,所有人等尽皆成了木雕泥塑状,显然没谁愿意在此事上胡乱表态的。
“怎么?都哑巴了?嗯,不是都挺能说的么,怎地都不说了?”
高宗等了好一阵子,也没见有人肯出头为李贤辩解一二的,心中怒气登时便狂涌了上来,脸色难看至极地一拍龙案,气咻咻地呵斥了一句道。
说?这当口上谁敢乱说来着,说李贤该杀,那不是要触了高宗的眉头么?至于说李贤不该杀么,却又得被武后记恨,左右说啥都不成,诸般朝臣们都不是傻子,自是缄默为上,任凭高宗呵斥得有多狠戾,大家伙尽皆充耳不闻,全都不言不动地装起了木头人来。
“显儿,你来说,此案朕该当如何处置?”
高宗左等右等也没见有人肯出头,气急之下,不管不顾地便点了李显的名。
呵,老爷子这可是病急乱投医了!一听高宗点了自己的名,李显心中难免有些犯叨咕,只因此时出头对李显来说,实在不是甚好事儿,等若将主动权平白交到了武后的手中,问题是老爷子名都已点了,李显显然不可能再保持沉默,再怎么着,也得站将出来哟呵上一番了的。
“启禀父皇,儿臣以为武尚书此案审得分明,量刑也算合理,于此案本身,儿臣并无太多异议。”
李显本就没打算翻案,自是不会轻易去否定武承嗣办案的“功劳”,这便一脸诚恳状地回了一句道。
“嗡……”
李显话音一落,木立着的群臣们再次哄乱了起来,很显然,李显这个答案有些子出乎群臣们的意料之外——在群臣们看来,高宗此时叫李显出头,为的便是要李显出面与武承嗣打打擂台,也好为高宗后头的决断留下些伏笔,可却都没想到李显居然完全肯定了武承嗣的审案结果,如此一来,高宗的努力怕是得要落到空处了的。
“啊,嗯?”
别说群臣们意外无比,便是高宗也有些子傻了眼,木讷讷地望着李显,一时间都不知该说啥才是了。
“然,儿臣却有一疑惑不得解,想请武尚书指教一二,还望父皇恩准。”
李显顿了顿,任由群臣们乱议了一阵子之后,这才不紧不慢地接着禀报道。
“准了,显儿有甚问题只管问了不妨。”
这一听李显话锋陡转,高宗心情立马便是多云转晴,精神猛地一振,毫不迟疑地便准了李显之所请。
“谢父皇!”李显恭敬地谢了恩之后,身形一转,目视着站在斜下方的武承嗣,不苟言笑地问道:“武尚书请了,本宫想问的便是江陵郡王远在江陵,又如何能在一日之内主使群贼袭击粮仓的,这信息交互是用何种方式?莫非是心灵感应么?请指教!”
“殿下误会了,微臣只言江陵郡王乃是幕后黑手,但并不曾说其是主事之人,实际上,据微臣审明,江陵郡王离东都之际,曾有密令于案犯前兵部员外郎陆前,令其寻机发难,乱我朝纲,以泄其被废黜之怨恨,此番粮仓被袭一事便是由陆前策划组织所致,然,究本溯源,根子却在废太子李贤身上,定其主谋之罪,并无差错,还请太子殿下明鉴。”
武承嗣敢出面打御前官司,自然是早已做足了准备,尽管李显这个问题刁钻无比,可其却是答得滴水不漏,于道理上似无可挑剔处。
“按武尚书所言,江陵郡王对粮仓被袭一事其实并无所知,本宫没理解错罢?”
李显本身就是断案之高手,自不会被武承嗣这看似合理实则压根儿经不起推敲的道理所迷惑,不急不躁地往下追问道。
“这个……,应该如是,然,微臣解释过了,那陆前所为之事乃是受了江陵郡王的密令所致,按刑律而论,江陵郡王断难逃过主谋之认定,此乃不争之事实,非是微臣逾法乱定也!”
一听李显如此问法,武承嗣心中登时便涌起了一阵的不安,然则口头上却是不肯服软,一口咬死李贤便是幕后之黑手。
“有劳武尚书了。”李显没再往下追问,而是淡淡地谢了一声,旋即便再次转身,面朝着高宗夫妇,躬身行了个礼道:“启禀父皇、母后,儿臣以为此案六哥虽是有牵连,却实非主谋者,当初六哥黯然离朝之际,或许是有些怨言,但绝无乱朝纲之心,正所谓说者无意,听着有心,那陆前等人往昔皆蚁附六哥,希图从龙之功,硬将一时气话当密令,方有此大逆不道之夜袭,其罪自是当诛,儿臣对此别无异议,唯六哥却是被小人牵连所致,虽有过,却罪不至死,儿臣肯请父皇、母后明察!”
“荒谬,按尔如此说法,但凡主子犯了案,只管往奴才身上推了去,便可平安无事了么,嗯?”
李显所言自是不无道理,高宗闻之,登时便是一阵大喜,嘴一张,便打算顺着李显的话头发挥上一番,然则不等其开口,身旁的武后已是抢先发了话,毫不客气地呵斥了李显一番,竟是半点脸面都不给李显留下。
“母后明鉴,儿臣并非为六哥脱罪,只言事实耳,实情便是六哥对粮仓被袭一事并无所知,下头人等胡作非为,六哥实有不慎言之过,亦有御下不严之责,然,主谋一说,儿臣以为着实不妥,当以牵连之过论处,此儿臣之浅见耳,还请父皇、母后明察。”
武后这等怒气勃发之下,气场自是极大,群臣们都不免为之一惊,可李显却并无甚特别的反应,只是恭谦地躬了下身子,心平气和地解释了一番。
“嗯,朕亦是这般看法,显儿斯言甚合朕意!”
高宗刚才落后了半步,被武后抢了先,这一回可是憋足了劲的,李显话音未落,他便已是一击掌,很是兴奋地下了定论。
“父皇圣明!”
该说的李显都已是说过了,剩下的事儿李显可就不想再多理会了,这便紧赶着称了声颂,退到了锦墩子处,一撩朝服的下摆,端坐了下来,竟是不打算再多言了的。
“陛下圣明,妾身以为便就此罪断了去也好,承嗣,尔身为主审,当依律断罪,如今江陵郡王诸罪已定,那尔便给出个判决来罢。”
武后杀李贤之心甚坚,不单是因着一向讨厌李贤的缘故,还有着为将来夺权扫清障碍的考虑,自是不会就此作罢,这便顺着高宗的话头,也称颂了一声,旋即便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将判罪的权力交到了武承嗣的手中。
“诺,微臣遵旨!”武后既已放了话,武承嗣自不敢怠慢了去,会意地谢了一声,而后假作沉吟状地略一思索,紧接着,眉头一扬,高声禀报道:“启禀天皇陛下,天后娘娘,依我大唐律制,江陵郡王两罪并罚,该处流三千里之罚,然,其本有谋逆之前科,今又犯案,数罪当并罚,累加之下,当赐三宝,以明正典,恳请陛下、娘娘圣裁!”
“嗡……”
武承嗣此言一出,朝臣们忍不住再次哄乱了起来,显然对此判罚颇多争议,只是众人议归议,却都是私议,并无一人敢站出来表明态度,便是李显此番也稳坐着不动了,至于高宗的脸色么,却是瞬间便垮了下来……
第六百四十一章激争连连(下)
“这个,这个,当不致于罢,朕,朕……”
高宗原本是满怀期望的,可没想到绕来绕去,依旧还是个赐死之结果,一时间竟不知说啥才好了,实际上,也就是其弱懦的性子使然,若是换个皇帝,要想赦免自己犯了罪的儿子,不过就是一句话罢了,哪怕是法外开恩,也不算甚难事,偏生高宗性子弱,又担心着武后闹家务,愣是不敢将这么句简单的话说出口来,只是一味地在那儿犹豫再犹豫,当真是可怜到了极点。
“陛下,贤儿自幼聪慧,又善诗书,臣妾爱之深矣,管教便少了去,未能矫正其偏激之个性,以致有今日之悲,皆臣妾之过也,呜呼,白发人送黑发人,自古之大悲也,臣妾此际心如刀绞,奈何家国素来无法两全,臣妾实不敢因私情而罔顾了国法,唯忍痛而割爱,他日贤儿要怪,就怪妾身一人罢。”
高宗这么一犹豫,大局显然已是再难有甚改观之处,然则武后却兀自不肯放松了去,这便抬起衣袖,抹了把强挤出来的眼泪,红着双眼,悲切无比地望着高宗,哀哀切切地自请起了罪来。
“这,这……,唉,这皆是命啊,又怎能怨得媚娘,朕的儿啊,呜呜……”
高宗终究是个惧内的主儿,原本尚想着为李贤再多做些努力,可一听武后如此说法,却是真没胆子再往下闹腾了,万般无奈地首肯了武后的决断,只是内心里的悲却是怎么也止不住,话只说到半截子,便已是老泪纵横地嚎啕了起来。
“陛下,还请节哀,您的龙体要紧啊,您若是病倒了,叫臣妾又该如何是好,陛下,朝臣们还有正事要奏,臣妾恳请陛下节哀。”
武后演技高明得紧,唱完了白脸,这会儿又唱起了红脸,左右好坏人都她自个儿一肩挑了去,那温婉的语调,哀婉的表情,无一不透着真性情,当真令人拍案叫绝不已。
“朕,朕,唉……”
高宗虽兀自难过不已,可毕竟不是昏庸之主,被武后这么一打岔,猛然醒起此际尚在朝议之中,无奈之下,也只得伸出大袖子,胡乱地抹了把眼泪,摇了摇头,发出了声幽怨至极的叹息。
“粮仓遇袭一案便以武尚书所奏照准执行,诸公可还有甚异议否?”
这一见高宗已然不哭了,武后心情自是微松,可也没再多劝,而是紧赶着便下了懿旨,将此案彻底盖棺定了论。
“陛下圣明,娘娘圣明,臣等别无异议!”
事情都已到了这个份上,再说甚旁的话都已是毫无意义,诸般朝臣们自是不会再在此时跳出来胡诌,只能是各自躬身称颂不已。
唉,可怜的老六,终究还是没躲能过这一劫!望着默默伤神的高宗与满脸煞气的武后,李显的心中难免感慨万千,于李贤的将死,心下愧疚之意油然而起,不禁也为之颇为黯然不已的,只不过李显并非常人,很快便调整了过来,只因接下来的议题才是今番争夺的焦点,李显不愿也不能输了这一局,此际,他着实没太多精力去伤感的。
“既如此,这案子便这么定了,武承嗣!”
一众大臣们既已表了态,武后自是紧赶着便点了武承嗣的名。
“微臣在!”
武承嗣先前禀过事之后,并不曾退下,兀自站在殿前,这一听得武后点名,自是紧赶着躬身应答道。
“此案既由尔所断,便交由尔去执行,可有疑问么?”
武后面色冷厉地扫了群臣一眼,目光最后落在了李显的背影上,停了好一阵子之后,这才望向了武承嗣,甚是平静地问了一句道。
“微臣领旨谢恩!”
破了案便是一件大功,武承嗣自没有理由不兴奋,但更令其兴奋的是此番他可是狠狠地挫了下太子的风头,信心爆棚之下,回答的声音自是既响且脆。
“诸臣工可还有甚本章要奏的么?”
武后没再多理会武承嗣,一挥手,将其屏退,而后面色肃然地环视了一下殿前诸朝臣们,声线平和地开了口,一派将主持朝议之架势,显然有些个喧宾夺主之嫌疑,一众老相们尽皆为之皱眉不已,可也无人敢站出来指责武后的不是之处。
“启奏天皇陛下,天后娘娘,微臣有本章要奏。”
武后这句话显然便是个暗号,话音刚落,便见侍御史李適从文官队列里闪了出来,疾步抢到了殿中,朝着圣驾一躬,高声禀报了一句道。
“爱卿有何本章只管奏来。”
这些年来,高宗每每倦政,早朝都甚少上,大体上都是武后在居中主持着,此际高宗既是兀自神伤迷糊着,武后也就作出一副责无旁贷状地将高宗忽视了去。
“诺,微臣要弹劾洛阳府尹韦夕机罔负圣恩,疏于职守,以致前有灾民聚啸皇城之下,险酿大祸,后又御下无方,纵容刘明府等叛党夜袭粮仓,更曾私收商贾贿赂,借刑堂之名敛财,廉耻尽丧,德行有亏,诸般恶行多多,实不配位列高堂之上,臣恳请陛下、娘娘下旨彻查!”
李適乃是进士出身,位列北门学士之一,素有文名,诗才颇佳,口才也好,寥寥几句话,便已将韦夕机推到了万劫不复之地步。
“竟有此事?韦夕机何在?”
武后面色冷厉地一拍龙案,怒气勃发地断喝了一嗓子,庞大的气场瞬间便迸发了出来,直令群臣们都为之心惊不已。
“臣在!”
作为东都的地头蛇,韦夕机的消息还是很灵通的,早在数日前便已听到了武后一方要弹劾自己的风声,为此,他也没少设法找些路子,奈何诸般宰辅尽皆推诿不肯援手,而往日里相交甚笃的好友们也大多闭门不见,韦夕机万般无奈之下,只能秘密去找了太子李显,指望着太子能出面搭救于其,可惜李显也没给他句准话,只是说到时候会相机行事,至于这个相机到底是怎个相机法,韦夕机心里头却是一点底都没有,只好盘算着要面圣哀告上一番,可惜却连宫门都进不去,诸般求助皆无果之下,早已是做好了最坏的准备,卜一上朝便已是满腹担忧,这会儿听得武后盛气断喝,更是吓得浑身冷汗狂淌不已,连滚带爬地便窜到了殿前,一头跪倒在地,头埋得极低,压根儿就不敢抬头去看武后的脸色。
“韦夕机,尔可之罪么?”
武后既是打定了主意要拿下韦夕机,自是不会给其甚好脸色看,甚至不曾给其出言自辩的机会,板着脸便喝斥了起来。
“娘娘息怒,微臣该死,微臣该死……”
韦夕机好歹也是宦海老手了,观颜察色的能耐自是不差,这一见武后连根由都不问,便已在那儿发飙不已,又怎会不知道自己已是在劫难逃,倘若此时再敢多自辩的话,换来的绝不会是宽大,而只会是严惩,有鉴于此,哪怕心中委屈万分,他也只能是先行服软再议其余了。
“该死?尔倒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么,哼,论及尔之所作所为,便是斩立决也够了,然,念在尔昔日曾有微功于社稷,本宫也就从轻发落了去,雷州尚缺一司马,尔回去收拾、收拾,明日便上任去罢。”
武后要的仅仅只是拿下洛阳府尹的位置,并没有对韦夕机赶尽杀绝的意思,此时听其已是服了软,倒也没再做出甚过分的安排,也不曾将其收押审讯,直截了当地便给出了贬官的决断。
“微臣领旨谢恩。”
武后的旨意既是已下,韦夕机纵有再多的不甘,此时也不敢再多言,只能是苦着脸谢了恩,爬将起来,拖着脚便向殿外行了去,那萧瑟无比的背影登时便令一众朝臣们心里头都不禁打起了鼓来,尽皆狂吞唾沫不已,要知道韦夕机乃是堂堂正三品的大员啊,说免就这么免了,连个过场都不走,甚至不曾问过高宗的意见,足可见武后的淫威已到了何等惊人之地步。
“启禀天皇陛下,天后娘娘,韦夕机去职乃是咎由自取,罪有应得,然,洛阳府尹之人选恰当与否事关中枢之安危,势不可久缺,微臣以为现任少尹范履冰德才兼备,又曾在粮仓遇袭一案上立有大功,实乃洛阳府尹之不二人选,微臣愿保本举荐,恳请陛下、娘娘圣裁!”
就在一众朝臣们还在为韦夕机的去职而愣神之际,却见刚得了个大彩头的武承嗣又冒了出来,极力保荐范履冰接掌洛阳府尹之职。
“陛下,娘娘,微臣以为武尚书所言甚是,微臣也愿保本举荐范少尹接任洛阳府尹之职。”
“臣附议!”
“臣亦附议!”
……
武承嗣的话便是个信号,其话音刚落,以贾朝隐为首的武后一党纷纷出列呼应,这一家伙便是三十余人呼啦啦而出,附议之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声势当真可观得紧。
这一见是武承嗣要上本,高宗的眼皮子不由地便是一阵好跳,心里头十二万分地不想加以理会,奈何这等朝议时分,却又势不能不让武承嗣动本,无奈之下,也只能是阴着脸吩咐了一句道。
“微臣遵旨,微臣自奉旨审案以来,有赖陛下之鸿恩,各有司衙门之勤力,已将该案审结,兹有‘邓记商号’掌柜邓诚急公好义,毁家为国,急社稷之所急,拔粮以赈灾民,实上体天心之善举也,世人莫不感佩,然,却又宵小之辈罔顾大义,竟悍然夜袭粮仓,妄图断灾民之粮,乱我朝纲,据查,此举乃废太子余孽所为,为首者陈啸天,朱凯之皆以毙命当场,另有百余匪溃散于城中,经我刑部各有司通力协作,已将余匪尽擒,经彻查,此举乃是废太子主使,兵部员外郎陆前、礼部郎中令刘午、洛阳府守备营校尉刘明府等数十官员参与其事,证据如下……,经三司会审,现判决如下:废太子李贤不安现状,不思皇恩之浩荡,徒以一己之私利,悍然乱我社稷,其罪难恕,念其乃天家骨肉,不可受刑,应以三宝赐之,兵部员外郎陆前组织匪徒乱政,其罪深重,当处抄灭三族之罚……如上,以闻!”
武承嗣乃是有备而来的,一番禀事下来,悠扬顿挫之余,证据详实,言之凿凿,前后连贯,一气呵成之下,颇见口舌之利。
“嗡……”
武承嗣话音刚落,没等高宗表明态度,诸臣工们已是哄乱地私议了开来,整个大殿里就此乱成了一锅粥……
第六百四十章激争连连(中)
诸臣工们乱议纷纷并非因武承嗣所上之本章不详实,恰恰相反,议的正是这本章未免太详实了些,从证人证词到证物无一有缺,几乎可以说是铁证如山,难有甚可供挑剔之处,这等造假之功力着实令人叹为观止,一众大臣们既惊且疑之际,也不禁为可能出场反击的李显暗自捏上了把冷汗,毫无疑问,这案要想翻将起来,着实是太过难了些。
翻案?当然不!李显倘若真想的话,这案子倒也不是翻不过来,只不过这并不符合李显的战略意图,否则的话,当初他便不会不顾高宗的哀怨眼神,毅然决然地放弃了主审之权力,除了精力实在有限,难以在赈灾的同时去兼顾此案之外,更主要的是李显目下在朝中的实力不足,尚不到与武后正面决战的时机,索性放手任由武后去瞎折腾,左右牺牲的也不是他李显的人马,爱死谁便死谁好了,至于李贤的冤死么,李显虽痛惜,却也不得不狠着心坐看了去,当然了,该争的时候还是得争上一下的,不为别的,总得做给高宗看上一看罢,只是这争也得看时机,李显并没打算开那个头炮,哪怕已是明明白白地感受到了身后高宗投将过来的热切眼光,可李显却假作没察觉,老神在在地端坐在锦墩子上。
“武爱卿所奏,朕已尽知,诸臣工对此可有甚要议的么?”
高宗等了好一阵子,见李显始终没有站将出来的意思,心中失落难免,奈何这当口上,他又势必不能长久保持沉默,万般无奈之下,也只好将问题推给了兀自乱议不休的群臣们,却不料他这句话不说还好,一说之下,乱议之声立马便嘎然而止了,所有人等尽皆成了木雕泥塑状,显然没谁愿意在此事上胡乱表态的。
“怎么?都哑巴了?嗯,不是都挺能说的么,怎地都不说了?”
高宗等了好一阵子,也没见有人肯出头为李贤辩解一二的,心中怒气登时便狂涌了上来,脸色难看至极地一拍龙案,气咻咻地呵斥了一句道。
说?这当口上谁敢乱说来着,说李贤该杀,那不是要触了高宗的眉头么?至于说李贤不该杀么,却又得被武后记恨,左右说啥都不成,诸般朝臣们都不是傻子,自是缄默为上,任凭高宗呵斥得有多狠戾,大家伙尽皆充耳不闻,全都不言不动地装起了木头人来。
“显儿,你来说,此案朕该当如何处置?”
高宗左等右等也没见有人肯出头,气急之下,不管不顾地便点了李显的名。
呵,老爷子这可是病急乱投医了!一听高宗点了自己的名,李显心中难免有些犯叨咕,只因此时出头对李显来说,实在不是甚好事儿,等若将主动权平白交到了武后的手中,问题是老爷子名都已点了,李显显然不可能再保持沉默,再怎么着,也得站将出来哟呵上一番了的。
“启禀父皇,儿臣以为武尚书此案审得分明,量刑也算合理,于此案本身,儿臣并无太多异议。”
李显本就没打算翻案,自是不会轻易去否定武承嗣办案的“功劳”,这便一脸诚恳状地回了一句道。
“嗡……”
李显话音一落,木立着的群臣们再次哄乱了起来,很显然,李显这个答案有些子出乎群臣们的意料之外——在群臣们看来,高宗此时叫李显出头,为的便是要李显出面与武承嗣打打擂台,也好为高宗后头的决断留下些伏笔,可却都没想到李显居然完全肯定了武承嗣的审案结果,如此一来,高宗的努力怕是得要落到空处了的。
“啊,嗯?”
别说群臣们意外无比,便是高宗也有些子傻了眼,木讷讷地望着李显,一时间都不知该说啥才是了。
“然,儿臣却有一疑惑不得解,想请武尚书指教一二,还望父皇恩准。”
李显顿了顿,任由群臣们乱议了一阵子之后,这才不紧不慢地接着禀报道。
“准了,显儿有甚问题只管问了不妨。”
这一听李显话锋陡转,高宗心情立马便是多云转晴,精神猛地一振,毫不迟疑地便准了李显之所请。
“谢父皇!”李显恭敬地谢了恩之后,身形一转,目视着站在斜下方的武承嗣,不苟言笑地问道:“武尚书请了,本宫想问的便是江陵郡王远在江陵,又如何能在一日之内主使群贼袭击粮仓的,这信息交互是用何种方式?莫非是心灵感应么?请指教!”
“殿下误会了,微臣只言江陵郡王乃是幕后黑手,但并不曾说其是主事之人,实际上,据微臣审明,江陵郡王离东都之际,曾有密令于案犯前兵部员外郎陆前,令其寻机发难,乱我朝纲,以泄其被废黜之怨恨,此番粮仓被袭一事便是由陆前策划组织所致,然,究本溯源,根子却在废太子李贤身上,定其主谋之罪,并无差错,还请太子殿下明鉴。”
武承嗣敢出面打御前官司,自然是早已做足了准备,尽管李显这个问题刁钻无比,可其却是答得滴水不漏,于道理上似无可挑剔处。
“按武尚书所言,江陵郡王对粮仓被袭一事其实并无所知,本宫没理解错罢?”
李显本身就是断案之高手,自不会被武承嗣这看似合理实则压根儿经不起推敲的道理所迷惑,不急不躁地往下追问道。
“这个……,应该如是,然,微臣解释过了,那陆前所为之事乃是受了江陵郡王的密令所致,按刑律而论,江陵郡王断难逃过主谋之认定,此乃不争之事实,非是微臣逾法乱定也!”
一听李显如此问法,武承嗣心中登时便涌起了一阵的不安,然则口头上却是不肯服软,一口咬死李贤便是幕后之黑手。
“有劳武尚书了。”李显没再往下追问,而是淡淡地谢了一声,旋即便再次转身,面朝着高宗夫妇,躬身行了个礼道:“启禀父皇、母后,儿臣以为此案六哥虽是有牵连,却实非主谋者,当初六哥黯然离朝之际,或许是有些怨言,但绝无乱朝纲之心,正所谓说者无意,听着有心,那陆前等人往昔皆蚁附六哥,希图从龙之功,硬将一时气话当密令,方有此大逆不道之夜袭,其罪自是当诛,儿臣对此别无异议,唯六哥却是被小人牵连所致,虽有过,却罪不至死,儿臣肯请父皇、母后明察!”
“荒谬,按尔如此说法,但凡主子犯了案,只管往奴才身上推了去,便可平安无事了么,嗯?”
李显所言自是不无道理,高宗闻之,登时便是一阵大喜,嘴一张,便打算顺着李显的话头发挥上一番,然则不等其开口,身旁的武后已是抢先发了话,毫不客气地呵斥了李显一番,竟是半点脸面都不给李显留下。
“母后明鉴,儿臣并非为六哥脱罪,只言事实耳,实情便是六哥对粮仓被袭一事并无所知,下头人等胡作非为,六哥实有不慎言之过,亦有御下不严之责,然,主谋一说,儿臣以为着实不妥,当以牵连之过论处,此儿臣之浅见耳,还请父皇、母后明察。”
武后这等怒气勃发之下,气场自是极大,群臣们都不免为之一惊,可李显却并无甚特别的反应,只是恭谦地躬了下身子,心平气和地解释了一番。
“嗯,朕亦是这般看法,显儿斯言甚合朕意!”
高宗刚才落后了半步,被武后抢了先,这一回可是憋足了劲的,李显话音未落,他便已是一击掌,很是兴奋地下了定论。
“父皇圣明!”
该说的李显都已是说过了,剩下的事儿李显可就不想再多理会了,这便紧赶着称了声颂,退到了锦墩子处,一撩朝服的下摆,端坐了下来,竟是不打算再多言了的。
“陛下圣明,妾身以为便就此罪断了去也好,承嗣,尔身为主审,当依律断罪,如今江陵郡王诸罪已定,那尔便给出个判决来罢。”
武后杀李贤之心甚坚,不单是因着一向讨厌李贤的缘故,还有着为将来夺权扫清障碍的考虑,自是不会就此作罢,这便顺着高宗的话头,也称颂了一声,旋即便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将判罪的权力交到了武承嗣的手中。
“诺,微臣遵旨!”武后既已放了话,武承嗣自不敢怠慢了去,会意地谢了一声,而后假作沉吟状地略一思索,紧接着,眉头一扬,高声禀报道:“启禀天皇陛下,天后娘娘,依我大唐律制,江陵郡王两罪并罚,该处流三千里之罚,然,其本有谋逆之前科,今又犯案,数罪当并罚,累加之下,当赐三宝,以明正典,恳请陛下、娘娘圣裁!”
“嗡……”
武承嗣此言一出,朝臣们忍不住再次哄乱了起来,显然对此判罚颇多争议,只是众人议归议,却都是私议,并无一人敢站出来表明态度,便是李显此番也稳坐着不动了,至于高宗的脸色么,却是瞬间便垮了下来……
第六百四十一章激争连连(下)
“这个,这个,当不致于罢,朕,朕……”
高宗原本是满怀期望的,可没想到绕来绕去,依旧还是个赐死之结果,一时间竟不知说啥才好了,实际上,也就是其弱懦的性子使然,若是换个皇帝,要想赦免自己犯了罪的儿子,不过就是一句话罢了,哪怕是法外开恩,也不算甚难事,偏生高宗性子弱,又担心着武后闹家务,愣是不敢将这么句简单的话说出口来,只是一味地在那儿犹豫再犹豫,当真是可怜到了极点。
“陛下,贤儿自幼聪慧,又善诗书,臣妾爱之深矣,管教便少了去,未能矫正其偏激之个性,以致有今日之悲,皆臣妾之过也,呜呼,白发人送黑发人,自古之大悲也,臣妾此际心如刀绞,奈何家国素来无法两全,臣妾实不敢因私情而罔顾了国法,唯忍痛而割爱,他日贤儿要怪,就怪妾身一人罢。”
高宗这么一犹豫,大局显然已是再难有甚改观之处,然则武后却兀自不肯放松了去,这便抬起衣袖,抹了把强挤出来的眼泪,红着双眼,悲切无比地望着高宗,哀哀切切地自请起了罪来。
“这,这……,唉,这皆是命啊,又怎能怨得媚娘,朕的儿啊,呜呜……”
高宗终究是个惧内的主儿,原本尚想着为李贤再多做些努力,可一听武后如此说法,却是真没胆子再往下闹腾了,万般无奈地首肯了武后的决断,只是内心里的悲却是怎么也止不住,话只说到半截子,便已是老泪纵横地嚎啕了起来。
“陛下,还请节哀,您的龙体要紧啊,您若是病倒了,叫臣妾又该如何是好,陛下,朝臣们还有正事要奏,臣妾恳请陛下节哀。”
武后演技高明得紧,唱完了白脸,这会儿又唱起了红脸,左右好坏人都她自个儿一肩挑了去,那温婉的语调,哀婉的表情,无一不透着真性情,当真令人拍案叫绝不已。
“朕,朕,唉……”
高宗虽兀自难过不已,可毕竟不是昏庸之主,被武后这么一打岔,猛然醒起此际尚在朝议之中,无奈之下,也只得伸出大袖子,胡乱地抹了把眼泪,摇了摇头,发出了声幽怨至极的叹息。
“粮仓遇袭一案便以武尚书所奏照准执行,诸公可还有甚异议否?”
这一见高宗已然不哭了,武后心情自是微松,可也没再多劝,而是紧赶着便下了懿旨,将此案彻底盖棺定了论。
“陛下圣明,娘娘圣明,臣等别无异议!”
事情都已到了这个份上,再说甚旁的话都已是毫无意义,诸般朝臣们自是不会再在此时跳出来胡诌,只能是各自躬身称颂不已。
唉,可怜的老六,终究还是没躲能过这一劫!望着默默伤神的高宗与满脸煞气的武后,李显的心中难免感慨万千,于李贤的将死,心下愧疚之意油然而起,不禁也为之颇为黯然不已的,只不过李显并非常人,很快便调整了过来,只因接下来的议题才是今番争夺的焦点,李显不愿也不能输了这一局,此际,他着实没太多精力去伤感的。
“既如此,这案子便这么定了,武承嗣!”
一众大臣们既已表了态,武后自是紧赶着便点了武承嗣的名。
“微臣在!”
武承嗣先前禀过事之后,并不曾退下,兀自站在殿前,这一听得武后点名,自是紧赶着躬身应答道。
“此案既由尔所断,便交由尔去执行,可有疑问么?”
武后面色冷厉地扫了群臣一眼,目光最后落在了李显的背影上,停了好一阵子之后,这才望向了武承嗣,甚是平静地问了一句道。
“微臣领旨谢恩!”
破了案便是一件大功,武承嗣自没有理由不兴奋,但更令其兴奋的是此番他可是狠狠地挫了下太子的风头,信心爆棚之下,回答的声音自是既响且脆。
“诸臣工可还有甚本章要奏的么?”
武后没再多理会武承嗣,一挥手,将其屏退,而后面色肃然地环视了一下殿前诸朝臣们,声线平和地开了口,一派将主持朝议之架势,显然有些个喧宾夺主之嫌疑,一众老相们尽皆为之皱眉不已,可也无人敢站出来指责武后的不是之处。
“启奏天皇陛下,天后娘娘,微臣有本章要奏。”
武后这句话显然便是个暗号,话音刚落,便见侍御史李適从文官队列里闪了出来,疾步抢到了殿中,朝着圣驾一躬,高声禀报了一句道。
“爱卿有何本章只管奏来。”
这些年来,高宗每每倦政,早朝都甚少上,大体上都是武后在居中主持着,此际高宗既是兀自神伤迷糊着,武后也就作出一副责无旁贷状地将高宗忽视了去。
“诺,微臣要弹劾洛阳府尹韦夕机罔负圣恩,疏于职守,以致前有灾民聚啸皇城之下,险酿大祸,后又御下无方,纵容刘明府等叛党夜袭粮仓,更曾私收商贾贿赂,借刑堂之名敛财,廉耻尽丧,德行有亏,诸般恶行多多,实不配位列高堂之上,臣恳请陛下、娘娘下旨彻查!”
李適乃是进士出身,位列北门学士之一,素有文名,诗才颇佳,口才也好,寥寥几句话,便已将韦夕机推到了万劫不复之地步。
“竟有此事?韦夕机何在?”
武后面色冷厉地一拍龙案,怒气勃发地断喝了一嗓子,庞大的气场瞬间便迸发了出来,直令群臣们都为之心惊不已。
“臣在!”
作为东都的地头蛇,韦夕机的消息还是很灵通的,早在数日前便已听到了武后一方要弹劾自己的风声,为此,他也没少设法找些路子,奈何诸般宰辅尽皆推诿不肯援手,而往日里相交甚笃的好友们也大多闭门不见,韦夕机万般无奈之下,只能秘密去找了太子李显,指望着太子能出面搭救于其,可惜李显也没给他句准话,只是说到时候会相机行事,至于这个相机到底是怎个相机法,韦夕机心里头却是一点底都没有,只好盘算着要面圣哀告上一番,可惜却连宫门都进不去,诸般求助皆无果之下,早已是做好了最坏的准备,卜一上朝便已是满腹担忧,这会儿听得武后盛气断喝,更是吓得浑身冷汗狂淌不已,连滚带爬地便窜到了殿前,一头跪倒在地,头埋得极低,压根儿就不敢抬头去看武后的脸色。
“韦夕机,尔可之罪么?”
武后既是打定了主意要拿下韦夕机,自是不会给其甚好脸色看,甚至不曾给其出言自辩的机会,板着脸便喝斥了起来。
“娘娘息怒,微臣该死,微臣该死……”
韦夕机好歹也是宦海老手了,观颜察色的能耐自是不差,这一见武后连根由都不问,便已在那儿发飙不已,又怎会不知道自己已是在劫难逃,倘若此时再敢多自辩的话,换来的绝不会是宽大,而只会是严惩,有鉴于此,哪怕心中委屈万分,他也只能是先行服软再议其余了。
“该死?尔倒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么,哼,论及尔之所作所为,便是斩立决也够了,然,念在尔昔日曾有微功于社稷,本宫也就从轻发落了去,雷州尚缺一司马,尔回去收拾、收拾,明日便上任去罢。”
武后要的仅仅只是拿下洛阳府尹的位置,并没有对韦夕机赶尽杀绝的意思,此时听其已是服了软,倒也没再做出甚过分的安排,也不曾将其收押审讯,直截了当地便给出了贬官的决断。
“微臣领旨谢恩。”
武后的旨意既是已下,韦夕机纵有再多的不甘,此时也不敢再多言,只能是苦着脸谢了恩,爬将起来,拖着脚便向殿外行了去,那萧瑟无比的背影登时便令一众朝臣们心里头都不禁打起了鼓来,尽皆狂吞唾沫不已,要知道韦夕机乃是堂堂正三品的大员啊,说免就这么免了,连个过场都不走,甚至不曾问过高宗的意见,足可见武后的淫威已到了何等惊人之地步。
“启禀天皇陛下,天后娘娘,韦夕机去职乃是咎由自取,罪有应得,然,洛阳府尹之人选恰当与否事关中枢之安危,势不可久缺,微臣以为现任少尹范履冰德才兼备,又曾在粮仓遇袭一案上立有大功,实乃洛阳府尹之不二人选,微臣愿保本举荐,恳请陛下、娘娘圣裁!”
就在一众朝臣们还在为韦夕机的去职而愣神之际,却见刚得了个大彩头的武承嗣又冒了出来,极力保荐范履冰接掌洛阳府尹之职。
“陛下,娘娘,微臣以为武尚书所言甚是,微臣也愿保本举荐范少尹接任洛阳府尹之职。”
“臣附议!”
“臣亦附议!”
……
武承嗣的话便是个信号,其话音刚落,以贾朝隐为首的武后一党纷纷出列呼应,这一家伙便是三十余人呼啦啦而出,附议之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声势当真可观得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