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有见势不妙的下人已经去叫老承义侯,等到老承义侯被匆匆抬过来时,看到的就是前院一片哭天喊地的混乱场景。
    “住手、住手,汪公公能否给老夫一个面子,就算是要抄家,也要待到老夫进宫问明情况后,再做处置,不管怎么说,我们赵家虽已不是承义侯府,却仍是忠实侯府。”
    眼前这位毕竟是皇上的亲舅舅,汪林还是要给面子的。
    “失礼之处,还请老侯爷见谅,咱家也只是奉命行事,捉拿涉案人员去大理寺而已,绝对没有抄家的意思。”
    话虽说得客气,回头就让人摘掉刘氏母女身上金银珠宝等饰品,脱去外层华服的动作却是毫不迟疑。
    刘氏母女赶紧向老侯爷求救,老侯爷却是无能为力。
    看到如此不给面子的这一幕,老侯爷就知道这件事肯定无法善了,只得怒瞪向不争气的儿子。
    “你这个孽子,说,你们这是干了什么天怨人怒的事,才会为自己招致如此大祸!”
    再怎么说,他们赵家也是皇上的母族,从皇上将他大孙子封为忠实侯的事情上,看得出皇上仍然愿意给赵家留下最后的关照。
    可是既然还愿意留情分,又为何要对他的儿子一家如此无情?可以说是丝毫不给他这个国舅面子。
    除了是他这个被宠坏了的不肖子又做了什么事,老侯爷实在想不出这里面的原由。
    被父亲厉声质问的赵曾平有些心虚,他那个孽子遇袭的消息刚传回京中,他与继室一家被罢爵入罪,他的心中有所猜测,但他心存侥幸,不愿承认。
    “爹,救命啊,儿子也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您快进宫去求求表弟,就算儿子治家不严,不知道其他人背着我干了些什么,但我一直谨守本分,真的没有做什么啊。”
    这番推脱之话,让刘氏听得暗恨不已,可她却不敢开口分辩什么。
    知子莫若父,听到儿子的这番话,老侯爷就知道了,应该是儿子的那个继室又做了什么,他的儿子知情却放纵,才为家里招来这场大祸。
    气得老侯爷手颤抖指着儿子,“你……你,叫我说你什么好,唉!真是家门不幸哪!”
    再怎么恨儿子不争气,跟被迷了心窍似的,对刘氏那个女人言听计从,如今连累他落得如此下场。
    可是赵曾平毕竟是他膝下独子,刘氏也就算了,老侯爷终究不忍看着儿子与一对孙女都被抓去过堂,并罚入罪籍,被送去农场改造,从此彻底没了前程可言。
    所以老侯爷随后还是如何殊所料,进宫想要找正宁帝说情。
    看着发须皆白,一大把年龄跪在御案前,坚持不愿起身的老舅父,哭得哀伤不已。
    要不是何殊已经提前给他描述过这个场景,让他想好了该如何应对,正宁帝觉得自己一定会心软。
    因此正宁帝露出痛心疾首的神情,语带无奈的回道。
    “舅舅该知道朕的脾气,赵曾平纵妾灭妻,还将贱妾抬为继室,有违伦理纲常在前,舅舅却一再纵容,才使得他一错再错,豢养死士、袭杀朝廷栋梁、草菅人命,换了旁人犯下这些罪,不用犯齐,只需一条,朕都不会给他们留全尸。”
    正在哭号的老侯爷愕然抬头,“陛下何出此言?袭杀朝廷栋梁?曾平怎有胆量做下这等事?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更重要的是,进宫前,他已经了解过皇上重惩他儿子一家的罪名,老侯爷十分确定,里面并没有这一条。
    正宁帝面带同情的将太子准备的东西递给汪林,汪林恭敬的接过,然后送到老侯爷手上。
    在场的人以为正宁帝是在同情自己的老舅父,养出这么不争气的儿子。
    只有正宁帝自己清楚,他同情的是他这老舅父教儿不严,使得一家子遭到太子的厌弃,如今不得不面对骨肉分离,儿孙被罚入罪籍的凄惨结局。
    太子一定要做的事,他这个老父亲除了配合,别无他选,所以他只能对不起这老舅父了。
    看着手中那些关系到赵家无数隐秘的证词,老侯爷的双手颤抖得更加厉害,真心实意的老泪不受控制的流下,全身都散发着绝望与悲哀。
    里面包括但不限于他的前儿媳被害经过,有他二孙子强占府中丫鬟与良家女子的恶性事件,还有他的大孙子屡次遭那刘氏设计暗害,直到最近这次甚至派出死士暗杀,差点将他大孙子杀掉一事。
    此刻他也知道了,原本皇上说的袭杀朝廷栋梁,指的正是他们府上豢养的死士袭杀他大孙子一事,只是为了顾全他的面子,才没在圣旨上直接公开这件事。
    正宁帝给了对方一段接受现实的时间后,才脸色沉重的开口。
    “晋仁是于国有大功的栋梁之才,朕认为他有赵家先祖遗风,可以重振赵家昔日荣光,肯定会重用,绝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英年早逝,而且还是憋屈的死于内宅争斗。”
    老侯爷的心虽动摇,但他仍试图给儿子开脱。
    “这都是那刘氏妇人心毒手辣,怎么处置她都不为过,但曾平只是受她蒙蔽,并不知道这件事,要不然,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允许那妇人对晋仁下此毒手的。”
    直到这会儿,正宁帝才知道太子为何连这老侯爷一块厌弃,丝毫不顾虑这位年龄一大把的长辈。
    这个偏心的老糊涂是拿他当傻子糊弄呢,正宁帝不悦的回道。
    “朕虽为皇帝,也不好太过徇私,之前那户部主事葛景宏遇袭一案的最后处置结果,舅舅应该也有所耳闻,朕也不能让自己的栋梁之臣寒心,舅舅请回吧,总之有晋仁在,赵家不会倒。”
    赵家本为侯府,只是传到老侯爷这一代时,已经降为子爵,爵位虽低,可是赵家作为勋贵世家,还是颇有家底的,日子过得花团锦簇。
    这也是那刘氏在见到赵府的富贵生活,费尽心机勾搭赵曾平,为了能成为赵家的女主人,不惜弄死对她有恩的亲表姐的原因。
    可是家底厚的赵家在正宁帝还只是一介郡王,经济非常困窘的时候,不仅丝毫不曾伸出援手,还往他的郡王府送个让他轻不得重不得,在后院掐尖要强的表妹当侧妃。
    估计是因为料定他这个当时不受宠的皇子没什么好前程,与他素无亲近之举。
    原本的唯一可取之处就是在他登基之后,没怎么冒出来碍他的眼。
    直到看见暗卫调查到的那些内容,他才知道,人家表面上是没做什么,暗地里却是一点都没少仗他的势。
    皇后的娘家做的那些仗势欺人的事,因为有太子时常派人盯着,基本都在可控之内。
    因为顾虑到他的面子,太子没有让人盯着这赵氏,也就使得这赵氏做的一些事,不仔细查都不知道他们有多大胆。
    眼看皇上已经不耐烦再与他多言语,知道这件事已经再无转圜之地,老侯爷也只得见好就收。
    抹着眼泪站起身,失魂落魄的躬身施礼道。
    “都怨老臣教子不严,方给家中招此大祸,让陛下失望,给陛下添麻烦了。”
    正宁帝的脸色这才稍缓,“舅舅先坐下休息一下吧,儿孙自有儿孙福,能有晋仁这个有大出息的孙子,舅舅要好好保重身体,等着看着晋仁一房光宗耀祖才是。”
    正宁帝琢磨着,若是因为这件事,把他这老舅父给气死了,不仅会连累赵晋仁要守孝一年,耽误太子正在谋划的大事,待他百年之后,见到生母也不好交待。
    知道大孙子有出息,可以重振赵氏荣光,固然是件大好事,可是一想到自己的儿子竟被除族,老侯爷实在无法为此感到欣慰。
    可他现已明白皇上不仅罢他儿子的爵位,还坚持要将他儿子除族的原因,就是为了不让他的儿子拖他大孙子的后腿,以后不必碍于孝道,受他的儿子拿捏与限制。
    也就是说,皇上这般不顾情面的重罚赵家,惩处他的儿子,为的就是给他的大孙扫平一切障碍,清除一切隐患,好让他的大孙子没有后顾之忧的为国效力。
    若是被牺牲不是他的儿子,与在他面前长大的一双孙子孙女,老侯爷的应当会为此感到高兴与欣慰。
    可是他现在实在是高兴不起来,但也不敢再纠缠,毕竟他比谁都清楚自家与皇上之间,并没有什么旧情义可言。
    他当年耍心眼,提前将侯位传给儿子,还顺便将大孙子的世子之位给定下来,就是硬靠着他姐姐的面子。
    如今皇上虽然夺了他儿子的爵,却将他的孙子封爵,已经算是对他赵家的莫大优待。
    以皇上现在只看重他大孙子,却看不上赵家的态度,再纠缠下去,耗完皇上的耐心,他的儿子说不定连活着的机会都没有。
    如今只能等,等到以后再找合适的机会,来求皇上赦免他的儿子与一对孙子孙女。
    至于那刘氏,老侯爷现在只盼着她能早死,让他儿子可以早些解脱。
    同时也无比后悔自己当年一时糊涂,纵容了儿子做下的丑事,也容下了刘氏这个毒妇,为他赵家埋下今日这祸根。
    赵老侯爷进宫为儿子求情,却无功而返,只能回府关门谢客,任由除了被封侯的大孙子之外的儿子一家,全都被拿到大理寺的事,早已落在观望此事的京城各势力眼中。
    继皇后毫无预兆的亲自出手断掉娘家的荣华路之后,皇上又毫无预兆的亲自对自己的舅舅家下手一事,着实让京中围观众人都惊愕不已。
    他们不明白这对夫妻是怎么想的,不说帮忙遮掩,还总是抓住把柄就对自己的近亲下狠手,着实让人看不透这对天家夫妻的路子,都不顾虑一下自己的面子吗?
    次日的早朝上,正宁帝神情严肃的在朝堂上当众表态。
    “近来屡次出现的朝廷命官遇袭事件,众卿应当都有所耳闻,这种恶劣事件的频繁出现,透露出一件事,就是某些人高高在上太久,对生命失去敬畏,不将别人的命当命。”
    “朕在此表个态,谁敢不将别人的命不当命,朕就让他拿自己的命来抵命,不够抵的,就将他全族、亲族都给算上,朕说到做到。”
    “朕将会不遗余力的保护栋梁之臣的生命安全,让他没有后顾之忧的为朝廷效力,为百姓做事。”
    这话说得朝堂上一部分大臣热血沸腾,一部分人则是很想问问,所以陛下您就是因为后面这件事,才会选择大义灭亲,将自己的亲表哥一家给除族,罚入罪籍,送农场劳动改造吗?
    第四十五章
    自古以来, 皇帝往往都很爱惜自己的羽毛,就算是对哪个臣子家中闹出的事情不满,最多也就是在私下里训诫几句,或是在算总帐的时候提及几句‘宠妾灭妻’、‘不修内帷’之类的。
    像正宁帝这样亲自出手干涉臣子家宅争斗的, 绝属罕见, 何况皇上也没有瞒着的意思, 还就那么光明正大的在朝堂上直抒己见。
    赵家的事情本来是可大可小,可是皇上显然是往大了整,直接将赵曾平与其继室这一支, 全都除族入罪籍,在时人看来, 这完全相当于是生不如死的重罚。
    赵曾平也难接受这个结果, 被带到大理寺后,他才发现,他最为倚重的赵家大管事,刘氏身边心腹婆子, 以及平日里得他们夫妻重用的刘家人与赵氏族人, 都已被下狱。
    即便如此,赵曾平夫妻仍在满心盼着老侯爷出宫后, 能给他们带来好消息。
    在他们看来,老侯爷是皇帝的亲舅舅,皇帝一向给老侯爷面子,这次也不会例外。
    自私自利的人, 不会想到他赵家之前不曾行下春风,凭什么想要求及时雨的问题。
    等到望眼欲穿的人, 最后只在次日等到老侯爷让人递过来的一句, “认罪伏法、好自为之!”
    知道这话代表着他的老父亲也无能为力, 赵曾平才真正生出惊慌与无措。
    “来人,我要见皇上,来人呐,本侯要见皇上,来人,本侯乃是皇上的亲表哥,你们不能这么对我。”
    看守牢房的狱卒过来好声劝道,“赵大老爷,您还是省点儿劲吧,每个进了这里的大人,不被砍头都算是幸运的,能有机会再见皇上的,一年都没个。”
    关键是这位没什么本事,就是一个靠着外戚身份上位的侯爷,会被送到这里,就意味着失了圣心,基本算是彻底没了机会。
    若是什么朝廷重臣,很有能力的那种,不管是皇上爱才,还是同僚好友设法为翻案,或许还能设法将其弄出去。
    “我儿子是忠实侯,我赵家仍有圣眷,皇上他不会这么对我的,我知道错了,我会改的,皇上一定会宽恕我的。”
    过来提人的一位大理寺官员正好听到这话,嗤笑着回道。
    “现在才想起那忠实侯也是你儿子,晚了,皇上已在朝堂上当众表态,敢伤朝廷栋梁之才的人,他绝对不会手软,皇上还说了,为了能让朝廷的栋梁之才没有后顾之忧的为国效力,他可以帮忙扫清一切障碍,清除一切隐患。”
    也就是说,眼前这位就是皇上亲自帮忙清除的障碍与隐患,只要忠实侯不作死,继续为国效力,忠实侯的亲爹与继母等人,就注定没有翻身之机。
    他们这些人不往死踩,只是看在这位的老父亲还活着的份上。
    彻底确认了心中的猜测,赵曾平一脸狰狞的大声道,“都是刘氏那贱妇害我,是她做的,忠实侯是我的儿子,我没想过要害他,我没想过。”
    你没想,但你纵容了,虎毒尚不食子,这人真是落得什么下场都不冤,大理寺的官员心中十分不屑。
    可他随后想起,宫里送过来的案卷中,似乎并不包括这赵曾平夫妻派人袭杀忠实侯的罪名。
    除了那对天家父子,与经手调查赵家的暗卫江卫功等人,没人知道赵曾平夫妻派人袭杀赵晋仁的事,根本没有确凿证据。
    但是赵曾平不打自招说出的这番话,无异于是主动坐实了这件事,让这位官员与现场的狱卒、捕快都听个正着。
    让人觉得皇上还是很重情义的,没有将这桩亲爹纵容后母杀子的恶劣案件摆到明面上,也算是维护了赵家最后的颜面。
    被从女囚那边提过来的刘氏,在大理寺的大堂上看到赵曾平时,如见救命稻草,迅速扑了过去。

章节目录


穿书假太子要当真女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黄柏山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黄柏山人并收藏穿书假太子要当真女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