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消停多久呀,太子殿下又在朝堂上说事儿了。
    这点跟官家是真不一样,官家是希望啥事没有才好,可太子殿下没事也要找点事。
    这次倒不能说是找事,只是,本来可以简单的事,让太子殿下给搞得复杂了。
    太子要招工,为汴梁钱监招工,为东川铜矿、会无铁矿招工。
    汴梁钱监说的过去,那是朝廷的,可东川铜矿和会无铁矿,那都是商贾的,最起码名义上是商贾的,放在朝堂上商议,有必要吗?
    有必要!
    条陈说的很清楚,招工的对象是国朝范围内的军伍,改军为民籍的招工。
    并且需要岗前培训……这又是一个名词。
    “军卒转民,国朝自有法度,岂可因商贾之事而乱了朝纲?”
    又是法度!赵曦真的有些听腻歪了。
    一直以来,赵曦做事都是小心翼翼的,尽量不去碰触国朝的一些体制,不得不借用商贾的手法。
    就连职司,自己也是妥协了的,有些事想做,都还是避开朝堂的一些非议,绕着路走。
    自宋祁首提三冗,三冗已经是众所周知的朝堂弊端。庆历新政,也是有过改变的措施,只不过那是在打碎饭碗的做法,而如今,赵曦绕着道,不去打饭碗,而是换一个饭碗,甚至还是换一个高质量,用的住的饭碗,居然还是有人哼唧。
    当初在成都路,张方平一眼看出了这是徒木立信。都是一样的科考出身,差别还真的不是一般的大。
    赵曦很想怼回去,又觉得还是等等合适,等这些跳梁小丑一并出脸了,他好一起收拾。
    不就是斗嘴吗?不屑于斗嘴,并不是玩不了斗嘴,是不想跟你们耗费心神。
    “如此抽调国朝军伍用于商贾产业,置国朝安危于何地?难不成边境守卫换成黎民?亦或是恢复庆历所倡,改为募兵制?”
    拉队伍了!庆历至今已经十余年,当初推翻庆历新政的朝臣,应该有不少如今正在朝堂。
    不可否认,这一句还惊着某些人了。
    就连富弼的脸色也不好看。
    “敢问郭御史,可曾看完吾之奏本?明了招工几何?再问张侍制,开朝禁军几何?现今又几何?”
    “陛下,诸公,莫言铜矿乃商贾事,朝堂诸公皆明,铜矿乃为国朝缺铜之因而设,因产地属藩属国。为避嫌而运用商贾之名。此为一。“
    “且不论厢军,国朝禁军八十万。不论铜铁矿,亦或是钱监,用工不足三万,且含有守护铜矿安危之责。因三万而致边疆无人守护?说好听这是危言耸听,说难听这纯粹是胡扯!”
    赵曦第一次与朝臣辩论,却丝毫没有留面子,直接干脆利索的,还用了几乎等同于乡下俚语的话。
    惹急了吗?有点,确实有点火大。
    “殿下莫妄言!开朝禁军十万,那军卒都是几经征战者,岂能以如今这军卒相比?一场战役,一厢之军卒,完全可以改变战场局势。莫以三万为少数。”
    嘿嘿,还不死心?
    “那再问御史,国朝至今,可是比开朝之初更混乱?还是物产比开朝之初更匮乏?”
    “同样是军卒,同样是人,食物丰盛了,生活富裕了,社会稳定了,为何反倒战力下降了?”
    这话有点把火引到武将身上了。这可真不是故意的,赵曦有些不好意思。
    不管是高家,曹家,还是说狄青,都在朝堂上呢。
    “军卒不思进取,军将懈怠懒散,非一日之过……”
    “尔等可看到吾要一日之内完成招工?”
    赵曦抢白了这句话,自己都有点想笑了。
    “汝……汝…”
    汝什么汝啊?郭申剔也是被赵曦打断了思路,本来准备一大堆话,结果被赵曦直接摁在一日上了。
    对呀,都说的一日……
    “殿下此言……”
    “殿下所言三年轮岗是为何意?”
    还是没说出口,又被富弼打断了。
    很显然,斗嘴都不是一个层级的。殿下明显是捎带着玩的,插浑打科的逗乐子。
    若论军转民的法度,尚可有立足之地,被殿下带偏了,直接带到了军卒人数上,再论下去,出丑的也只有郭申剔。
    从根本上,太子殿下是在为解决国朝弊端寻出路。奏折中提及的工钱一项,似有徒木立信之意。
    富弼明白,这样做,相对于改军制,似乎要缓和很多,也不会有太多的反对。
    至于郭申剔,是资历到了,急需找一个弹劾的目标,从而提升些名望,也好为下一步谋个好差事。
    还是别让他继续丢人现眼了。
    “富相,所谓转民,其实就是措辞,是为避免大理的猜忌。故曦定三年论岗之期。”
    “条陈所述,铜铁矿工,乃兵工双重身份。且于矿区之责,也是采矿与守卫轮替。”
    “至于三年轮岗,曦本意乃激起如今军卒之中混吃等死之现状,让他们能看到活成个人的希望……”
    这应该是很明了的事,是个人,长个眼就能看明白的。
    赵曦没那么冲动,现在的情况,他还不到在朝堂指手画脚的地步,最起码他认为还不具备那样的实力。
    早期的利益团体,一半是武勋世家,在朝堂上根本开口的权利。
    至于吕、韩、王三家,王素外出,吕公弼外出,唯韩绛在朝,偏偏还是御史中丞,尽管看不惯郭申剔的作为,在朝堂上还得保持御史台的一致。
    至于掺和铜铁矿事宜的其他人,还没看到利益,也不想在此事上表现的抢眼了。
    其实这并不算争议大的议题,只不过是恰巧遇到了郭申剔这个档口而已。
    富弼问话,赵曦便恭敬且客气的解释。
    太子跟相公对话,把郭申剔直接凉那儿了。
    “又如何招工?可如同护卫营选兵?”
    这次不是两千,是近三万。富弼很担心汴梁会因为这个而不堪重负。
    “富相,这次招工,护卫营由教导与指挥使出京,为期半年,分别于国朝各军州招工。”
    “此行招工为一,传授护卫营练兵之法为二,宣传矿工待遇并激起军卒向上之心为三。且所有开销,护卫营承担,无须朝廷支付。”
    真实的目的,赵曦是想摸清国朝军伍的底子。
    不用多言,富弼也明白。不管是盔甲,还是火器,在未来装备军伍是已经定下来的,谁也不想变成那些军头变卖的货物。

章节目录


我成了仁宗之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布袋外的麦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布袋外的麦芒并收藏我成了仁宗之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