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七章:办晋商从渠家开始
    朱由校的面色很平静,群臣都以为他是在憋着怒意,实际上,他的心中就和现在看上去一样。
    范永斗的事,朱由校说实话不是很在意,更谈不上生气。
    无论这些晋商有多大的体量,多大的能耐,不过也就是能做一些蝇营狗苟之事,因为现在已经不是五年前了。
    在厂卫无孔不入,皇权极盛的这个年代,只要他们稍露出马脚,自己就能将他们连根拔起!
    就算没有任何马脚,那朱由校也能利用皇权超脱于俗世之外,一步到位,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
    与被自己推向顶峰的皇帝集权作对,无论官还是商,都还是太嫩了。
    替死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刚好是个查办晋商的口实,那就说的再大点。
    查办了晋商,山西也就差不多了。
    朱由校微皱眉头,平静说道:
    “范永斗之事,朕早有听闻,非三法司之过,更不是锦衣卫失职,经应爱卿提及,朕自当洞悉其奸,秉公办理。”
    “范家在战时向建虏输送物资,而今又寻冤人替死,殊属可恶!”说着,朱由校的话语变得凌厉,神色也逐渐转怒,以手击案道:
    “传朕旨意,张家口知县、县丞、师爷惧著革职,京师戒严,从速捉拿逆贼范永斗,通缉范氏全族,抓到即斩。”
    “再敢有徇私枉法者,全数革职查办,不得有误!”
    大朝上的这一番奏对,群臣们谁也没能事先料到。
    这一番圣旨由御前太监王承恩在殿前宣布,宛如一道雷霆洪波,更似一道自乾清宫向外散发的地震,使得气氛骤然紧张。
    群臣都是禁不住心里敲鼓、脚下发软,眼看一道裹着闪电暴雷的乌云,转瞬间逼到了他们的头顶!
    科举大案至今不过一年,在朝官员东林几乎全军覆没,余下者也多有牵连。
    科举大案后,满朝官员一个个胆战心惊,寝食不安,就这样过了一年。
    谁也没想到,今日又有一桩大案!
    范家死灰复燃,牵出了暗中不知积蓄多久的替死密桩,除范永斗以外,不知还要有多少范家人未死。
    皇帝的这道圣旨,镇住了殿上群臣,更使得远处山西的晋商们全数都低矮了半截。
    因为,他们最后的一招底牌已经被发现了。
    自此以后,朝廷必会严防有权势者替死,想要替死所花费的资金成倍增长,难度也今非昔比!
    本就受制于皇权淫威之下的晋中官商们,此后就更不得抬头了。
    想必消息一经传出,就连蠢蠢欲动的山西官场都是黯然失色,晋商们的处境更加雪上加霜。
    满朝的官员,这下全都成了苦瓜脸。
    是啊,科举大案才过去一年,又来了个范家替死案!
    这下又要有多少官员陷进去?
    朱由校内心冷笑,看看乾清宫里朕的这帮肱骨之臣吧,现在他们一个个的神色,就像吃了屎一样难看!
    震慑住朝堂上的重臣们,再去办地方,就是水到渠成!
    无论心里有没有事的,现在都是如同过河的泥菩萨,根本不敢再去惹是生非。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厂卫又要成疯狗,到处逮人咬了,被他们抓住把柄,一切就都完了!
    ......
    山西太原,三晋源总号。
    晋商们都被眼下严重的局面给压得喘不过气来,这次替死案的发生,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他们当然知道。
    就连祁帮的领头羊渠敬信,也是变了脸色,手里拿着朝中的回信,连嘴唇都在发抖。
    信上这名朝廷官员的口吻非常严重,甚至在信中说这是他最后一次与渠家联系。
    还不止如此,祁帮的成员大多都被孤立。
    地方上的山西官员没了动静,朝廷上也是静若一潭死水,无论怎么送钱、送信,都是杳无音讯。
    这种宁静是极为可怕的,一切的一切都已经说明,一场由皇帝主导,针对晋商的大规模清洗,就要来了。
    案发后,京师北镇抚司几乎倾巢而出。
    以畿辅为重,北镇抚司派往各地二十余名权威极高的千户,事发地张家口由指挥使许显纯亲自整顿。
    山西、山东、陕西、河南四处的地方督办司衙门,分别由田尔耕、崔应元、孙云鹤、杨寰四名指挥使负责。
    这次他们下去,一是负责整顿各地督办司,二也是为了越过三法司系统,直接查办那些祸国殃民的晋商。
    朱由校显然已经没有耐心等着下去那两名阁臣再慢悠悠的行事了,况且从之前的情形看来,他们也已经表达了对自己的忠诚。
    让他们下去,其实也根本没有打算让他们将剩余的晋商全部查办干净。
    只要知道他们下去以后是什么态度,这也就够了,当然能给晋商们提前造成点小麻烦这更好。
    至于这次的替死,单纯是朱由校的意外发现,顺手就给晋商们来了一招釜底抽薪。
    没口实也能办,有口实岂不更好?
    渠敬信正是一个头,两个大,坐在晋中最大的商号,渠家的三晋源之中等待消息。
    一名仆人慌张跑来,带来了他最不想听到的消息。
    “老爷,不好了,运往蒙古的家产都被边税司截了!”仆人哭着扑倒过来,“是东厂,东厂的人在各关口都设了卡!”
    渠敬信一脸不可置信地起身,惊愕道:
    “什么?!”
    “我不是先给大同的张大人,宣府的郑大人,还有边税司都送了银子吗,怎么还是会被截了?”
    那仆人继续道:“老爷,东厂好像是早就知道我们要提前转移家产,各关口都有他们的缇骑!”
    “完了,全完了!”
    渠敬信一屁股坐回椅子上,正恍惚间,铺子外忽然传来一阵骚动,却是一名锦衣卫千户带着二十几名校尉包围了三晋源。
    进门的这位千户可不一般,身上穿着合身的华丽飞鱼服,正是田尔耕。
    田尔耕这么多次办案,第一次将削铁如泥的绣春刀当着众人的面抽了出来。
    明晃晃的刀锋直击渠家众人的心底,直令渠敬信连椅子也坐不住,一屁股摔在地上。
    田尔耕将绣春刀的刀尖轻轻抵在了渠敬信脸上,血滴立即顺着锐利的刀锋落下,他冷笑道:
    “渠家私通逆党张家口范氏,帮助范永斗及范家逆党替死,罪无可赦。”
    “北镇抚司奉旨行事,查封三晋源及渠家全部产业充公,渠家男丁充公,女子充入教坊司为妓!”
    第五百九十八章:朱由校教儿子
    太原城刑场之上,田尔耕亲手用御赐的绣春刀砍下了此时晋中第一富商渠敬信的头颅。
    往日间川流不息的商号三晋源,自此后也被贴上了两张封条,再不见什么人丁。
    只不过没有人会对渠家抱有一丝同情,通虏、替死,种种事情都表明,渠家不是什么好东西。
    渠敬信的人头被快马加鞭送往京师时,朱由校刚处理了一天的政务,浑身轻松的走出西暖阁。
    抬头看看,发觉太阳已渐近中天,朱由校笑了笑,继续在王朝辅的陪伴下前行。
    “爷,时序虽已是仲夏,正午还有丝丝泛凉,您可莫要着凉…”王朝辅说道。
    听了这话,朱由校轻“嗯”一声,漫步走在皇宫内的林荫小道之中。
    现在的气候愈发反常,似乎也在暗示着小冰河期的全面到来,这个时代,真的太难了。
    “太妃万望注重身体。”出了慈宁宫,朱由校再三回首,向周围宫人们嘱咐道:
    “时序渐凉,宫局不要忘了为慈宁宫多添棉衣。”
    刘太妃一手礼佛,头也未回,轻声道:
    “皇帝有心了。”
    朱由校淡淡一笑,这才转身而走。
    去慈宁宫向刘太妃问安,这虽是每天必行的礼节,但朱由校却从未觉得繁琐甚至厌烦。
    每次离开慈宁宫,他都努力告诉自己,孝顺了这位太妃,自己的母亲就还能在后世过得好。
    后世的母亲已经见不到了,而这位端庄慈祥的太妃对于朱由校来说,更像是对后世父母的寄托。
    尊敬刘太妃,对朱由校的意义很大。
    来到凉亭坐下,朱由校忽然问道:“你在朕身边多久了?”
    王朝辅一愣,下意识道:
    “回陛下,四年了…”
    “四年了,过的真快。”朱由校呵呵一笑,“替死这事上,你觉得朕牵连渠家全族,做的对吗?”
    王朝辅还没来得及回话,便从身后听到一声颤抖着声调的愤怒娇喝:
    “小兔崽子,给老娘滚出来!”
    “叫我找到你藏到哪去了,非将你交给先生,打你二十戒尺,叫你好好儿的长长记性!”
    静谧的御花园被这一生怒喝惊醒,一名身着宫服的年轻女子打开花丛,诧异地看着眼前两人。
    女子茫然,看了看两人服饰,这才发觉闯了大祸,连忙躬着身子告罪:
    “陛、陛下——!”
    朱由校一看,竟是坤宁宫的女官徐氏,安抚道:
    “大清早的,是什么‘小崽子’惹着你了?”
    话才说完,朱由校忽然感受到自己的后衣被扯了扯,回头一望,也是愕然。
    小小的朱慈燃,不知什么时候竟躲到这里来了。

章节目录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崛起的石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崛起的石头并收藏我真不是木匠皇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