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这边能用的人姜棠都用了,帮工还得再请人。
    这回不能按照分成来,姜棠自己握着方子,帮工一天给十二文钱。
    帮工是从码头找的人,一共两个。
    是外地过来做小工的,三十多岁,两个嫂子。平日里就管给人洗衣裳做饭,赚的并不多。
    姜棠没钱租铺面,铺子就摆在了巷口,因为给左邻右舍都送过东西,还算好说话。
    不过,真看她赚了银子,兴许就变了嘴脸,但那会儿姜棠已经不在这儿卖锅子了。
    第77章 独自生活的第十五天
    也有邻居问姜棠她们能不能干, 毕竟冬日闲着也是闲着,一下雪,有的家里连男人都没活干了。
    所有人都默认冬日该休养生息。
    但刘陈许三家是姜棠找出来唯一能做生意的, 其他人不成。
    姜棠婉拒道:“这活不轻巧,洗碗刷锅, 我这儿卖出去的吃食,碗得刷好几遍, 就怕嫂子嫌麻烦,而且我也没啥钱,给不了多少, 嫂子们乐意帮忙我自然乐意。”
    街坊邻居,有些话不好明说, 姜棠为人大方,她们若一直逼着倒显得胡搅蛮缠了,心里不甘也只能作罢。
    刘大嫂担心别的, 摊子摆在巷口谁来吃, 这么偏的地方,离街里多远呢, 怎么找过来。
    可汤底煮上, 刘大嫂就没话说了。
    牛油辣锅香的呛鼻子,最香的还得是鸡汤菌菇锅,香味跟缠人的钩子似的。许是因为她见的好东西少,觉得这汤香极了,别说煮肉, 就算煮地瓜煮土豆, 也是好吃的。
    味道隔着很远都能闻到。
    白天刘大嫂要去摆摊, 她让刘大郎多长点眼力价儿, 给姜棠搬搬东西啥的,也不要钱,邻居帮个忙。再说了,她家的活儿还是姜棠给的呢,多做事没坏处。
    刘大郎特别卖力,跟着两个帮忙的嫂子一块儿端砂锅、搬炭。
    汤锅一直煮着,可都过了正午了,还是一个客人都没有。
    两个帮工清闲了一上午,期间一直拿眼缝偷瞄姜棠,这要啥也不干就拿十二文钱,这钱可太好赚了。
    只不过,要真没生意,这姑娘不会反悔吧。
    姜棠又等了一会儿,还是没客人过来,这个锅子的味道没得说,比以前她吃的菌汤锅还好。
    除却味道,那还有什么原因。
    难不成是因为这地方太偏了,客人是人,又没有狗鼻子,没人带着怎么找过来。
    就像顾见山带她去的私房菜馆,那里也好吃,可一般人知道吗。
    不知道,也得人带着才去。
    私房菜馆是口口相传的,街上的饭馆靠的是招牌,她什么都没有,只靠味道哪儿有客人上门。
    姜棠问刘大郎:“你敢不敢去街上吆喝生意?”
    刘大郎也急,可他真不敢,看着姜棠,脸刷地一下就红了,“我……”
    姜棠:“你去试试,带过来一个客人给你两文钱。带不过来也没关系,回来吃饭。”
    刘大郎咬了咬牙,“那我去试试,但我不保证拉到客人。”
    大约是前头几个摊子生意都好,卖锅子一个人没有是姜棠始料未及的,她点了点头,“别走远了,就在附近看看就行了。”
    刘大郎年纪小,也灵活,嗖一下就跑开了。
    巷口不时有街坊邻居绕出来看,姜棠稳住心神,给帮工一人煮了点面,“客人没来咱们先吃饭吧。”
    一天十二文工钱,管两顿饭,这是说好的。
    一个帮工安慰道:“东家先别急,做生意哪儿是这么好做的,下回可以试试去街上,那里人多。”
    总得开个张不是。
    姜棠笑着点了点头,那边虽然人多,可她租不起铺子,总不能把铺子摆别人家门口。
    板车也不成,这用的肉和菜都要洗好切好,用过的锅也得刷干净。
    她总不能买几十个锅搬到那边去,所以才顾了两个人,一个当跑堂,另一个看着客人,管收钱。
    闲时再把碗筷刷了。
    看生意不错了再租铺子,也不至于亏太多钱。
    这不就一上午没生意吗。
    她的想法还算正确,真要莽着劲儿租铺子,准得赔不少钱。
    三个人面围着炉子吃着面,不得不说鸡汤煮出来,就是好吃。
    然而面才吃到一半,刘大郎就风风火火跑回来,人还在巷口,就远远地喊,“姜姐姐,人我给你带来了!”
    若是刘大嫂在这儿,准得说他没大没小,但姜棠只大他三岁,他实在没办法喊姨喊姑。
    刘大嫂不在的时候,他都是喊姐姐。
    姜棠翘首一望,刘大郎跑得快,身后跟着三个人,一脸不解地进了巷口,也不知是一块儿的还是各自过来的。
    两个帮工立马把筷子放下,饭都不顾的吃了,摆上桌子和小马扎。点菜和传菜姜棠嘱咐过帮工,看着客人过来她就回家备菜了。
    可算有生意了。
    刘大郎领来客人,又出去了找生意了,只不过,过了正午,大家都吃过饭,他一共就拉了两桌。
    五个人,第一桌是三人的,第二桌是两个人,按说好的,姜棠得给他十文钱。
    刘大郎挠了挠头,有点不好意思要,就跑个腿的功夫,谁都能干,咋好意思要钱呢。
    他去找人的时候见三个人嘴里说着话,说好香好香,他壮着胆子问,正给撞上了。
    姜棠道:“以后还得托你拉生意呢,你要是不要,我怎么好意思再请你帮忙。”
    刘大郎这才收下,不过,下午空闲的时候他把水缸打满了,又跟着帮工把摊子收了。
    中午一共卖了两桌,价钱姜棠订的不高也不低,成本价翻了两三倍的样子。
    锅底最贵,牛油辣锅三钱银子一锅,菌汤锅五钱银子。
    毕竟能寻着味道找过来的,都是不差钱的,姜棠以后还想开铺子,到时候租金人工样样都要钱,不好把价钱订的太便宜。
    到了晚上,除了刘大郎领过来的三桌客人,中午两人那桌又带了人过来。
    刘大郎现在给摊子帮忙,出去拉了一天生意,嘴皮子比以前利索了,“竟然是你们!”
    “哎,中午没吃够,这不又过来了吗,要菌汤锅,两斤羊肉,一份面条,再来一份豆腐。”
    菌汤锅里有不少鲜美的蘑菇,这些就够吃了。
    刘大郎跟着帮工嫂子重复了一遍,其中一人就回去备菜了。
    客人问刘大郎,“你们这儿有酒没?”
    说实话,雪天摆个小炉子,旁边的雪还没化干净,这样吃锅子,颇有意境。
    刘大郎:“酒没有,等改天……明儿就有了!”
    他和姜姐姐说一声,给备上酒水,客人要的。
    客人也好说话,“成,我明儿再来一趟。”
    明儿可以试试牛油锅好不好吃,中午他吃的就是菌汤锅,这辈子还没吃过这么鲜美的蘑菇。
    回去好好睡了一大觉,醒来之后回味不绝。
    这不,又过来了。
    很快,菜就上来了。
    两斤羊肉,片成薄片,在锅里稍稍一烫就熟了。
    直接吃或是蘸麻酱都好吃,羊肉特别嫩,肥瘦相间入口即化,汤里的蘑菇种类繁多。
    后头跟着来的客人眼睛都直了,“这真好吃!你们怎么找到这个地方的?”
    “够意思吧,中午闻着味儿过来的,晚上就叫你过来吃了,只可惜没酒,不然咱们还能喝上两盅。”
    三个大男人,两斤羊肉,再煮面条,将将够吃。
    等客人全走了,姜棠在屋里记账,两个嫂子把东西收拾干净就能走了。
    今天一共摆了六桌,买砂锅小桌子炭块的本钱一共是一两银子,买菌菇一两,早上买肉和菜用了还不到一两,但赚了四两二钱,今儿就回本了,比别的生意赚的都多。
    卖这个可真赚钱。
    正算着账,突然守在屋门口的点金乌金汪汪直叫,姜棠从叫声中听见几声敲门声,走过去一问,才知是刘大嫂。
    姜棠把门打开,“嫂子,是有什么事儿吗?”
    刘大嫂见姜棠目光澄亮,越发觉得羞愧难安,她是过来还钱的。刘大郎中午带了五个人过来,晚上带了七个人,姜棠一共给他了二十四文钱。
    刘大嫂回来知道后立刻还钱来了。
    现在摊子账不日结了,刘大嫂让儿子记账,五天给姜棠送一次。
    这二十四文钱是特意送的。
    刘大嫂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大郎不懂事儿,咋能要你钱。他闲着也是闲着,你随便使唤他就行了。”
    姜棠觉得不能这么算,邻里邻居,搭把手是应该的,但帮一天忙却不给钱,就不合适了。
    “嫂子是跟我见外了,大郎来帮我,我特别感激,但我不能不懂事。明儿还让大郎过来吧,他虽然年纪小,但做事有章法,钱你就拿着,是他应得的。今天若不是他,生意也做不成。”
    话都到这个份上了,刘大嫂这回没话说了,就让儿子给姜棠这边帮忙。
    虽然每日拿的是工钱,但像刘大郎这么大的,一天就能赚二十多个铜钱,还只是在街上跑跑,没便宜的事儿。
    刘大嫂少不了嘱咐,“多干活,没事儿别总往你姨身前凑!”
    尽管差了三岁,但男女有别,省着人说道。刘大郎再有两三年,就该议亲了。
    刘大郎:“知道了知道了!”
    他是觉得姜棠好看,可她好看的就像树上的花儿,他也只是看看。

章节目录


穿成女主丫鬟后我躺平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将月去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将月去并收藏穿成女主丫鬟后我躺平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