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影视,新年工作会议。
中高层坐了满屋子,许非照例什么也没带,除了脑子和随身的保温杯。
京城枣贵了我跟你讲!
“四小花旦反响怎么样?”
“议论特别多,主要各家影迷在吵,像蒋琴琴、王燕、李晓冉的影迷都不服,但也没什么硬货。这几个无论商业性还是荣誉,都比不上。”
“其他演员有想法么?”
“我们明里暗里都沟通过,其实明白自己差点,嘴上也说不出来。”
林乐怡举手:“琴琴好像被刺激到了。”
“怎么着?”
“她不想演穆念慈了,说不能浪费青春,要走演技派。”
“哈!”
许非乐了,道:“不演就不演吧,想提高是好事,以后多给她接有挑战性的角色。”
琴琴有演技的,只是经常被忽视,《乔家大院》就同时拿了飞天和金鹰视后,还认识了陈·司马脸·建斌。
“四小花旦现在看不出什么,几年后就晓得了。她们就是一线标杆,但资源也不用刻意倾斜,拍戏仍然以合适为主。
我说下以后的路线……”
不管是不是自己部门负责,齐刷刷拿笔准备记录。
“周逊的电视剧足够了,到此为止,以后主打电影,商业、艺术结合。既能扛票房,又能拿奖。”
刷刷刷!
林乐怡挥毫写就:“小宝贝儿。”
“章子仪不要接电视剧,永远不要接。电影路线跟周逊类似,商业、艺术结合,但要偏艺术一点。要把她打造成年青一代的逼格标杆,提起来高大上那种,另外海外影片要多留意。”
林乐怡又写:“工具人。”
“小桃红走亲民路子,多拍贴近老百姓生活的作品。她实力用不着担心,也要往拿奖专业户上发展。
不适合的角色一定不要接!”
比如什么峨嵋天才女弟子被个吹胡子瞪眼的老流氓强行舌吻的故事。
林乐怡:“许总的白月光。”
“小曹影就照现在的路线,但作品质量要全面提升,告别庸俗的烂戏。另外她打戏很受好评,可以考虑发展。
我对她的期望,是要做到扛票房的程度。”
林乐怡:“家中有女初长成。”
随后,电视剧部门的汇报今年安排。
许非几乎不怎么管了,大体上听一下,大剧抓一下,放权极大。而他听着听着,忽然捕捉到一个名字。
“《金粉世家》?”
“对,游健鸣跟央视合作的。”
游健鸣与邓建国等人一样,90年代后期崛起的民营影视人,投拍过《小李飞刀》《中华英豪》。
“这戏我们没投资?”
“没有,一是觉得肤浅太烂,二是我们选择跟浙省台合作射雕,央视有点小情绪。不过平台在这放着,肯定能火一把,而且请了陈昆当主演,我又把杨樰和邓朝塞进去了。”
“杨樰演谁?”
“金家三少奶奶。”
许老师想了想,《灭门之三少奶奶的逆袭》!
“几月开机?”
“说是夏天。”
那人奇怪许总如此关注,也不敢多问。
电视剧唠唠叨叨,无非就是今年拍什么,演员演什么。西瓜工作室已经非常成熟,一是流水线生产能保证质量的作品,这是基数。
二是突破创新或倾斜资源,打造年度大戏,这是份量。
等这边说完,电影瞬间冷清。
只冯裤子开口:“我有个本子叫《温故1942》,刘震云的原著,头两年我们就在搞这个,前不久送去审查了。”
“然后?”
“还没结果,估计是过不了,但没关系我继续改,改到他们给我过为止。而且我做了两手准备,还有个点子叫《老吴太太》。”
记忆出现空白。
许非问:“大概什么故事?”
“是篇散文,讲中国的一个70多岁老太太,和一个中年男子在美国发生的故事。”
“难道是爱情?”一人惊呼。
“庸俗!”
冯裤子先用艺术家的姿态痛斥,又以艺术家的语调道:“说这男的去纽约出差,在音像店认识一个租片的东北老太太。
俩老乡一聊,老太太的丈夫是果党军官,当年溃败后跑到美国。现在老头死了,儿子死了,自己住,给人干点零活……
于是就产生了一段很奇妙的友情。后来男的回国,等再去纽约时特意带了东北大酸菜,结果联系不上,估摸是死了。”
“哎哟,你这不是贺岁片啊?”
“故事倒挺好。”
“听着伤感。”
冯裤子没言语,看向许总。
许非把记忆理了理,顺了。
历史上,冯裤子在2002年没有任何作品,03年才开拍《手机》,因为项目全黄了。
最初是鼓捣《天下无贼》,没过审;又鼓捣《温故1942》,也没过审;又鼓捣《老吴太太》,应该也没弄出来。
眨眼大半年浪费了,直到刘震云给他《手机》的小说。
而今年有《英雄》上映,一切票房都是渣渣……
许非思索片刻,算了,还是按轨迹走吧——虽然明年有《功夫》。
“你哪个剧本过了,给我拿哪个吧。”
“成。”冯裤子点头。
这些事情讨论完,还剩最后一项。
自许总成为领袖,每年都有来打秋风的。当然,有些是打秋风,有些是实在没办法来求助的。
“路学长导演想请您投资,片名叫《卡拉是条狗》,讲京城办狗证政策的,一个小人物找狗巴拉巴拉……”
内容大概讲了讲,在场人都认可:“本子好!”
“有内涵。”
“现实主义题材,还能过审,不容易啊。”
“可以投拍,演员他有人选么?”
“没有。”
“让葛尤去吧。”
噗!
众人震惊,许总很支持这片子啊!
“还有一个,李杨导演,片名叫《盲井》。讲黑煤窑、黑团伙的故事,98年那三大案还记着么?”
“我记着,干死一百多人!”
1998年,三起特大矿洞诈骗杀人案,三个团伙,一共干死176人。后来写成一本小说叫《神木》。
“这能过审?”
“禁片啊!”
大家议论,别看许总拍商业片,但他一向提倡“艺术、商业两条腿走路”,能上映的支持,不能上映但像《盲井》这种,也会支持。
《盲井》什么意义呢?电影本身的存在,就是意义。
“你联系阳光,让他们帮帮忙,以港方名义投资。反正是禁片,从香港送出去参展也方便点。”
“明白!”
“好,散会!”
(冇了!)
中高层坐了满屋子,许非照例什么也没带,除了脑子和随身的保温杯。
京城枣贵了我跟你讲!
“四小花旦反响怎么样?”
“议论特别多,主要各家影迷在吵,像蒋琴琴、王燕、李晓冉的影迷都不服,但也没什么硬货。这几个无论商业性还是荣誉,都比不上。”
“其他演员有想法么?”
“我们明里暗里都沟通过,其实明白自己差点,嘴上也说不出来。”
林乐怡举手:“琴琴好像被刺激到了。”
“怎么着?”
“她不想演穆念慈了,说不能浪费青春,要走演技派。”
“哈!”
许非乐了,道:“不演就不演吧,想提高是好事,以后多给她接有挑战性的角色。”
琴琴有演技的,只是经常被忽视,《乔家大院》就同时拿了飞天和金鹰视后,还认识了陈·司马脸·建斌。
“四小花旦现在看不出什么,几年后就晓得了。她们就是一线标杆,但资源也不用刻意倾斜,拍戏仍然以合适为主。
我说下以后的路线……”
不管是不是自己部门负责,齐刷刷拿笔准备记录。
“周逊的电视剧足够了,到此为止,以后主打电影,商业、艺术结合。既能扛票房,又能拿奖。”
刷刷刷!
林乐怡挥毫写就:“小宝贝儿。”
“章子仪不要接电视剧,永远不要接。电影路线跟周逊类似,商业、艺术结合,但要偏艺术一点。要把她打造成年青一代的逼格标杆,提起来高大上那种,另外海外影片要多留意。”
林乐怡又写:“工具人。”
“小桃红走亲民路子,多拍贴近老百姓生活的作品。她实力用不着担心,也要往拿奖专业户上发展。
不适合的角色一定不要接!”
比如什么峨嵋天才女弟子被个吹胡子瞪眼的老流氓强行舌吻的故事。
林乐怡:“许总的白月光。”
“小曹影就照现在的路线,但作品质量要全面提升,告别庸俗的烂戏。另外她打戏很受好评,可以考虑发展。
我对她的期望,是要做到扛票房的程度。”
林乐怡:“家中有女初长成。”
随后,电视剧部门的汇报今年安排。
许非几乎不怎么管了,大体上听一下,大剧抓一下,放权极大。而他听着听着,忽然捕捉到一个名字。
“《金粉世家》?”
“对,游健鸣跟央视合作的。”
游健鸣与邓建国等人一样,90年代后期崛起的民营影视人,投拍过《小李飞刀》《中华英豪》。
“这戏我们没投资?”
“没有,一是觉得肤浅太烂,二是我们选择跟浙省台合作射雕,央视有点小情绪。不过平台在这放着,肯定能火一把,而且请了陈昆当主演,我又把杨樰和邓朝塞进去了。”
“杨樰演谁?”
“金家三少奶奶。”
许老师想了想,《灭门之三少奶奶的逆袭》!
“几月开机?”
“说是夏天。”
那人奇怪许总如此关注,也不敢多问。
电视剧唠唠叨叨,无非就是今年拍什么,演员演什么。西瓜工作室已经非常成熟,一是流水线生产能保证质量的作品,这是基数。
二是突破创新或倾斜资源,打造年度大戏,这是份量。
等这边说完,电影瞬间冷清。
只冯裤子开口:“我有个本子叫《温故1942》,刘震云的原著,头两年我们就在搞这个,前不久送去审查了。”
“然后?”
“还没结果,估计是过不了,但没关系我继续改,改到他们给我过为止。而且我做了两手准备,还有个点子叫《老吴太太》。”
记忆出现空白。
许非问:“大概什么故事?”
“是篇散文,讲中国的一个70多岁老太太,和一个中年男子在美国发生的故事。”
“难道是爱情?”一人惊呼。
“庸俗!”
冯裤子先用艺术家的姿态痛斥,又以艺术家的语调道:“说这男的去纽约出差,在音像店认识一个租片的东北老太太。
俩老乡一聊,老太太的丈夫是果党军官,当年溃败后跑到美国。现在老头死了,儿子死了,自己住,给人干点零活……
于是就产生了一段很奇妙的友情。后来男的回国,等再去纽约时特意带了东北大酸菜,结果联系不上,估摸是死了。”
“哎哟,你这不是贺岁片啊?”
“故事倒挺好。”
“听着伤感。”
冯裤子没言语,看向许总。
许非把记忆理了理,顺了。
历史上,冯裤子在2002年没有任何作品,03年才开拍《手机》,因为项目全黄了。
最初是鼓捣《天下无贼》,没过审;又鼓捣《温故1942》,也没过审;又鼓捣《老吴太太》,应该也没弄出来。
眨眼大半年浪费了,直到刘震云给他《手机》的小说。
而今年有《英雄》上映,一切票房都是渣渣……
许非思索片刻,算了,还是按轨迹走吧——虽然明年有《功夫》。
“你哪个剧本过了,给我拿哪个吧。”
“成。”冯裤子点头。
这些事情讨论完,还剩最后一项。
自许总成为领袖,每年都有来打秋风的。当然,有些是打秋风,有些是实在没办法来求助的。
“路学长导演想请您投资,片名叫《卡拉是条狗》,讲京城办狗证政策的,一个小人物找狗巴拉巴拉……”
内容大概讲了讲,在场人都认可:“本子好!”
“有内涵。”
“现实主义题材,还能过审,不容易啊。”
“可以投拍,演员他有人选么?”
“没有。”
“让葛尤去吧。”
噗!
众人震惊,许总很支持这片子啊!
“还有一个,李杨导演,片名叫《盲井》。讲黑煤窑、黑团伙的故事,98年那三大案还记着么?”
“我记着,干死一百多人!”
1998年,三起特大矿洞诈骗杀人案,三个团伙,一共干死176人。后来写成一本小说叫《神木》。
“这能过审?”
“禁片啊!”
大家议论,别看许总拍商业片,但他一向提倡“艺术、商业两条腿走路”,能上映的支持,不能上映但像《盲井》这种,也会支持。
《盲井》什么意义呢?电影本身的存在,就是意义。
“你联系阳光,让他们帮帮忙,以港方名义投资。反正是禁片,从香港送出去参展也方便点。”
“明白!”
“好,散会!”
(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