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又是这样的态度,越发会造成误会加深了。
想到这里,兰庭的眼睛又恢复了一贯的温和,并非他克意而为,而是用力抑制住,往事刺骨带来的心绪如潮。
他甚至在此时想起了,春归曾经确然要求过他和她“同仇敌忾”,他做到了,所以春归也要投桃报李。
无论如何,有个人想要和你并肩共进的感觉,是让人愉快且感念的。
“和沈夫人干系不大,她不是我的仇敌,她只是这桩事件的获益者……”兰庭说到这儿竟然又犹豫了一下:“或许获益者的说法,也并不确切。”
这说法其实并不能让人信服,至少没有完全打消春归心里那惊悚的想法——要若是,朱夫人的过世为沈夫人所害,那么兰庭所有的隐忍就可能是为了报仇血恨,他既和沈夫人有血海深仇,又为何答应沈夫人撮合的姻缘,倘若一切都是兰庭为了让沈夫人打消戒备,那么……
我是什么呢?
顾春归只是赵兰庭复仇的工具,这些日子以来,他给予的一切温情和关注,都是为了欺骗。
他们没有将来可期,他的成与败,都不可能改变她的悲与喜,她所以为的柳暗花明,其实是另一条绝境末路。
春归觉得……
还是相信事实断非如此才好,这样人生才有希望。
所以她掐灭了胡思乱想:“我相信迳勿。”
这话听起来有些牛头不对马嘴,但兰庭却偏偏能够听懂,如释重负一般,真切一笑:“关于母亲这桩旧事,因果是非有如盘根错节极其复杂,且,关系大内密丑,辉辉知道太多反而无益。”
兰庭既已这样说,春归就真不好再往深处追究了,她低了眉眼,又作解释:“自从那日,迳勿替我择了青萍等六个丫鬟,我就感觉回京之日当是近了,虽说我已嫁入赵门,太师府日后也便是我的夫家,可……到底将要面对陌生人事,难免忐忑不安。”
“确然是要赶在八月前回京。”兰庭道:“我报了今年秋闱,不过也不是近几日就准备动身,总得要助着老爷,收集几件施良行的罪证才能安心。”
虽说春归早知道了是兰庭在帮着翁爹的仕途政绩,且就连沈夫人,当她面前也不再遮掩这事,但此刻听兰庭如此云淡风清的说出,春归仍然觉得讶异:“迳勿还要因为老爷的公事在汾阳逗留?且又还要赶上今年的秋闱?!”
“若错过了今年,又将等三载,我不想再继续游手好闲。”
“可时间未免也太仓促了,迳勿这段时间被公务分去大半心思,都没有时间温书破题。”春归的意思是,就算再等三年,兰庭也才二十,冠岁之龄考取功名入仕,又哪里算得上晚,反而如此仓促的应考,万一要是落第……
不是她乌鸦嘴诅咒自己的丈夫,虽然说一次考中古来鲜见,多的是人屡试才能中第,不过兰庭少年成名,难免为声名所累,旁人落第乃情理之中,搁他身上,兴许就成了虚有其名,少不得受奚落嘲笑了。
“考个举人而已,还需要用悬梁刺股、闭门苦读的努力来临阵磨枪?这样过去的十年寒窗,我岂不成了虚耗光阴?”某才子很是器满意得,一脸不以为然的自傲。
春归:……
这晚她做了个梦,梦里某才子秋闱落第,垂头丧气的回家,于是被她昂首挺胸的一番奚落,羞得某才子掩面啼哭,也废了她不少唇舌哄转,累得那叫一个口干舌躁,终于才哄得某才子移开手掌……
那张脸突然就变成菊羞的脸了!!!
——
又说兰庭,虽然真心里也的确没把即将到来的乡试当件要事,胸有成竹能够一举考中,不过前提是坚决不能误了乡试的时间,也就是说他必须要尽快收集施良行的罪证,为父亲大人在汾阳的官场上开创一片大好局面。
可实务一贯要比读书更难,又虽则通过弹劾荣国公,为知州老爷积累了一些威望,可那施良行到底是在汾州经营多年,党从门生众多,要想攻破这些人的联盟大不容易。
兰庭正在犯愁从何下手,谁知他前些时候因为春归之故插手王家那桩初看极不起眼的案件,却给接下来的局势竟然再次带来了转机。
这就真可谓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了。
一日间,突地电闪雷鸣,满天阴云下,如藏千军万马,这天和地像有一场迫在眉睫的交战,使尘间万物都胆颤心惊。
随着一声响雷劈下,身着长袍的中年男子终于赶在暴雨落下前,踏进了一间小院,他如释重负般松了口气,就感觉雨点子砸在了脑门上,立马赶紧几步,跑到了正中的堂屋,定睛一看,方桌边儿那带着逍遥巾的青年,已经就着一碟子茴香豆,津津有味地品开小酒来。
中年男子“嘿”的一声:“好个华小哥,约了我来吃午,害得我险些没有淋一场雨,跑得断了气,不知你竟就先喝上了!”
那青年男子,这才立了起身,带着些笑,抱揖礼见。
却是把一个碟子揭开,再解开一个纸包。
示意自己不过就是先吃几粒茴香豆,特意在集市上的店子里,买回的卤水驴肉和松香烧鸡,可是一筷子都没动,算不上失礼在先。
中年男子显然也不是真与青年计较,坐下就喝酒吃肉,等他打了个饱嗝,青年才问:“萧霁托大哥打听那件事,不知有没有结果?”
“你问得正巧了。”中年喝了一口酒当润喉,先就摆了一副侃侃而谈的架势:“我家老爷从驿馆买来的笔抄邸报上,确实写着皇上下令申斥了荣国公不说,还把惹祸的郑三爷叫去了京城,说是要当面训斥,让郑贵妃的哥哥也就是魏国公管教约束,倘若不改了那身纨绔的习气,就不让郑三爷再回汾阳!怎么着,你还说看这位赵知州不像有本事的人,这下子可就料差了吧,这位赵知州,可是下了决心要察施公的罪证呢,前不久,还遣了自己的长公子到我们老爷家,说服了老爷作供当为凭证,先不说赵知州的本事,那位赵大公子,我可是亲眼目睹过,端的是好才智,这回要不是赵大公子明察秋毫,我们家老爷可就遭了大罪……”
原来这位中年,是王久贵家中的一个管家,寻常还算受重用,跟他喝酒的这青年,姓华名萧霁,是个穷秀才,为人却颇有几分仗义。管家有回,被人算计中了圈套,还差点惹上官非,这可触了王久贵的忌,他不敢上报给主家,焦头烂额之时,多亏得华萧霁替他谋划,化解了一场烦难。
于是两人虽差着些岁数,却结下了不弱知己的交情,管家又知道华小友打听赵知州的作为是因着什么,总归不会干歪门邪道的事体,于是也不防范,连东家发生的那桩案子也告诉了小友,把兰庭的才干好一阵吹嘘。
末了总结:“吴家这桩命案,要是连赵知州都不能明察秋毫,我看也再没人有那能耐把吴家娘子救出死牢了,这就是最后的时机,你总得鼓励着吴小郎一试,别再犹豫下去,否则待提刑司来了回文,押送吴娘子去京城复审,难不成离了汾阳的地界,去京城申冤反而能成?”
华萧霁却蹙拢了眉,实在有些怀疑:“赵知州一来汾阳,丁点事没干,反倒被施良行的党从给排挤得一病不起,怎么突然就脱胎换骨,大有反败为胜的趋势了?我听你说起知州府衙的大公子,他能破获王家那起诡异命案确然也算明察……你说是他来劝服的王翁供证?”
于是这穷书生,像洞察了某些奥妙。
“我想,我得先去拜访一下这位赵公子。”
第84章 访见坎坷
华秀才拿定主意,次日便赶到了汾阳城。
他不是第一次来汾州府衙,但这回却不比过去是走先递状书的法定程序,华秀才在公堂的六扇门外,整了一整衣冠,可还没等他跨过朱漆横槛,就闻一声喝止,那站在门前当值的其中一个衙役,大步过来,叉腰瞪目:“什么人,莽莽广广就敢往衙门里撞,看你并不少哪只眼睛,怎么就看不清这朱漆大门共有几扇?”
秀才把自己打量了一遍,深觉气恼:小生明明文质彬彬,哪里就莽莽广广了?
不过他倒也知道这些州衙的皂吏,惯是难缠的货色,和兵痞子没有两样,秀才遇见此辈,可都是有理说不清。
故而也就回以温恭自虚:“生员华萧霁,拜帖求见学友赵舍人,望官爷能以通融。”
华秀才这两句话,是点明了生员秀才的身份,他和兰庭虽然素未谋面,可都已取得进学的资格,能够相互称为“朋友”,虽说两人的出身门楣相差甚远,可基于都是儒生,用学友的名义访见,一般情况下都不会遭到拒绝。
奈何的是衙门口的皂吏可弄不懂这些文绉绉的规矩,照旧是叉腰瞪目:“这里是公堂,要么接递状书,要么就带击鼓鸣冤的人入内,没听说把你什么学友的拜帖接传。”
“这位官爷,华某可是生员,依礼,便是求访知州老爷,官爷也不应阻拦。”华秀才也被这皂吏蛮横的态度稍稍激怒,口气就挟带着几分生硬。
“什么生员,不就是个小秀才?看你这模样,还是个穷秀才,还没中举人呢,就敢在公堂门口来摆官威?也不撒泡尿照照自个儿,长着多大张脸,官爷我最腻烦就是你这起人,上赶着来讨好奉承,又端着清高的架子,不察觉满身的穷酸味,十里外就让人闻见倒了牙。”
华秀才受这番奚落,一张脸都铁青着直往下坠,既觉和这鄙劣势利的皂役争执有辱斯文,又觉忍气吞声更加狼狈窝囊,正不知怎么化解应对,却又有一个皂吏上前,扯着秀才的胳膊让开几步,这位倒是个温和的人,没有那样的蛮横。
“这位先生,您是要见赵知州的公子?那便不是为了公务,也别怪我们这些衙役不给方便,实在诸如这样的闲事一日间总有许多,若都当成件事办,跑断腿也忙不过来,天长日久的,有谁耐烦呢?先生是读书人,可更该明白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的道理。”
华秀才也不是完全不通世故人情,听这话心里也明白过来,便向钱袋里,往手心倒出一枚通宝,想想又倒出一枚,递给那“和气”的皂吏:“官爷说的是,再请通融吧。”
没想到这回遭到的却是一个白眼,且还挨了“和气人”一推:“真是个穷酸货,上不得台面的东西,只拿两个铜板儿就想进这六扇门,还望着求见知州公子?也不抬头看看这青天亮日的,作的什么美梦。”说完还往地下啐了一口,险些没把那口痰,吐到了华秀才的鞋面上。
这下子华秀才就越发恼怒了,士可杀不可辱,是可忍孰不可忍,却正在这一触即发的时刻,他又听见了一个娇滴滴的声音:“这位郎君,可是要递状书讨公道?”
——原来是,尹小妹早先刚好路过六扇门前,准备着去集市里逛逛货行摊贩,买些胭脂水粉、泥人竹哨等玩意儿,转手卖给州衙里那些寻常出不了门闷得发慌的婢女,她惯常就不耐烦闷在车厢里头,仗着自己也不算劳什子大家闺秀小家碧玉,没那些繁琐的礼矩需守,便垂足坐在轿门前,手里也拿着把鞭子,佯作还能帮着驭车。
总之,尹小妹的视野就十分开阔,于是瞧见了华秀才被人刁难,灵机一动,赶紧上前询问。
尹小妹路见不平,华秀才十分感激,便把来意又再述说一遍。
“郎君是要求见赵大爷呀,那就不用和这些皂吏纠缠,不如跟了我去北门,我替郎君通传一声儿。”
“姑娘能够替小生通传?”
“当然能够,我就住在知州内衙里,只不过大爷现在恐怕不在内衙,但也没关系,我总能找到人替郎君通传就是了。”
“如此,小生感激不尽。”
“不过我虽能帮郎君这点小事,却因此耽搁了行程,往返一趟,也需要打点车夫些微好处,否则下回我出门,可就没这么便利了,我也不贪郎君多大便宜,不过是一阵到了市集,替车夫买碗茶喝。”
华秀才不由瞪目结舌:这世道怎么成了这样,皂吏兵痞就罢了,连小娘子居然也是如此势利,真真是“衙门六扇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无可奈何的华秀才,只好再次摸出钱袋,考虑了又考虑,这回又多取出一枚通宝:“不瞒姑娘,小生确有要事需见赵学友,只是囊中羞涩,剩余一些铜钱,还要留着赁车返回住处,只能拿出这三文钱来,如蒙不弃……”
“不弃不弃。”尹小妹倒不嫌钱少,笑吟吟地收入腰包,请了华秀才上车,还很热情:“郎君出了钱,该坐车厢里头,不用客气。”
待到了北门,尹小妹招呼着华秀才在门房里等,还让看门的仆从去倒了碗茶水来,又打发人去叫兰庭身边的汤回,她自己看在三文钱的“贿赂”上,也没有先一步离开,陪着华秀才坐等,又一边解释:“北门是往内宅的,因住着有女眷,不好让郎君入内,只能留在门房这里等,不过郎君放心,有我传话,大爷身边的书僮可不敢怠慢,等他来了,引着郎君去会大爷,我才去办自己的事。”
华秀才总算“老怀安慰”:至少这姑娘收了钱还能办成事,且态度没有让人心生不愉。
如此经过好番曲折,华秀才终于见到了赵监生,但偏偏在正主面前,这位彻底没了温言愉色,礼见后才一落座,脸就板得难看,开口便发牢骚:“老友相见一面,当真不易得很,使出两文钱愿请皂吏跑腿,都险些没有被杀威棒当头驱逐。”
华秀才这时以“老友”相称,可不是因为和兰庭之间已经交熟多年的意思,这也是儒生之间的称谓,若只是童生,不管年龄多大,都只能称“小友”,可他们都是已经进学的秀才,那么彼此之间就能互称“老友”了。
兰庭原不知道华秀才遭遇的羞辱,但其实也能猜到那些皂吏是何嘴脸,只道“门子冒犯”。
说来兰庭自来了汾阳,也确然日日都有不少“朋友”拜访,左不过是些虚伪应酬,他心里也并非就耐烦,可无奈的是兰庭到底是打算入仕的志向,总得顾忌着“矝傲狂妄”的诽责,少不了这些虚应世故,说来应酬了许多“朋友”,倒还没一个抱怨衙役刁难的,华秀才算是特别了。
更特别的是这位华老友,居然不是为了虚应,听他抱怨了几句,也就开门见山:“实不相瞒,华某今日来访,是为相识之人申冤,而那蒙冤的妇人,如今还在州衙的死狱中!”
“等待复准的女囚,可是吴门蒋氏?”兰庭若有所思。
华萧霁的眼睛却是一亮,因为兰庭的回应似乎证实了他的大胆推测——赵知州的这位长公子,可不比得寻常的官宦子弟,虽然尚未入仕,但已经协佐着父亲处理公务,否则怎么能够单听一句,立时断定他说的就是东墟吴家命案,赵监生必定关注过刑事,或许是因主理刑事的通判胡端正是前知州施良行的门生,所以赵监生才如此关注刑案。
用意正是要从胡端身上,找到怦击施良行的把柄。
这属于权夺之术,不过华萧霁以为,若不趁权夺的契机,那蒋氏可就只有枉死含冤这一条绝路了。
又但愿如他所料,这位知州公子不仅仅是协佐父职,甚至于对于诸多大事,还会发挥决断的作用!
华萧霁深深吸一口气:“正是,敢问老友,可对此案了解几分?”
第85章 沈氏受辱
“东墟命案,受害者吴大贵,年三十有一,为柴刀砍击后颅而亡,经察,凶犯乃吴大贵之妻蒋氏,因与街坊焦满势通奸,为丈夫撞破,遂串通焦满势害杀丈夫吴大贵,案发后,焦满势畏罪潜逃,蒋氏被捕,如今在押刑狱,以待按察使上报刑部复核。”兰庭把他通过卷宗了解的案情简单总结。
“老友可觉此案实情正如卷档所录?”
“据我了解,蒋氏本不认罪,反称丈夫吴大贵是被其弟吴二贵害杀,只是凶案唯一目证,也即吴母指供长子乃奸夫所杀,且焦满势又确然不知所踪,更兼焦妻等旁证,也证实焦满势乃案发当晚离家潜逃,经刑问,蒋氏最终服罪。”兰庭客观道:“虽有屈打成招的嫌疑,不过并无凭证证实蒋氏是被冤枉。”
“这么说来,赵舍人是认同胡通判对此案的审断了?”华萧霁不由冷哼,连称谓也都转变,显示他的不满。
“已经审结的案件,若无家属状书申冤,一般不会重审,华兄若知此案另有隐情,为何不劝说蒋氏之子再递申冤的状告,使此案件能得名正言顺的重审呢?”兰庭不答反问。
却让华萧霁心头的怨气消褪了些。
“你既然知道吴大嫂之子云康心中不服,看来是私下调察过,不过既是如此,又怎么不知云康不过是总角之龄,父亲被害,母亲受冤,真凶还是他的叔父,帮凶竟是他的祖母!更不提此案,还关系到胡通判的渎职贪贿,真要让他一个稚子击鼓鸣冤,说不定非但不能救回他的母亲,还要葬送云康一条性命!”华萧霁说到这里,愤然起身,却是向兰庭长揖一礼。
“故而,只能是华某向老友举告,请托老友禀明知州,再察重审此一冤案,还无辜以清白,惩极恶以应罪,究办贪官污吏,以正律法严明。”
兰庭也的确打算把胡端作为突破口,刚刚发现吴家命案似有蹊跷,没想到就有“苦主”找了上门,他本就没打算在华萧霁的面前摆高架子欲拒还迎,是以虽在没有提防的情况下,生受了学友的一礼,立时便还了礼,只他还没来得及说答允的话,又听学友掷地金声般的承诺——
“老友若能相助于蒋氏母子,在下宁肯随佐老友,以十年为期!”
事后一直在旁边负责斟茶递水的书僮汤回,对这位主动上门求助且还自视甚高的华秀才满心的不以为然,前脚把人送走,后脚就冲兰庭抱怨:“小人就没见过这样妄自尊大的人,以为协佐大爷还能是委屈他不成?他有什么本事,要不是今日正好遇见了尹姑娘,根本就见不着大爷的面,这样的迂腐无能,能指望他成什么事!还说什么只有十年,十年之后他必须得再考科举,大爷白养了他十年,感情还是占了他的便宜,真真荒唐。”
想到这里,兰庭的眼睛又恢复了一贯的温和,并非他克意而为,而是用力抑制住,往事刺骨带来的心绪如潮。
他甚至在此时想起了,春归曾经确然要求过他和她“同仇敌忾”,他做到了,所以春归也要投桃报李。
无论如何,有个人想要和你并肩共进的感觉,是让人愉快且感念的。
“和沈夫人干系不大,她不是我的仇敌,她只是这桩事件的获益者……”兰庭说到这儿竟然又犹豫了一下:“或许获益者的说法,也并不确切。”
这说法其实并不能让人信服,至少没有完全打消春归心里那惊悚的想法——要若是,朱夫人的过世为沈夫人所害,那么兰庭所有的隐忍就可能是为了报仇血恨,他既和沈夫人有血海深仇,又为何答应沈夫人撮合的姻缘,倘若一切都是兰庭为了让沈夫人打消戒备,那么……
我是什么呢?
顾春归只是赵兰庭复仇的工具,这些日子以来,他给予的一切温情和关注,都是为了欺骗。
他们没有将来可期,他的成与败,都不可能改变她的悲与喜,她所以为的柳暗花明,其实是另一条绝境末路。
春归觉得……
还是相信事实断非如此才好,这样人生才有希望。
所以她掐灭了胡思乱想:“我相信迳勿。”
这话听起来有些牛头不对马嘴,但兰庭却偏偏能够听懂,如释重负一般,真切一笑:“关于母亲这桩旧事,因果是非有如盘根错节极其复杂,且,关系大内密丑,辉辉知道太多反而无益。”
兰庭既已这样说,春归就真不好再往深处追究了,她低了眉眼,又作解释:“自从那日,迳勿替我择了青萍等六个丫鬟,我就感觉回京之日当是近了,虽说我已嫁入赵门,太师府日后也便是我的夫家,可……到底将要面对陌生人事,难免忐忑不安。”
“确然是要赶在八月前回京。”兰庭道:“我报了今年秋闱,不过也不是近几日就准备动身,总得要助着老爷,收集几件施良行的罪证才能安心。”
虽说春归早知道了是兰庭在帮着翁爹的仕途政绩,且就连沈夫人,当她面前也不再遮掩这事,但此刻听兰庭如此云淡风清的说出,春归仍然觉得讶异:“迳勿还要因为老爷的公事在汾阳逗留?且又还要赶上今年的秋闱?!”
“若错过了今年,又将等三载,我不想再继续游手好闲。”
“可时间未免也太仓促了,迳勿这段时间被公务分去大半心思,都没有时间温书破题。”春归的意思是,就算再等三年,兰庭也才二十,冠岁之龄考取功名入仕,又哪里算得上晚,反而如此仓促的应考,万一要是落第……
不是她乌鸦嘴诅咒自己的丈夫,虽然说一次考中古来鲜见,多的是人屡试才能中第,不过兰庭少年成名,难免为声名所累,旁人落第乃情理之中,搁他身上,兴许就成了虚有其名,少不得受奚落嘲笑了。
“考个举人而已,还需要用悬梁刺股、闭门苦读的努力来临阵磨枪?这样过去的十年寒窗,我岂不成了虚耗光阴?”某才子很是器满意得,一脸不以为然的自傲。
春归:……
这晚她做了个梦,梦里某才子秋闱落第,垂头丧气的回家,于是被她昂首挺胸的一番奚落,羞得某才子掩面啼哭,也废了她不少唇舌哄转,累得那叫一个口干舌躁,终于才哄得某才子移开手掌……
那张脸突然就变成菊羞的脸了!!!
——
又说兰庭,虽然真心里也的确没把即将到来的乡试当件要事,胸有成竹能够一举考中,不过前提是坚决不能误了乡试的时间,也就是说他必须要尽快收集施良行的罪证,为父亲大人在汾阳的官场上开创一片大好局面。
可实务一贯要比读书更难,又虽则通过弹劾荣国公,为知州老爷积累了一些威望,可那施良行到底是在汾州经营多年,党从门生众多,要想攻破这些人的联盟大不容易。
兰庭正在犯愁从何下手,谁知他前些时候因为春归之故插手王家那桩初看极不起眼的案件,却给接下来的局势竟然再次带来了转机。
这就真可谓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了。
一日间,突地电闪雷鸣,满天阴云下,如藏千军万马,这天和地像有一场迫在眉睫的交战,使尘间万物都胆颤心惊。
随着一声响雷劈下,身着长袍的中年男子终于赶在暴雨落下前,踏进了一间小院,他如释重负般松了口气,就感觉雨点子砸在了脑门上,立马赶紧几步,跑到了正中的堂屋,定睛一看,方桌边儿那带着逍遥巾的青年,已经就着一碟子茴香豆,津津有味地品开小酒来。
中年男子“嘿”的一声:“好个华小哥,约了我来吃午,害得我险些没有淋一场雨,跑得断了气,不知你竟就先喝上了!”
那青年男子,这才立了起身,带着些笑,抱揖礼见。
却是把一个碟子揭开,再解开一个纸包。
示意自己不过就是先吃几粒茴香豆,特意在集市上的店子里,买回的卤水驴肉和松香烧鸡,可是一筷子都没动,算不上失礼在先。
中年男子显然也不是真与青年计较,坐下就喝酒吃肉,等他打了个饱嗝,青年才问:“萧霁托大哥打听那件事,不知有没有结果?”
“你问得正巧了。”中年喝了一口酒当润喉,先就摆了一副侃侃而谈的架势:“我家老爷从驿馆买来的笔抄邸报上,确实写着皇上下令申斥了荣国公不说,还把惹祸的郑三爷叫去了京城,说是要当面训斥,让郑贵妃的哥哥也就是魏国公管教约束,倘若不改了那身纨绔的习气,就不让郑三爷再回汾阳!怎么着,你还说看这位赵知州不像有本事的人,这下子可就料差了吧,这位赵知州,可是下了决心要察施公的罪证呢,前不久,还遣了自己的长公子到我们老爷家,说服了老爷作供当为凭证,先不说赵知州的本事,那位赵大公子,我可是亲眼目睹过,端的是好才智,这回要不是赵大公子明察秋毫,我们家老爷可就遭了大罪……”
原来这位中年,是王久贵家中的一个管家,寻常还算受重用,跟他喝酒的这青年,姓华名萧霁,是个穷秀才,为人却颇有几分仗义。管家有回,被人算计中了圈套,还差点惹上官非,这可触了王久贵的忌,他不敢上报给主家,焦头烂额之时,多亏得华萧霁替他谋划,化解了一场烦难。
于是两人虽差着些岁数,却结下了不弱知己的交情,管家又知道华小友打听赵知州的作为是因着什么,总归不会干歪门邪道的事体,于是也不防范,连东家发生的那桩案子也告诉了小友,把兰庭的才干好一阵吹嘘。
末了总结:“吴家这桩命案,要是连赵知州都不能明察秋毫,我看也再没人有那能耐把吴家娘子救出死牢了,这就是最后的时机,你总得鼓励着吴小郎一试,别再犹豫下去,否则待提刑司来了回文,押送吴娘子去京城复审,难不成离了汾阳的地界,去京城申冤反而能成?”
华萧霁却蹙拢了眉,实在有些怀疑:“赵知州一来汾阳,丁点事没干,反倒被施良行的党从给排挤得一病不起,怎么突然就脱胎换骨,大有反败为胜的趋势了?我听你说起知州府衙的大公子,他能破获王家那起诡异命案确然也算明察……你说是他来劝服的王翁供证?”
于是这穷书生,像洞察了某些奥妙。
“我想,我得先去拜访一下这位赵公子。”
第84章 访见坎坷
华秀才拿定主意,次日便赶到了汾阳城。
他不是第一次来汾州府衙,但这回却不比过去是走先递状书的法定程序,华秀才在公堂的六扇门外,整了一整衣冠,可还没等他跨过朱漆横槛,就闻一声喝止,那站在门前当值的其中一个衙役,大步过来,叉腰瞪目:“什么人,莽莽广广就敢往衙门里撞,看你并不少哪只眼睛,怎么就看不清这朱漆大门共有几扇?”
秀才把自己打量了一遍,深觉气恼:小生明明文质彬彬,哪里就莽莽广广了?
不过他倒也知道这些州衙的皂吏,惯是难缠的货色,和兵痞子没有两样,秀才遇见此辈,可都是有理说不清。
故而也就回以温恭自虚:“生员华萧霁,拜帖求见学友赵舍人,望官爷能以通融。”
华秀才这两句话,是点明了生员秀才的身份,他和兰庭虽然素未谋面,可都已取得进学的资格,能够相互称为“朋友”,虽说两人的出身门楣相差甚远,可基于都是儒生,用学友的名义访见,一般情况下都不会遭到拒绝。
奈何的是衙门口的皂吏可弄不懂这些文绉绉的规矩,照旧是叉腰瞪目:“这里是公堂,要么接递状书,要么就带击鼓鸣冤的人入内,没听说把你什么学友的拜帖接传。”
“这位官爷,华某可是生员,依礼,便是求访知州老爷,官爷也不应阻拦。”华秀才也被这皂吏蛮横的态度稍稍激怒,口气就挟带着几分生硬。
“什么生员,不就是个小秀才?看你这模样,还是个穷秀才,还没中举人呢,就敢在公堂门口来摆官威?也不撒泡尿照照自个儿,长着多大张脸,官爷我最腻烦就是你这起人,上赶着来讨好奉承,又端着清高的架子,不察觉满身的穷酸味,十里外就让人闻见倒了牙。”
华秀才受这番奚落,一张脸都铁青着直往下坠,既觉和这鄙劣势利的皂役争执有辱斯文,又觉忍气吞声更加狼狈窝囊,正不知怎么化解应对,却又有一个皂吏上前,扯着秀才的胳膊让开几步,这位倒是个温和的人,没有那样的蛮横。
“这位先生,您是要见赵知州的公子?那便不是为了公务,也别怪我们这些衙役不给方便,实在诸如这样的闲事一日间总有许多,若都当成件事办,跑断腿也忙不过来,天长日久的,有谁耐烦呢?先生是读书人,可更该明白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的道理。”
华秀才也不是完全不通世故人情,听这话心里也明白过来,便向钱袋里,往手心倒出一枚通宝,想想又倒出一枚,递给那“和气”的皂吏:“官爷说的是,再请通融吧。”
没想到这回遭到的却是一个白眼,且还挨了“和气人”一推:“真是个穷酸货,上不得台面的东西,只拿两个铜板儿就想进这六扇门,还望着求见知州公子?也不抬头看看这青天亮日的,作的什么美梦。”说完还往地下啐了一口,险些没把那口痰,吐到了华秀才的鞋面上。
这下子华秀才就越发恼怒了,士可杀不可辱,是可忍孰不可忍,却正在这一触即发的时刻,他又听见了一个娇滴滴的声音:“这位郎君,可是要递状书讨公道?”
——原来是,尹小妹早先刚好路过六扇门前,准备着去集市里逛逛货行摊贩,买些胭脂水粉、泥人竹哨等玩意儿,转手卖给州衙里那些寻常出不了门闷得发慌的婢女,她惯常就不耐烦闷在车厢里头,仗着自己也不算劳什子大家闺秀小家碧玉,没那些繁琐的礼矩需守,便垂足坐在轿门前,手里也拿着把鞭子,佯作还能帮着驭车。
总之,尹小妹的视野就十分开阔,于是瞧见了华秀才被人刁难,灵机一动,赶紧上前询问。
尹小妹路见不平,华秀才十分感激,便把来意又再述说一遍。
“郎君是要求见赵大爷呀,那就不用和这些皂吏纠缠,不如跟了我去北门,我替郎君通传一声儿。”
“姑娘能够替小生通传?”
“当然能够,我就住在知州内衙里,只不过大爷现在恐怕不在内衙,但也没关系,我总能找到人替郎君通传就是了。”
“如此,小生感激不尽。”
“不过我虽能帮郎君这点小事,却因此耽搁了行程,往返一趟,也需要打点车夫些微好处,否则下回我出门,可就没这么便利了,我也不贪郎君多大便宜,不过是一阵到了市集,替车夫买碗茶喝。”
华秀才不由瞪目结舌:这世道怎么成了这样,皂吏兵痞就罢了,连小娘子居然也是如此势利,真真是“衙门六扇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无可奈何的华秀才,只好再次摸出钱袋,考虑了又考虑,这回又多取出一枚通宝:“不瞒姑娘,小生确有要事需见赵学友,只是囊中羞涩,剩余一些铜钱,还要留着赁车返回住处,只能拿出这三文钱来,如蒙不弃……”
“不弃不弃。”尹小妹倒不嫌钱少,笑吟吟地收入腰包,请了华秀才上车,还很热情:“郎君出了钱,该坐车厢里头,不用客气。”
待到了北门,尹小妹招呼着华秀才在门房里等,还让看门的仆从去倒了碗茶水来,又打发人去叫兰庭身边的汤回,她自己看在三文钱的“贿赂”上,也没有先一步离开,陪着华秀才坐等,又一边解释:“北门是往内宅的,因住着有女眷,不好让郎君入内,只能留在门房这里等,不过郎君放心,有我传话,大爷身边的书僮可不敢怠慢,等他来了,引着郎君去会大爷,我才去办自己的事。”
华秀才总算“老怀安慰”:至少这姑娘收了钱还能办成事,且态度没有让人心生不愉。
如此经过好番曲折,华秀才终于见到了赵监生,但偏偏在正主面前,这位彻底没了温言愉色,礼见后才一落座,脸就板得难看,开口便发牢骚:“老友相见一面,当真不易得很,使出两文钱愿请皂吏跑腿,都险些没有被杀威棒当头驱逐。”
华秀才这时以“老友”相称,可不是因为和兰庭之间已经交熟多年的意思,这也是儒生之间的称谓,若只是童生,不管年龄多大,都只能称“小友”,可他们都是已经进学的秀才,那么彼此之间就能互称“老友”了。
兰庭原不知道华秀才遭遇的羞辱,但其实也能猜到那些皂吏是何嘴脸,只道“门子冒犯”。
说来兰庭自来了汾阳,也确然日日都有不少“朋友”拜访,左不过是些虚伪应酬,他心里也并非就耐烦,可无奈的是兰庭到底是打算入仕的志向,总得顾忌着“矝傲狂妄”的诽责,少不了这些虚应世故,说来应酬了许多“朋友”,倒还没一个抱怨衙役刁难的,华秀才算是特别了。
更特别的是这位华老友,居然不是为了虚应,听他抱怨了几句,也就开门见山:“实不相瞒,华某今日来访,是为相识之人申冤,而那蒙冤的妇人,如今还在州衙的死狱中!”
“等待复准的女囚,可是吴门蒋氏?”兰庭若有所思。
华萧霁的眼睛却是一亮,因为兰庭的回应似乎证实了他的大胆推测——赵知州的这位长公子,可不比得寻常的官宦子弟,虽然尚未入仕,但已经协佐着父亲处理公务,否则怎么能够单听一句,立时断定他说的就是东墟吴家命案,赵监生必定关注过刑事,或许是因主理刑事的通判胡端正是前知州施良行的门生,所以赵监生才如此关注刑案。
用意正是要从胡端身上,找到怦击施良行的把柄。
这属于权夺之术,不过华萧霁以为,若不趁权夺的契机,那蒋氏可就只有枉死含冤这一条绝路了。
又但愿如他所料,这位知州公子不仅仅是协佐父职,甚至于对于诸多大事,还会发挥决断的作用!
华萧霁深深吸一口气:“正是,敢问老友,可对此案了解几分?”
第85章 沈氏受辱
“东墟命案,受害者吴大贵,年三十有一,为柴刀砍击后颅而亡,经察,凶犯乃吴大贵之妻蒋氏,因与街坊焦满势通奸,为丈夫撞破,遂串通焦满势害杀丈夫吴大贵,案发后,焦满势畏罪潜逃,蒋氏被捕,如今在押刑狱,以待按察使上报刑部复核。”兰庭把他通过卷宗了解的案情简单总结。
“老友可觉此案实情正如卷档所录?”
“据我了解,蒋氏本不认罪,反称丈夫吴大贵是被其弟吴二贵害杀,只是凶案唯一目证,也即吴母指供长子乃奸夫所杀,且焦满势又确然不知所踪,更兼焦妻等旁证,也证实焦满势乃案发当晚离家潜逃,经刑问,蒋氏最终服罪。”兰庭客观道:“虽有屈打成招的嫌疑,不过并无凭证证实蒋氏是被冤枉。”
“这么说来,赵舍人是认同胡通判对此案的审断了?”华萧霁不由冷哼,连称谓也都转变,显示他的不满。
“已经审结的案件,若无家属状书申冤,一般不会重审,华兄若知此案另有隐情,为何不劝说蒋氏之子再递申冤的状告,使此案件能得名正言顺的重审呢?”兰庭不答反问。
却让华萧霁心头的怨气消褪了些。
“你既然知道吴大嫂之子云康心中不服,看来是私下调察过,不过既是如此,又怎么不知云康不过是总角之龄,父亲被害,母亲受冤,真凶还是他的叔父,帮凶竟是他的祖母!更不提此案,还关系到胡通判的渎职贪贿,真要让他一个稚子击鼓鸣冤,说不定非但不能救回他的母亲,还要葬送云康一条性命!”华萧霁说到这里,愤然起身,却是向兰庭长揖一礼。
“故而,只能是华某向老友举告,请托老友禀明知州,再察重审此一冤案,还无辜以清白,惩极恶以应罪,究办贪官污吏,以正律法严明。”
兰庭也的确打算把胡端作为突破口,刚刚发现吴家命案似有蹊跷,没想到就有“苦主”找了上门,他本就没打算在华萧霁的面前摆高架子欲拒还迎,是以虽在没有提防的情况下,生受了学友的一礼,立时便还了礼,只他还没来得及说答允的话,又听学友掷地金声般的承诺——
“老友若能相助于蒋氏母子,在下宁肯随佐老友,以十年为期!”
事后一直在旁边负责斟茶递水的书僮汤回,对这位主动上门求助且还自视甚高的华秀才满心的不以为然,前脚把人送走,后脚就冲兰庭抱怨:“小人就没见过这样妄自尊大的人,以为协佐大爷还能是委屈他不成?他有什么本事,要不是今日正好遇见了尹姑娘,根本就见不着大爷的面,这样的迂腐无能,能指望他成什么事!还说什么只有十年,十年之后他必须得再考科举,大爷白养了他十年,感情还是占了他的便宜,真真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