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泽确认那四人离开了之后,才算是松了口气,刚才那两人离老人这么近,他只能使用了这样的办法将四人逼走了。
当那四人离去余泽也没有追上去的意思了,他现在最为重要的是知道鬼门关在哪里。
“鲁先生,你没事吧?”余泽将那副伪装的凶神恶煞的样子收敛了起来,他轻轻一指点在鲁敦身上。
老人发现他的身体能动了,他有些疑惑地看了一眼余泽,“不好意思,我年纪大了,却认不出你是谁?”
鲁敦是个聪明人,他瞬间就猜出余泽刚才只不过是用计逼走了那四人,不过余泽如此冒险帮他,他的心里还是带着一丝的警惕。
“鲁先生不认识我是很正常的。”余泽坐了下来,他笑了笑,就将他的名字说了一下。
鲁敦这才恍然大悟,“哦,原来是余先生,今天下午枳县那边打电话过来说余先生这两天可能会来我这里询问一些事,我没有想到余先生会来得这么快,刚才的事还真是谢谢余先生了。”
余泽笑道:“鲁先生客气了,这也是凑巧了而已。”
鲁敦似乎对刚才那四人之事没有丝毫要报警的意思,按理来说,普通人要是碰到这种事,安全之后,第一反应应该是要报警才对的。
鲁敦沉吟了一下道:“不知道余先生想知道什么事呢?我只是一个修枳县县志的普通人,要是与县志无关的话,恐怕我就帮不上忙了。”
余泽对于此话,犹豫了一下,才正色道:“我希望鲁先生能告诉我鬼门关在哪里?”
鲁敦脸色沉了下来,他半天都没有说话。
余泽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他就明白会是这样子,刚才鲁敦受到这样的威逼都没有屈服,说明了鲁敦同样也不会告诉他的。
即使他是枳县政府那边拜托过来的,因为鲁敦连死都不怕了,可见这事对他来说非常重要。
余泽想到这里,他不是刚才那四人,心里面也有着自己的原则,至少逼迫一个这样的老人,不符合他心中的原则。
余泽站了起来,再度认真地看着鲁敦道:“既然鲁先生不知道,那就打扰了,有一件事需要提醒一下鲁先生的,那些人能找到这里,我能找到这里,说明这里已经不安全了,鲁先生还是尽早离开这里的好。”
余泽走到了门口,鲁敦的声音才再度响了起来,“你找鬼门关干什么?”
余泽停住了脚步,想了一下道:“我患了重病,需要进入里面找一株比较珍稀的药草作救命之用。”
鲁敦淡淡地道:“你没有骗我?”
余泽重新走了回来坐下,“我没有骗你。”
鲁敦对着余泽看了一会道:“我相信你,我有些奇怪的是你们为什么都认定我会知道?”
余泽道:“我不知道他们为何找来这里,我那边是得到了消息,说鲁家世代编纂枳县县志,鲁家对枳县应该是了如指掌的,所以我就过来碰碰运气。”
鲁敦叹了口气道:“原来是这样,我们鲁家确实是被称之为枳县的活县志,可以说是知道枳县的所有事,以前我祖父曾经跟我说过,我们鲁家会因为这事有大难,我没有在意,只是将那事当是鲁家的一个传统保持了下去,想不到会是真的。”
余泽没有说话,只是沉默地听着。
鲁敦继续道:“祖父交代下来,要是真的有人问了这事,就由我做主说不说,刚才那四人我看着不是好人,所以就不想跟他们说,不过要不是余先生及时进来了,我或者真的受不了逼迫说了出来了。”
鲁敦站了起来,带着余泽到了二楼的一个房间之中,当余泽进入这房间之中,还是惊讶了起来。
因为这房间摆放着四行书架,每个书架都有六层,每层上面都摆放着很多的古籍。
鲁敦看着这些书露出了一脸的感概道:“这些都是我鲁家历代记录下来的县志,做县志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每天都要记录当地的天气,发生的大事小事,我们鲁家已经做了无数代。”
余泽有些好奇地道:“鲁家为什么要坚持做着这样的事?这似乎不太容易吧?”
鲁敦笑了笑道:“也没有什么原因,只是当初的那个祖宗交代下来的,我们鲁家就这样坚持了下来,要说出什么感动人的原因,那也是没有的,只是纯粹坚持了下来而已。”
鲁敦没有再说话,他走进了最里面,然后在一个角落里一大堆散纸堆里翻找了一下,最后找出了一个木盒。
木盒看起来平平无奇,鲁敦打开木盒,余泽看见木盒里面却是有着一本薄薄的书籍,纸张都有些发黄。
鲁敦戴上眼镜,他拿起这本书籍看了起来,轻声道:“这书是枳县初建的时候我们鲁家的初祖写的,当然这不是最初的那本了,我们为了防止这孤本流失,每隔一段时间就手写一本新的,旧的那本就会焚烧掉,里面的内容太过惊世骇俗,以至于我们这些后人一度都猜不出初祖这是什么意思,里面记载了很多鬼怪故事,你有兴趣就拿过去吧。”
余泽连忙接了过来,他心里面明白,鲁敦不会无缘无故将这书给他看,这书绝对与鬼门关有关。
余泽翻了开来,细细地看了起来,只是这书看起来很厚,却是翻了很久,才发现有一页有字迹的。
“七月十日,秦胜隍败,万鬼流离世间,大祸。”
“七月十一日,菩不忍,战隍,隍再败,立契。”
“七月十二日,按契,隍率万鬼至此地,其间千里鬼地,无一生灵。”
“七月十四日,万鬼遁入鬼门关,从此世间皇不见隍。”
这一页只有这么多字,余泽又快翻了几页,才又看到一页字迹。
“为免世人误入,菩率弟子封鬼门,建枳县,枳县之人事渐多……”
“鬼门虽封,但不时有恶鬼外逃,因此多生事端,世人皆惧!”
“县令李开,不语怪力乱神,思一计,建阳阴曹,恶鬼信真,事端渐少,鬼门渐密不可入,再无鬼门……”
当那四人离去余泽也没有追上去的意思了,他现在最为重要的是知道鬼门关在哪里。
“鲁先生,你没事吧?”余泽将那副伪装的凶神恶煞的样子收敛了起来,他轻轻一指点在鲁敦身上。
老人发现他的身体能动了,他有些疑惑地看了一眼余泽,“不好意思,我年纪大了,却认不出你是谁?”
鲁敦是个聪明人,他瞬间就猜出余泽刚才只不过是用计逼走了那四人,不过余泽如此冒险帮他,他的心里还是带着一丝的警惕。
“鲁先生不认识我是很正常的。”余泽坐了下来,他笑了笑,就将他的名字说了一下。
鲁敦这才恍然大悟,“哦,原来是余先生,今天下午枳县那边打电话过来说余先生这两天可能会来我这里询问一些事,我没有想到余先生会来得这么快,刚才的事还真是谢谢余先生了。”
余泽笑道:“鲁先生客气了,这也是凑巧了而已。”
鲁敦似乎对刚才那四人之事没有丝毫要报警的意思,按理来说,普通人要是碰到这种事,安全之后,第一反应应该是要报警才对的。
鲁敦沉吟了一下道:“不知道余先生想知道什么事呢?我只是一个修枳县县志的普通人,要是与县志无关的话,恐怕我就帮不上忙了。”
余泽对于此话,犹豫了一下,才正色道:“我希望鲁先生能告诉我鬼门关在哪里?”
鲁敦脸色沉了下来,他半天都没有说话。
余泽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他就明白会是这样子,刚才鲁敦受到这样的威逼都没有屈服,说明了鲁敦同样也不会告诉他的。
即使他是枳县政府那边拜托过来的,因为鲁敦连死都不怕了,可见这事对他来说非常重要。
余泽想到这里,他不是刚才那四人,心里面也有着自己的原则,至少逼迫一个这样的老人,不符合他心中的原则。
余泽站了起来,再度认真地看着鲁敦道:“既然鲁先生不知道,那就打扰了,有一件事需要提醒一下鲁先生的,那些人能找到这里,我能找到这里,说明这里已经不安全了,鲁先生还是尽早离开这里的好。”
余泽走到了门口,鲁敦的声音才再度响了起来,“你找鬼门关干什么?”
余泽停住了脚步,想了一下道:“我患了重病,需要进入里面找一株比较珍稀的药草作救命之用。”
鲁敦淡淡地道:“你没有骗我?”
余泽重新走了回来坐下,“我没有骗你。”
鲁敦对着余泽看了一会道:“我相信你,我有些奇怪的是你们为什么都认定我会知道?”
余泽道:“我不知道他们为何找来这里,我那边是得到了消息,说鲁家世代编纂枳县县志,鲁家对枳县应该是了如指掌的,所以我就过来碰碰运气。”
鲁敦叹了口气道:“原来是这样,我们鲁家确实是被称之为枳县的活县志,可以说是知道枳县的所有事,以前我祖父曾经跟我说过,我们鲁家会因为这事有大难,我没有在意,只是将那事当是鲁家的一个传统保持了下去,想不到会是真的。”
余泽没有说话,只是沉默地听着。
鲁敦继续道:“祖父交代下来,要是真的有人问了这事,就由我做主说不说,刚才那四人我看着不是好人,所以就不想跟他们说,不过要不是余先生及时进来了,我或者真的受不了逼迫说了出来了。”
鲁敦站了起来,带着余泽到了二楼的一个房间之中,当余泽进入这房间之中,还是惊讶了起来。
因为这房间摆放着四行书架,每个书架都有六层,每层上面都摆放着很多的古籍。
鲁敦看着这些书露出了一脸的感概道:“这些都是我鲁家历代记录下来的县志,做县志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每天都要记录当地的天气,发生的大事小事,我们鲁家已经做了无数代。”
余泽有些好奇地道:“鲁家为什么要坚持做着这样的事?这似乎不太容易吧?”
鲁敦笑了笑道:“也没有什么原因,只是当初的那个祖宗交代下来的,我们鲁家就这样坚持了下来,要说出什么感动人的原因,那也是没有的,只是纯粹坚持了下来而已。”
鲁敦没有再说话,他走进了最里面,然后在一个角落里一大堆散纸堆里翻找了一下,最后找出了一个木盒。
木盒看起来平平无奇,鲁敦打开木盒,余泽看见木盒里面却是有着一本薄薄的书籍,纸张都有些发黄。
鲁敦戴上眼镜,他拿起这本书籍看了起来,轻声道:“这书是枳县初建的时候我们鲁家的初祖写的,当然这不是最初的那本了,我们为了防止这孤本流失,每隔一段时间就手写一本新的,旧的那本就会焚烧掉,里面的内容太过惊世骇俗,以至于我们这些后人一度都猜不出初祖这是什么意思,里面记载了很多鬼怪故事,你有兴趣就拿过去吧。”
余泽连忙接了过来,他心里面明白,鲁敦不会无缘无故将这书给他看,这书绝对与鬼门关有关。
余泽翻了开来,细细地看了起来,只是这书看起来很厚,却是翻了很久,才发现有一页有字迹的。
“七月十日,秦胜隍败,万鬼流离世间,大祸。”
“七月十一日,菩不忍,战隍,隍再败,立契。”
“七月十二日,按契,隍率万鬼至此地,其间千里鬼地,无一生灵。”
“七月十四日,万鬼遁入鬼门关,从此世间皇不见隍。”
这一页只有这么多字,余泽又快翻了几页,才又看到一页字迹。
“为免世人误入,菩率弟子封鬼门,建枳县,枳县之人事渐多……”
“鬼门虽封,但不时有恶鬼外逃,因此多生事端,世人皆惧!”
“县令李开,不语怪力乱神,思一计,建阳阴曹,恶鬼信真,事端渐少,鬼门渐密不可入,再无鬼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