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国内清一色的蓝色卡其布绿色军装,服装式样花样单调至极。到了八十年代,改革开放春风绿大地,人民群众的着装审美也迎来了大变化。
    究其根本还是因为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了,尤其是杂交水稻的成功,一举解决了老百姓的吃饭问题。正所谓吃穿住行,这吃的解决了,可不就得解决穿。
    老百姓手头有了闲钱,自然要给家里人制版新衣。大姑娘小媳妇爱俏,想穿红的绿的花的彩的,怎么办?国营布店都是老一套,卖不出新花样。幸而改革开放搞起了私营经济,私人布商迎合老百姓的需求,印花布染彩绸,花样翻新,目不暇接。
    老百姓也是被压抑久了,这需求一旦爆发,那简直是来什么要什么,有什么卖什么。恨不得一夕之间,就把全国大地都换成五颜六色,五花八门。
    江城市有两家国营的印染厂,陆桥镇还有一家小的私营印染作坊。一开始是头脑灵活的几个私营布商,趁着改革开放搞活经济,自己从广州上海那边搞时髦花样过来,到厂子里去开版印,然后拿到市场里卖,即零售也批发,总是卖掉一米是一米。
    哪知市场需求太大,这刚印出来的布,拿到市场就卖得别提多火爆。
    你想啊,彼时在国内引领时尚潮流的地方可就是上海和广州。可是普通人想去上海广州买衣服,太不容易了。这下好了,家门口就能买到上海广州才有的花样,那还不买?
    不买就没了,别人可抢着买呢!
    不管本地老百姓抢着要,连外地客商也闻风而动。尤其是东北,西北的客户。人家对花布兴趣一般,可对印花被面和被单很有兴趣。江城市印的被面被单,花样不比上海广州的差,价钱却便宜好多。
    那会子印布就跟印钞票似得。只要印的出来,不管什么样的布都有人要,印什么都挣钱。
    一开始还是小打小闹,后来就渐渐成了规模,就发展出了轻纺一条街。不仅有专门的印染布料市场,还有配套的坯布辅料市场。
    柏文强还算不得这第一批发财的布商,是看着别的卖布发了财,赶紧自己也下去捞金,也发财了。像他这样的卖布老板,江城市的轻纺街上比比皆是。
    看着柏丽娜炫耀自家哥哥会挣钱,罗芙馨若有所思。
    她知道江城市的轻纺业还有更大的发展,想要创业,进入这个熟悉的领域自然是最好。
    但问题是她现在一无所有,两手空空,拿什么入场呢?
    给人跟单做外贸,人家也不信她这个才十五岁的小丫头。
    买坯布自己印自己卖,流程她倒是熟悉,不会被骗,可问题是本钱呢?口袋里拢共还剩下四十来块,连一匹坯布都买不起。
    看来,不管在什么时候创业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呐。
    算了,想不出就不想。天大地大,吃饭最大。
    五点开饭铃一打,就到了该吃晚饭的时候。
    第36章 :教室风波
    柏丽娜带了半箱子的零食,却没拿吃饭的家伙。马春芳献殷勤,把自己的搪瓷盆借她。可她却嫌那盆有疤,是个破的,要了罗芙馨新买的盆。
    罗芙馨随她,自己拿了搪瓷茶杯去打饭。
    食堂就在宿舍楼前面,是个只有一层的铁皮棚。四个窗口,两个打饭,两个打菜。
    饭钱是一开始就交了的,打饭给饭票就行,或是三两,或是四两。要是不够也可以现买现添,大米饭是两毛六一份,一份三两。想换口味的还有精粉馒头,花卷和红糖包,都是两毛五一个,个挺大,蒸的热腾腾的,又白又暄软,看着就好吃。
    菜不多,拢共不到十个,写在黑板上,挂的高高的,一眼就能看到。
    豆角炒肉四毛一份,青椒炒肉五毛一份,全素的炒豆芽和炒青菜都是两毛一份,还有用肉汤煮的油豆腐和撒了白糖的西红柿,都是三毛一份。最贵的事是肉片和红烧肉,六毛一份。
    肉香,菜香混合着米饭馒头的清香,汇聚成一股诱人的食物芬芳,让每个走进食堂的学生都忍不住咽口水。
    不过大多数住宿的同学来食堂都只是打饭,并不买菜。食堂的菜并不算贵,可住宿的学生多来自农村乡镇,经济条件普通,自然是能省则省,吃自带的小菜就行。
    罗芙馨也带了小菜,用三两的饭票打了饭,准备回宿舍去。
    刚抬腿,就被柏丽娜拉住。
    “诶你们怎么回去了?不买菜吗?”
    “我自己带了小菜,回去吃就行。”罗芙馨道。
    “我也是。”王幺妹赶紧也说,
    “她们要省钱,咋们去买吧,我想吃溜肉片,还有白糖西红柿。”郑美丽生活费充足。
    “省钱干嘛!我请客,吃红烧肉,怎么样!”柏丽娜豪爽的邀请。
    马春芳双眼一亮,跃跃欲试。
    “不必了,你自己吃吧。”罗芙馨谢绝,笑了笑,抹开她的手,转身管自己走了。
    “我也是。罗芙馨,等等我,我们一起回去。”王幺妹拿着饭,跟上她。
    “别搭理她们了,走,咋们去打菜。去晚了肉菜就卖光了。”郑美丽一把拉过柏丽娜。
    马春芳看着她们走向打菜的窗口,扁了扁嘴,郁闷的转身也离开食堂。
    宿舍里,王幺妹和罗芙馨分享彼此带来的小菜,就这白米饭吃的津津有味。马春芳还想着没能吃到嘴的红烧肉,心有不甘,白米饭都不香了。
    吃完饭,大家又一起到水房刷碗。王幺妹还不会拧自来水龙头,罗芙馨教她怎么拧开,怎么关上,怎么调节大小。
    “自来水可真方便,真干净。我以后一定要当城里人。”她一脸羡慕和憧憬。
    因为是开学第一天,没有学业压力,吃完饭大家就坐在宿舍里闲聊。郑美丽和柏丽娜两个说说笑笑的回来,手里各自拎了一兜水果。
    “吃水果么?我买了苹果,很便宜的。”柏丽娜还是一派大款作风,一进门招呼大家。
    “不了,谢谢。我刚吃过饭,肚子还很饱。你自己吃吧。”罗芙馨笑着摆了摆手,婉拒。
    “我也是。”王幺妹也跟着摇头。
    郑美丽看她一眼,转身把手里的水果挂在自己床铺上,默不作声的坐下,从书包里拿出一本书,看起来。
    推销不出去,柏丽娜摸了摸鼻子,只好自己吃。
    天色渐暗,赶着末班车又来了两个同学。高小兰和刘梅,这两是一个学校出来的,早就认识,所以结伴一起来。两个人同进同出,俨然已经是个独立的小集体。
    到此,宿舍的人就全齐了。只是一直到熄灯,白雨也没有再回来。
    第二天是正式开学的日子,早上六点就打铃。罗芙馨拿着脸盆去水房洗脸刷牙,才发现人满为患,每个水龙头前都挤着四五个学生,根本轮不到她。
    幸好王幺妹挤到了一个,赶紧朝她招手。
    “罗芙馨,这边,快,脸盆给我,接水。”
    她也顾不得了,硬是把脸盆递过去,接了小半盆水,拿到宿舍去解决。心想等会得买个水桶,接点水备着,免得早上去跟人挤。
    马春芳迟了一步,等她过去,王幺妹已经洗完了出来。一看这么多人,等下去等到什么时候,她一跺脚回来,见罗芙馨洗完了要倒水,一把夺过。
    “你这盆水还清着,让我也洗洗。”
    说着就把毛巾扔进去,哗啦哗啦洗起脸。
    罗芙馨看得目瞪口呆。
    这也……太不讲究了。
    哪知还有更不讲究的柏丽娜,她一觉睡到其他人吃完早饭回来了,才被人叫醒。这会子水房的水也关了,她也不在乎。拿干毛巾一擦脸,往嘴里塞一块口香糖,就算是洗脸刷牙了。
    至于早饭,她也懒得去食堂买,从皮箱里摸出一个一盒饼干,撕开就往嘴里塞,嚼得满床都是饼干屑。
    规定是七点半到教室,罗芙馨七点十五分就收拾好东西,爬下床铺穿好鞋,准备出发。
    王幺妹依然牢牢跟在她身后,仿佛是把她当成了领头羊。
    马春芳这回跟着郑美丽,有一搭没一搭的想跟她借昨天她看的那本书。
    柏丽娜落在最后,光吃饼干不喝水噎着了,一边走一边打嗝。
    高一分了两个班,一班和二班。一班是快班,二班是普通班。分班名单早就贴在教学楼前面的布告栏,除了后到的高小兰和刘梅是二班的,宿舍里其他六人都是一班的。
    高一(1)班的教室就在一楼第一间,一进门就看到一晚上没回宿舍的白雨端端正正的坐在前排最靠里的位置,手里捧着一本厚厚的名著。
    她看似在看书,但眼神总是有意无意的瞥向坐在自己后方蒙头趴睡的一个男同学。
    在她周围是几个少男少女,谈论着当代诗歌和散文,教室的一角俨然是个小小文学沙龙。
    罗芙馨只随意瞥了一眼,就扭头去看黑板上贴着的座位表,找到自己的名字,就在白雨后面,于是走过去。
    “同学,请让一下。”
    坐在她作为上的那个男生正对一个白衬衫双马尾的女生侃侃而谈,讲自己最喜欢的诗人是徐志摩,还特意念了几句,什么“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被罗芙馨打断,没好气的扭头,见她一身土气的打扮,嘴巴一撇。
    “乡巴佬,你又不懂诗歌,叫我干嘛?”
    第37章 :柏丽娜倒霉
    罗芙馨冷哼一声。
    “谁说我不懂,我最喜欢顾城的《再别康桥》。”
    话音刚落,坐在后面蒙头打瞌睡的男生噗呲一声,笑的肩膀都抖起来。
    占座的男同学脸腾一下就红了,气的跳起来。
    “你胡说,再别康桥明明是徐志摩的诗。”
    “哦,我还以为是顾城写的呢,记错了。”罗芙馨不以为然道。
    后座那个打瞌睡的男生笑的更厉害了,整个人都抖起来。引得白雨和其他女同学都朝他看来,但神情里并不觉得他嘲笑别人失礼,反而觉得那被嘲笑的男生丢脸可笑。
    占座的男生终于回过神,脸滕一下就涨红了,气的正要理论,就听见有人喊了一声。
    “老师来了。”
    顷刻间三五成群正聊天的学生们顿时都四散开,找自己的座位去。
    那男同学红着脸瞪她一眼,心不甘情不愿的起身,也回自己的座位去。
    罗芙馨这才拿书拍了拍桌子又拍了拍凳子,悠然坐下。
    隔壁回到自己座位的男同学看她嫌自己坐过弄脏的样子,气的眉毛眼睛乱跑,嘀嘀咕咕骂乡下人土老帽什么的。
    她充耳不闻,连回头都懒得。
    老师很快就到,是个男的。自我介绍是高一(1)班的班主任,姓姚,叫姚兴奎。
    姚老师从点名册叫了四个女同学和四个男同学去领书,罗芙馨正是其中之一,还有白雨和那个蒙头睡觉的男生。
    全班四十个学生,要领的书本又多又重,八个人分了四五趟才搬完。
    把书从教务处搬来,老师又让他们八个人一人一个小组,把课本发下去。

章节目录


重生八零末:农女小福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小白龟的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小白龟的猫并收藏重生八零末:农女小福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