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出阁进学
尽管朱厚照隐约觉得好像哪里不太对劲, 但对新玩具的沉迷很快便转移了他的注意力。张清皎倒是不担心他只顾着顽耍撒欢, 将读书进学忘到了九霄云外。因为母子俩早便约定, 唯有完成每日的课业才能顽耍。否则,朱厚照不仅保不住那两个新奇的大玩具,就连小校场都极有可能被限制使用。
饶是如此,朱厚照依旧很期待去文华殿进学。毕竟那里热闹些, 无论是背书还是练字都有叔叔们和小舅舅陪着,那些脸孔已经有些熟悉的先生们给他带来的压力也远远不及自家娘亲。而且, 文华殿就在清宁宫旁边, 来往方便许多。说不得便是临时休息片刻, 他也能回清宁宫顽耍一会儿再回来。
就这样, 朱厚照满怀美好的想象, 迎来了行冠礼的良辰吉日。
冠礼的重要性仅次于册封礼,自然办得很是盛大。良辰一到,朱祐樘便亲自来到奉天殿, 命礼官持节前往文华殿传圣旨。朱厚照来到文华殿门外迎圣旨,按照礼官的指引跪拜、更衣。初加冠,加翼善冠,换袍服;再加冠,加皮弁,换皮弁服;三加冠, 加九旒冕,换衮服。
待醮礼完毕后,朱厚照便跪下听礼官宣圣旨:“……孝事君亲, 友于兄弟。亲贤爱民,居由仁义。毋怠毋骄,茂隆万世。”他知道这是父皇对他的/训/诫/,却听得半懂不懂。见年幼的太子似乎在思考圣旨的内容,一时间忘了动作,礼官忙暗示他立即叩首拜下。朱厚照眨了眨眼睛,按照礼官的指引继续跪拜。
而后,朱厚照便换了常服,依次前往仁寿宫拜见周太皇太后,前往慈寿宫拜见王太后,前往乾清宫拜见朱祐樘,前往坤宁宫拜见张清皎。注视着儿子小小的身影,帝后心中均是感慨万千。从今往后,大哥儿便不再是——也不能再是懵懂无知的幼童了。因为行了冠礼,就意味着他虽然不过四五岁,却已经能够作为成人参与政务,储君的地位彻底得到稳固。
第二天,朱厚照首次随着朱祐樘上朝,接受群臣的庆贺。他坐在自家爹的左下侧,好奇地打量着底下的文武群臣。众臣也都悄无声息地观察着太子殿下,试图通过他的举手投足揣测他的性情。他们都曾经听说,太子殿下的性情与当今陛下截然不同,略有些跳脱。但这样乍一看去,父子俩却并没有多少差别。便是太子殿下当真跳脱,能耐得住性子熬过“无趣”的早朝,也已经很是不错了。
退朝后,朱祐樘便领着朱厚照来到文华殿。今天是朱厚照首次出阁读书,自然也须得遵循相应的礼仪。鸿胪寺官员先行来到文华殿后殿叩拜天地君师,再给朱厚照行礼,引着他来到后殿内就坐。
朱厚照环视四周,发现周围的书案边都空无一人,不禁有些疑惑。不过,他仍是按照鸿胪寺官员的指引,坐在了第一排正中的书案后。紧接着,朱祐樘御驾进殿,坐于一旁。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并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以及讲官们皆上前给朱祐樘与朱厚照行叩拜礼。
其实,太子三师三少也都由五位阁老担任。首辅徐溥被封为太子太师,次辅刘健被封为太子太傅,王恕老先生被封为太子太保,李东阳加封太子少傅,谢迁加封太子少保,太子少师暂时从缺。王华与杨廷和则是负责给太子侍讲的主要讲官。
今天是朱厚照出阁读书的第一日,便由李东阳与谢迁来讲解。这两位教育太子的经验已经非常丰富了,但他们仍然需要适应眼前这位小太子的性情。毕竟,当年的太子殿下如今的皇帝陛下素来温和稳重,而如今的太子殿下的性格便活跃多了。若是拿以前教授的法子来教他,恐怕不太合适。
考虑到双方都需要些时间熟悉彼此,李东阳与谢迁便并未教授甚么新内容,只是问太子殿下已经学了些甚么、知道些甚么。朱厚照便将三百千背给他们听,还将他所理解的《三字经》故事给他们仔细讲了一通。兴致一来,他还给他们看了他的得意之作——皇宫舆图,告诉他们各宫各殿的位置、摆设、用途,住着甚么人等等。
朱祐樘听得忍俊不禁,李东阳与谢迁等人也都抚须而笑。没想到,皇后娘娘竟是这么早便给太子殿下启了蒙。而且殿下天资伶俐,不过是小小年纪,却能透过不同寻常的角度发现与思索许多常事,着实令他们很是惊喜。
如此,在朱厚照奶声奶气的故事声中,今日的课业便顺顺利利地结束了。诸位侍读侍讲的官员依次叩拜告退,朱厚照再也耐不住好奇,奔向了朱祐樘:“爹,你明天也会过来陪着我读书?”
“不,明儿我便不过来了。今天是你首次进学读书,我担心你不适应,所以才陪着你一起听。”朱祐樘牵着他的手回坤宁宫,“怎么样,你觉得西涯先生与木斋先生如何?”
“……他们一直让我说话,自己都不说……”朱厚照道。虽然他说得很高兴没错,但再来一两次,将自己知道的都说完了,他还能说些甚么呢?总不能和他们说先前听过的三国故事吧?好像也不能说娘给他讲过的那些小故事?
“他们只是想了解你的进度罢了。怎么,你不喜欢说话,只喜欢听他们说话?”朱祐樘勾起唇角,“我怎么觉得,你的小脑袋里总是会冒出许多奇思妙想,也很喜欢将这些想法告诉其他人?”便是乖乖进学读书,自家大胖儿子也绝不是别人说甚么便信甚么,反倒会提出许多虽然稚趣却惹人深思的念头。
“我和他们不熟悉,为甚么要将这些想法告诉他们?告诉爹娘就好啦!”朱厚照道。
朱祐樘揉揉他的小脑袋:“放心地告诉他们罢。他们两位不仅性格温和,想法也比寻常人更开阔,你会喜欢他们的。他们曾经是我的老师,如今做了你的老师,你可得好好尊敬他们,依他们所言好好念书,明白了么?”
“嗯。”朱厚照点点头,又问,“今天怎么只有我一个人读书?几位叔叔和小舅舅呢?”
“今儿你首次出阁读书,我便放了他们半日休沐。明天你再去,他们便在了。你有甚么不懂的,也只管问他们。他们若答不出来,你再去问先生,回头记得告诉我。”连刚开蒙的孩子的问题都答不上来,可见其对于课业的懈怠,他这做兄长的自然不能纵容。
“好呀!”朱厚照转了转眼睛,“爹,娘以后会陪我读书么?”
朱祐樘挑起眉:“怎么?你希望你娘过来?”
“……”这个问题难住了朱厚照。他本能地觉得,若是顺着自己的心意回答,后果必定不是他想要的。可如果不顺着自己的心意回答,却总有几分违心之感,后果也不一定是他想要的。于是,他难得地陷入了天人交战之中。
见状,朱祐樘弯起唇角,攥紧了儿子的小肥爪子。
************
同一时刻,张清皎抽空召见了堂弟张伦。如今沈峘已经顺利成亲,张絮亦与京中的少年举人定了婚事,张家唯一的大龄未婚青年便只剩下张伦了。前一段时日张清皎在坤宁宫里静养,不方便召见他。后来张伦又忙着随上峰调查科举弊案,实在是没有空闲觐见。于是,等到今日,她才终于得空关心他的婚事问题。
“回禀娘娘,臣……臣确实有想娶之人。”张伦生得高大端正,看上去颇有几分憨直。从前他对男女之事一点也不开窍,便随着母亲李氏张罗婚事,娶甚么样的姑娘都不在意。可去年他忽然就开了窍,便满心都想着娶自己中意的媳妇儿了。
“你想娶谁?”张清皎挑起眉来,笑道,“尽管说便是。”
张伦犹疑片刻:“谁……只要是医女便成。去年宫中放归了几位医女,锦衣卫里有位同僚便求娶了一位。无论他受了伤还是得了小病,只要回家去,他娘子便会给他医治。平日他守在女医馆外,他娘子也时常差人送他些汤汤水水的……”
他说着,脸红了红:“臣看着,就觉得娶谁都不如娶一位医女。臣也总是磕磕碰碰的,隔三差五就会受伤……臣也得时常守在女医馆外当值……”如果他也娶了一位医女,那位总在他们跟前炫耀的同僚又算得了什么?
张清皎顿时哭笑不得:“伦哥儿,你当真想清楚了?说不得你只是羡慕同僚而已,并不是真想娶一位医女。”哪有同僚在跟前秀恩爱,就觉得自己也要找一位同样的媳妇来秀恩爱的道理?这孩子真想清楚了么?
“臣想了大半年,已经想得很清楚了。”张伦点点头道,“还望娘娘成全。”
“婚姻大事,可是容不得你懊悔的。”张清皎道,“若是娶了人家姑娘,便须得对她好。便是日子过得不如你想象中那般,也须得好生经营下去。你也该清楚,就算你也娶了一位医女,亦未必能过你同僚那样的日子。你的性情与同僚不同,她的性情也与旁人不同,你们过的只能是自己的小日子。”
“娘娘放心,若是臣能如愿娶得一位医女,定然会待她好,绝不会再有二心。”张伦搔了搔脑袋,“臣也希望她以后能去女医馆里诊病救人,别待在家里,免得被我娘给教坏了,成日里就知道东家长西家短的。”
“……这些你倒是很明白。”张清皎失笑道,“今年放归医女时,我便破例替你问一问。若有瞧中你的姑娘,我便让人替她准备丰厚的嫁妆。不过,婚姻之事也要看缘分。若是没有瞧中你的姑娘,咱们也不能强求。”
“那就等明年。”张伦毫不犹豫地答道。
张清皎笑着摇了摇首:“你能等得,就怕叔父和叔母等不得。”
作者有话要说: mua,本来打算今天双更
但是第一更码得太艰难了
otz,所以延迟到明天双更
抱抱大家~
第421章 远大志向
第二日, 朱厚照准时来到文华殿, 果然见着了一群叔叔与小舅舅。自从衡王朱祐楎前些时日成婚后, 留在文华殿读书的便只剩下雍王朱祐枟、寿王朱祐榰、汝王朱祐梈、泾王朱祐橓、荣王朱祐枢、申王朱祐楷六位。陪读除了张延龄之外,还有王钧等数名外戚家族子弟。
见朱厚照来了,叔叔们都围过来揉他的小脑袋,小舅舅张延龄也在旁边探头探脑。张延龄颇为羡慕诸位亲王能与小家伙如此亲昵, 他虽私下里也与大外甥很是亲近,但在人前却依旧须得遵循君臣之礼。王钧等人则不敢妄动, 生怕稍不注意便冲撞了太子殿下。
朱厚照瞧着笑容晏晏的众人, 眼睛笑得宛如月牙儿一般。与昨日清清静静的文华殿相比, 他当然更喜欢这般热闹的氛围。有这么多人陪着, 他瞬间便觉得读书变得越发有趣了。
可等到讲官过来之后, 朱厚照便发现,情况与自己想象的完全不同。并不存在大家一起学,一起摇头晃脑背书, 他隔三差五便能走走神的情景。
今天当值的讲官是谢迁,先温言让其他人写字,而后单独教他三字经。他昨日已经提起自己学到了何处,今天便继续往下学,照旧是背连句然后讲故事。或许因着觉得他喜欢涂鸦,最后连画故事也没有落下。
等到他开始涂涂抹抹画故事, 谢迁才给其他人授课。亲王们的年纪相差不小,所以大家的课业进度都不尽相同。朱祐枟、朱祐榰已经十五岁,目前该学的都已经学过了, 正按他们的喜好学画画与书法。朱祐梈、朱祐橓皆是十一二岁,正在精读四书。朱祐枢与朱祐楷年纪更小些,在读史记,主要学诗经与尚书。
朱厚照有些心不在焉地涂着鸦,听谢迁指导叔叔们的课业——可无论他怎么听,他都听不懂。别说解释大段文字了,就算一个字一个字地听,其中也有许多他听不明白的生僻字。他眨了眨眼睛,趁着谢迁正教导其他人,又转身探头去看朱祐枟与朱祐榰的书画。
在旁边伺候的侍读官本想跪请太子殿下回到位置上,可想想皇帝陛下的殷殷叮嘱,便只能当做没看见。毕竟陛下曾经说过,太子殿下尚且年幼,在先生教导之余稍稍跳脱些也无伤大雅。这样小的孩子难免坐不住,便当他想舒展舒展筋骨就是了。
练字的朱祐枟正在写行楷,笔下的字已经初具风骨。便是朱厚照尚未练过字,也能瞧出来这字儿写得不错。当然,肯定比不上爹娘就是了。他曾经趴在爹的御案边看他批折子,爹的字比六叔写的好看多啦!
朱祐枟察觉小侄儿在旁边盯着自己瞧,下笔更稳了几分,每个字的笔画都更清晰有力。纵然习字不过是为了打发时间,纵然侄儿年纪还小,或许分辨不出字的高低好坏,可作为叔父,他怎么也不能在侄儿跟前丢了面子啊。
画画的朱祐榰正在绘盛开的杏花林。树上层层叠叠的花朵皆由红转白,有些颜色浓艳、有些清淡雅致,交织在一起宛如彩霞,很是动人心魄。便是朱厚照只会涂鸦,也不由得看呆了。他知道,七叔画的是西苑杏林,前些时日娘还带着他和弟弟妹妹去瞧过。
“怎么?大哥儿,你想用这些颜料?”发觉侄儿呆呆地看了许久,朱祐榰温声笑问,“这些颜料确实不容易调。来,我给你匀一些,改日给你调你喜欢的颜色,如何?”他性情温吞内敛,对侄儿亦是格外温柔。
“我,我用不上……”朱厚照摇了摇首,感叹道,“七叔画得真好看。”
“是么?你画得也很不错。”朱祐榰端详着侄儿书案上铺开的涂鸦,很是违心地夸赞道。
“……”看了半晌,朱厚照默默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端详着他那幅除了自己以及爹娘外根本没有多少人能认得出来的涂鸦。他也曾经想过,怎样才能让自己画得大家都能看明白,可怎么想也想不出来。他也曾经问过爹娘,爹娘却只说这得他自己琢磨,因为每人绘画的习惯与技巧都不尽相同。那他得琢磨多久,才能画得像七叔这样好呢?
谢迁注意到他停住了笔,便来到他身边,问:“太子殿下怎么不画了?”
“先生,我想学写字和画画儿。”朱厚照抬起眼,“你甚么时候能教我呀?”
谢迁微微一笑:“殿下若想学,便须得在文华殿中留得久些。若是只学半日,自然得将紧要的先学了。于殿下的年纪而言,学三百千启蒙最为重要,识字其次,写字再次,画画更是旁枝末节。只有半日时间,能将三百千学完顺带识字已经足够了,实在是抽不出时间再学其他了。”
朱厚照皱紧眉:“那……那怎么办呀?”剩下半天他还得顽耍呢,怎么也不能整天都待在文华殿里学个不停呀!“要不然,咱们学快一点?我已经会背了,先生每天多给我讲两个故事,咱们赶紧些就学完了。学完《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是不是就能写字画画了?”
“学完三百千,便该学《千家诗》了。”谢迁道,“殿下学过诗么?”
“骆宾王的《咏鹅》,我会背!”朱厚照道,背着小手给他背了一遍。想了想,他又将娘曾教过的几首朗朗上口的诗都背了,诸如《悯农》、《静夜思》等等。顺便主动提议:“那就再赶紧些学完诗,再学写字画画!”
谢迁含笑抚须:“学完千家诗,便该学对韵、训诂与《说文解字》了。之后再学四书五经,四书有《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五经有《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春秋》须得辅以《公羊》、《谷梁》、《左传》学之。读史,还须得读《史记》、《资治通鉴》以及诸朝史书等等。”
随着他提起的书越来越多,朱厚照的眼睛睁得越来越大,眼底皆是难以掩饰的震惊。他简直要被这么多书的名字给惊呆了!有些他曾经听爹娘提过,有些连听都不曾听过。为甚么非得学那么多书?他以为三百千就已经够多啦!
愣了片刻后,他仍不肯放弃:“我甚么时候才能学完这些?”听起来似乎挺多,说不定不知不觉就学完了呢?至少,六叔和七叔就已经学完了,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了呀!四叔和五叔更是甚么都不用学了,待在家里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
“那须得看太子殿下的课业进展,臣不敢妄言。”谢迁笑道。
朱厚照噘着嘴坐在书案边,盯着自己的涂鸦,心里忽然很是不甘心。六叔和七叔明明已经学完了,为甚么先生却不说,他也能在十五岁的时候学完呢?他今年五岁,十五岁就是……就是好几年好几年之后。哼,好几年就好几年,他怎么也不可能比叔叔们差!等将该学的都学了,该练的骑射都练了,他就做大将军去!
************
作为学生家长,张清皎自然很关心自家刚入学的大胖儿子。临近午膳时,朱厚照才从文华殿过来,她便问他今日都学了些甚么。朱厚照给她说了新学的故事,也给她看了新画的涂鸦。小家伙很是努力,不仅新学了两个故事,还说明日要学三个故事。
张清皎颇为意外,笑道:“两个故事已经足够了。是先生说,明日学三个故事?”以孩子眼下的年纪,学得太多反倒不容易理解,极有可能囫囵吞枣地记住,根本不会从自己的角度对这些故事进行思考。
“是我说哒!”朱厚照认真道,“先生说了,我还有很多很多书需要学。如果不快点将这些书学完,他就没时间教我习字画画。”提起此事,小家伙便有些发愁:“我还得当大将军,还得学骑射呢!不读完书,他们怎么会教我骑射?娘你不知道,先生说了很多书,我数都数不过来。”
张清皎不由得失笑:“读书归读书,不耽误你习字画画,也不耽误你学骑射。”
“只有半天,学不了那么多。”朱厚照摇了摇小脑袋。
“那便学一天就是了。”张清皎勾起唇角,“一天若是不够,咱们就连着晚上继续学。只要你喜欢学,每日不仅能读书,能习字画画,还能骑射。就算文华殿的先生不教,娘也会给你另请先生来教。”
朱厚照听了,脸色顿时微微一变,皱紧眉吞吞吐吐道:“半天……半天就够了。娘,半天已经很久啦!”如果天天学,那他甚么时候才能顽耍啊。他的大玩具怎么办?这两天他觉得一个人顽有些没意思,还想带着妹妹一起顽呢。
张清皎对儿子何其了解,瞬间便看透了小家伙心里的小算盘,似笑非笑道:“你难不成是想着,将所有该学的都挤在这半天里学了,剩下的时间便自顾自地顽耍?若是真能如此,我也不会拦着你。”
“不过,你学得成与不成,却不能由着你说了算,而是得通过先生与我们的考验。每天不仅先生会考你,我和你爹也会考你。你若通过了,便能顽耍;若是没有通过,那便定然是念书的时候分了神,须得好好补习,直到通过考验为止。”
朱厚照点了点头,拍着胸膛保证道:“我一定会学得又快又好!”
作者有话要说: _(:3∠)_
本想二更
但这一更比昨天还卡
整整四个小时才写完
好吧,看看明天能不能顺利些,对不起大家
我大概得捋一捋大纲了
第422章 殷殷期盼
立下志愿后, 朱厚照果然越发认真了。原本似他这般年纪的孩童, 很难专注于读书一事, 时不时便会转移注意力,心心念念他更感兴趣之物。可他竟是忍耐住了本性,为了早日达成自己的目标,对待课业更为投入了。
他本便聪敏过人, 全神贯注地念书,自是成果斐然。每天只需半日功夫, 他便能完成先生布置的所有课业, 通过爹娘的考验。下午带着妹妹顽玩具, 骑他的果下马拿着他的小弓练习骑射, 跟着王链这位教习先生以顽游戏的方式锤炼体魄。到得晚上, 再将课业复习一遍,在娘的教导下初学识字与算数——
爹娘说了,身为一位太子, 礼乐射御书数都须得学会。便是想当大将军,这些课业亦是不能落下。朱厚照刚开始还有些不乐意,但因为识字和算数似乎都挺有趣的,他很快便想通了:射箭、御马自然是大将军必须学的,不然怎么能亲自上阵杀敌呢?不识字不通礼乐的大将军,不过是粗莽汉子, 也绝不是甚么好将军。他听娘说,当大将军得懂兵法韬略,还得会计算粮草伤亡等等, 所以学了兵书和算数,迟早能派得上用场。
见儿子如此勤奋努力,朱祐樘很是欣慰。当然,欣慰之余,不免略有些担忧:“卿卿,大哥儿总说自己要当大将军,因他以前年纪小,咱们也只一味顺着他说,这……是否会有隐患?早些让他明白,他是国朝的太子,不可能成为大将军,或许他便能更清楚自己的身份。”
“太子不过是一重身份罢了,为何不能再有一重身份?”张清皎倒是淡定许多,“我知道,你是想教他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绝不能重蹈英庙覆辙。可他年纪尚小,恐怕无法理解为何太子便不能当大将军。若是对兵事的热忱一直闷在心里,日后突然爆发出来,才难以抑制。倒不如适当引导他,教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教他如何调兵遣将、如何用兵。”
“唉,我担心,以他眼下的性子,定然不可能安守在京城之内。”朱祐樘摇首苦笑,“待他年纪长些,知道边疆时常受侵扰,鞑靼虎视眈眈,更有那些假意称臣的蕞尔小国频频闹事,必定不可能坐视不理。”
尽管朱厚照隐约觉得好像哪里不太对劲, 但对新玩具的沉迷很快便转移了他的注意力。张清皎倒是不担心他只顾着顽耍撒欢, 将读书进学忘到了九霄云外。因为母子俩早便约定, 唯有完成每日的课业才能顽耍。否则,朱厚照不仅保不住那两个新奇的大玩具,就连小校场都极有可能被限制使用。
饶是如此,朱厚照依旧很期待去文华殿进学。毕竟那里热闹些, 无论是背书还是练字都有叔叔们和小舅舅陪着,那些脸孔已经有些熟悉的先生们给他带来的压力也远远不及自家娘亲。而且, 文华殿就在清宁宫旁边, 来往方便许多。说不得便是临时休息片刻, 他也能回清宁宫顽耍一会儿再回来。
就这样, 朱厚照满怀美好的想象, 迎来了行冠礼的良辰吉日。
冠礼的重要性仅次于册封礼,自然办得很是盛大。良辰一到,朱祐樘便亲自来到奉天殿, 命礼官持节前往文华殿传圣旨。朱厚照来到文华殿门外迎圣旨,按照礼官的指引跪拜、更衣。初加冠,加翼善冠,换袍服;再加冠,加皮弁,换皮弁服;三加冠, 加九旒冕,换衮服。
待醮礼完毕后,朱厚照便跪下听礼官宣圣旨:“……孝事君亲, 友于兄弟。亲贤爱民,居由仁义。毋怠毋骄,茂隆万世。”他知道这是父皇对他的/训/诫/,却听得半懂不懂。见年幼的太子似乎在思考圣旨的内容,一时间忘了动作,礼官忙暗示他立即叩首拜下。朱厚照眨了眨眼睛,按照礼官的指引继续跪拜。
而后,朱厚照便换了常服,依次前往仁寿宫拜见周太皇太后,前往慈寿宫拜见王太后,前往乾清宫拜见朱祐樘,前往坤宁宫拜见张清皎。注视着儿子小小的身影,帝后心中均是感慨万千。从今往后,大哥儿便不再是——也不能再是懵懂无知的幼童了。因为行了冠礼,就意味着他虽然不过四五岁,却已经能够作为成人参与政务,储君的地位彻底得到稳固。
第二天,朱厚照首次随着朱祐樘上朝,接受群臣的庆贺。他坐在自家爹的左下侧,好奇地打量着底下的文武群臣。众臣也都悄无声息地观察着太子殿下,试图通过他的举手投足揣测他的性情。他们都曾经听说,太子殿下的性情与当今陛下截然不同,略有些跳脱。但这样乍一看去,父子俩却并没有多少差别。便是太子殿下当真跳脱,能耐得住性子熬过“无趣”的早朝,也已经很是不错了。
退朝后,朱祐樘便领着朱厚照来到文华殿。今天是朱厚照首次出阁读书,自然也须得遵循相应的礼仪。鸿胪寺官员先行来到文华殿后殿叩拜天地君师,再给朱厚照行礼,引着他来到后殿内就坐。
朱厚照环视四周,发现周围的书案边都空无一人,不禁有些疑惑。不过,他仍是按照鸿胪寺官员的指引,坐在了第一排正中的书案后。紧接着,朱祐樘御驾进殿,坐于一旁。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并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以及讲官们皆上前给朱祐樘与朱厚照行叩拜礼。
其实,太子三师三少也都由五位阁老担任。首辅徐溥被封为太子太师,次辅刘健被封为太子太傅,王恕老先生被封为太子太保,李东阳加封太子少傅,谢迁加封太子少保,太子少师暂时从缺。王华与杨廷和则是负责给太子侍讲的主要讲官。
今天是朱厚照出阁读书的第一日,便由李东阳与谢迁来讲解。这两位教育太子的经验已经非常丰富了,但他们仍然需要适应眼前这位小太子的性情。毕竟,当年的太子殿下如今的皇帝陛下素来温和稳重,而如今的太子殿下的性格便活跃多了。若是拿以前教授的法子来教他,恐怕不太合适。
考虑到双方都需要些时间熟悉彼此,李东阳与谢迁便并未教授甚么新内容,只是问太子殿下已经学了些甚么、知道些甚么。朱厚照便将三百千背给他们听,还将他所理解的《三字经》故事给他们仔细讲了一通。兴致一来,他还给他们看了他的得意之作——皇宫舆图,告诉他们各宫各殿的位置、摆设、用途,住着甚么人等等。
朱祐樘听得忍俊不禁,李东阳与谢迁等人也都抚须而笑。没想到,皇后娘娘竟是这么早便给太子殿下启了蒙。而且殿下天资伶俐,不过是小小年纪,却能透过不同寻常的角度发现与思索许多常事,着实令他们很是惊喜。
如此,在朱厚照奶声奶气的故事声中,今日的课业便顺顺利利地结束了。诸位侍读侍讲的官员依次叩拜告退,朱厚照再也耐不住好奇,奔向了朱祐樘:“爹,你明天也会过来陪着我读书?”
“不,明儿我便不过来了。今天是你首次进学读书,我担心你不适应,所以才陪着你一起听。”朱祐樘牵着他的手回坤宁宫,“怎么样,你觉得西涯先生与木斋先生如何?”
“……他们一直让我说话,自己都不说……”朱厚照道。虽然他说得很高兴没错,但再来一两次,将自己知道的都说完了,他还能说些甚么呢?总不能和他们说先前听过的三国故事吧?好像也不能说娘给他讲过的那些小故事?
“他们只是想了解你的进度罢了。怎么,你不喜欢说话,只喜欢听他们说话?”朱祐樘勾起唇角,“我怎么觉得,你的小脑袋里总是会冒出许多奇思妙想,也很喜欢将这些想法告诉其他人?”便是乖乖进学读书,自家大胖儿子也绝不是别人说甚么便信甚么,反倒会提出许多虽然稚趣却惹人深思的念头。
“我和他们不熟悉,为甚么要将这些想法告诉他们?告诉爹娘就好啦!”朱厚照道。
朱祐樘揉揉他的小脑袋:“放心地告诉他们罢。他们两位不仅性格温和,想法也比寻常人更开阔,你会喜欢他们的。他们曾经是我的老师,如今做了你的老师,你可得好好尊敬他们,依他们所言好好念书,明白了么?”
“嗯。”朱厚照点点头,又问,“今天怎么只有我一个人读书?几位叔叔和小舅舅呢?”
“今儿你首次出阁读书,我便放了他们半日休沐。明天你再去,他们便在了。你有甚么不懂的,也只管问他们。他们若答不出来,你再去问先生,回头记得告诉我。”连刚开蒙的孩子的问题都答不上来,可见其对于课业的懈怠,他这做兄长的自然不能纵容。
“好呀!”朱厚照转了转眼睛,“爹,娘以后会陪我读书么?”
朱祐樘挑起眉:“怎么?你希望你娘过来?”
“……”这个问题难住了朱厚照。他本能地觉得,若是顺着自己的心意回答,后果必定不是他想要的。可如果不顺着自己的心意回答,却总有几分违心之感,后果也不一定是他想要的。于是,他难得地陷入了天人交战之中。
见状,朱祐樘弯起唇角,攥紧了儿子的小肥爪子。
************
同一时刻,张清皎抽空召见了堂弟张伦。如今沈峘已经顺利成亲,张絮亦与京中的少年举人定了婚事,张家唯一的大龄未婚青年便只剩下张伦了。前一段时日张清皎在坤宁宫里静养,不方便召见他。后来张伦又忙着随上峰调查科举弊案,实在是没有空闲觐见。于是,等到今日,她才终于得空关心他的婚事问题。
“回禀娘娘,臣……臣确实有想娶之人。”张伦生得高大端正,看上去颇有几分憨直。从前他对男女之事一点也不开窍,便随着母亲李氏张罗婚事,娶甚么样的姑娘都不在意。可去年他忽然就开了窍,便满心都想着娶自己中意的媳妇儿了。
“你想娶谁?”张清皎挑起眉来,笑道,“尽管说便是。”
张伦犹疑片刻:“谁……只要是医女便成。去年宫中放归了几位医女,锦衣卫里有位同僚便求娶了一位。无论他受了伤还是得了小病,只要回家去,他娘子便会给他医治。平日他守在女医馆外,他娘子也时常差人送他些汤汤水水的……”
他说着,脸红了红:“臣看着,就觉得娶谁都不如娶一位医女。臣也总是磕磕碰碰的,隔三差五就会受伤……臣也得时常守在女医馆外当值……”如果他也娶了一位医女,那位总在他们跟前炫耀的同僚又算得了什么?
张清皎顿时哭笑不得:“伦哥儿,你当真想清楚了?说不得你只是羡慕同僚而已,并不是真想娶一位医女。”哪有同僚在跟前秀恩爱,就觉得自己也要找一位同样的媳妇来秀恩爱的道理?这孩子真想清楚了么?
“臣想了大半年,已经想得很清楚了。”张伦点点头道,“还望娘娘成全。”
“婚姻大事,可是容不得你懊悔的。”张清皎道,“若是娶了人家姑娘,便须得对她好。便是日子过得不如你想象中那般,也须得好生经营下去。你也该清楚,就算你也娶了一位医女,亦未必能过你同僚那样的日子。你的性情与同僚不同,她的性情也与旁人不同,你们过的只能是自己的小日子。”
“娘娘放心,若是臣能如愿娶得一位医女,定然会待她好,绝不会再有二心。”张伦搔了搔脑袋,“臣也希望她以后能去女医馆里诊病救人,别待在家里,免得被我娘给教坏了,成日里就知道东家长西家短的。”
“……这些你倒是很明白。”张清皎失笑道,“今年放归医女时,我便破例替你问一问。若有瞧中你的姑娘,我便让人替她准备丰厚的嫁妆。不过,婚姻之事也要看缘分。若是没有瞧中你的姑娘,咱们也不能强求。”
“那就等明年。”张伦毫不犹豫地答道。
张清皎笑着摇了摇首:“你能等得,就怕叔父和叔母等不得。”
作者有话要说: mua,本来打算今天双更
但是第一更码得太艰难了
otz,所以延迟到明天双更
抱抱大家~
第421章 远大志向
第二日, 朱厚照准时来到文华殿, 果然见着了一群叔叔与小舅舅。自从衡王朱祐楎前些时日成婚后, 留在文华殿读书的便只剩下雍王朱祐枟、寿王朱祐榰、汝王朱祐梈、泾王朱祐橓、荣王朱祐枢、申王朱祐楷六位。陪读除了张延龄之外,还有王钧等数名外戚家族子弟。
见朱厚照来了,叔叔们都围过来揉他的小脑袋,小舅舅张延龄也在旁边探头探脑。张延龄颇为羡慕诸位亲王能与小家伙如此亲昵, 他虽私下里也与大外甥很是亲近,但在人前却依旧须得遵循君臣之礼。王钧等人则不敢妄动, 生怕稍不注意便冲撞了太子殿下。
朱厚照瞧着笑容晏晏的众人, 眼睛笑得宛如月牙儿一般。与昨日清清静静的文华殿相比, 他当然更喜欢这般热闹的氛围。有这么多人陪着, 他瞬间便觉得读书变得越发有趣了。
可等到讲官过来之后, 朱厚照便发现,情况与自己想象的完全不同。并不存在大家一起学,一起摇头晃脑背书, 他隔三差五便能走走神的情景。
今天当值的讲官是谢迁,先温言让其他人写字,而后单独教他三字经。他昨日已经提起自己学到了何处,今天便继续往下学,照旧是背连句然后讲故事。或许因着觉得他喜欢涂鸦,最后连画故事也没有落下。
等到他开始涂涂抹抹画故事, 谢迁才给其他人授课。亲王们的年纪相差不小,所以大家的课业进度都不尽相同。朱祐枟、朱祐榰已经十五岁,目前该学的都已经学过了, 正按他们的喜好学画画与书法。朱祐梈、朱祐橓皆是十一二岁,正在精读四书。朱祐枢与朱祐楷年纪更小些,在读史记,主要学诗经与尚书。
朱厚照有些心不在焉地涂着鸦,听谢迁指导叔叔们的课业——可无论他怎么听,他都听不懂。别说解释大段文字了,就算一个字一个字地听,其中也有许多他听不明白的生僻字。他眨了眨眼睛,趁着谢迁正教导其他人,又转身探头去看朱祐枟与朱祐榰的书画。
在旁边伺候的侍读官本想跪请太子殿下回到位置上,可想想皇帝陛下的殷殷叮嘱,便只能当做没看见。毕竟陛下曾经说过,太子殿下尚且年幼,在先生教导之余稍稍跳脱些也无伤大雅。这样小的孩子难免坐不住,便当他想舒展舒展筋骨就是了。
练字的朱祐枟正在写行楷,笔下的字已经初具风骨。便是朱厚照尚未练过字,也能瞧出来这字儿写得不错。当然,肯定比不上爹娘就是了。他曾经趴在爹的御案边看他批折子,爹的字比六叔写的好看多啦!
朱祐枟察觉小侄儿在旁边盯着自己瞧,下笔更稳了几分,每个字的笔画都更清晰有力。纵然习字不过是为了打发时间,纵然侄儿年纪还小,或许分辨不出字的高低好坏,可作为叔父,他怎么也不能在侄儿跟前丢了面子啊。
画画的朱祐榰正在绘盛开的杏花林。树上层层叠叠的花朵皆由红转白,有些颜色浓艳、有些清淡雅致,交织在一起宛如彩霞,很是动人心魄。便是朱厚照只会涂鸦,也不由得看呆了。他知道,七叔画的是西苑杏林,前些时日娘还带着他和弟弟妹妹去瞧过。
“怎么?大哥儿,你想用这些颜料?”发觉侄儿呆呆地看了许久,朱祐榰温声笑问,“这些颜料确实不容易调。来,我给你匀一些,改日给你调你喜欢的颜色,如何?”他性情温吞内敛,对侄儿亦是格外温柔。
“我,我用不上……”朱厚照摇了摇首,感叹道,“七叔画得真好看。”
“是么?你画得也很不错。”朱祐榰端详着侄儿书案上铺开的涂鸦,很是违心地夸赞道。
“……”看了半晌,朱厚照默默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端详着他那幅除了自己以及爹娘外根本没有多少人能认得出来的涂鸦。他也曾经想过,怎样才能让自己画得大家都能看明白,可怎么想也想不出来。他也曾经问过爹娘,爹娘却只说这得他自己琢磨,因为每人绘画的习惯与技巧都不尽相同。那他得琢磨多久,才能画得像七叔这样好呢?
谢迁注意到他停住了笔,便来到他身边,问:“太子殿下怎么不画了?”
“先生,我想学写字和画画儿。”朱厚照抬起眼,“你甚么时候能教我呀?”
谢迁微微一笑:“殿下若想学,便须得在文华殿中留得久些。若是只学半日,自然得将紧要的先学了。于殿下的年纪而言,学三百千启蒙最为重要,识字其次,写字再次,画画更是旁枝末节。只有半日时间,能将三百千学完顺带识字已经足够了,实在是抽不出时间再学其他了。”
朱厚照皱紧眉:“那……那怎么办呀?”剩下半天他还得顽耍呢,怎么也不能整天都待在文华殿里学个不停呀!“要不然,咱们学快一点?我已经会背了,先生每天多给我讲两个故事,咱们赶紧些就学完了。学完《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是不是就能写字画画了?”
“学完三百千,便该学《千家诗》了。”谢迁道,“殿下学过诗么?”
“骆宾王的《咏鹅》,我会背!”朱厚照道,背着小手给他背了一遍。想了想,他又将娘曾教过的几首朗朗上口的诗都背了,诸如《悯农》、《静夜思》等等。顺便主动提议:“那就再赶紧些学完诗,再学写字画画!”
谢迁含笑抚须:“学完千家诗,便该学对韵、训诂与《说文解字》了。之后再学四书五经,四书有《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五经有《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春秋》须得辅以《公羊》、《谷梁》、《左传》学之。读史,还须得读《史记》、《资治通鉴》以及诸朝史书等等。”
随着他提起的书越来越多,朱厚照的眼睛睁得越来越大,眼底皆是难以掩饰的震惊。他简直要被这么多书的名字给惊呆了!有些他曾经听爹娘提过,有些连听都不曾听过。为甚么非得学那么多书?他以为三百千就已经够多啦!
愣了片刻后,他仍不肯放弃:“我甚么时候才能学完这些?”听起来似乎挺多,说不定不知不觉就学完了呢?至少,六叔和七叔就已经学完了,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了呀!四叔和五叔更是甚么都不用学了,待在家里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
“那须得看太子殿下的课业进展,臣不敢妄言。”谢迁笑道。
朱厚照噘着嘴坐在书案边,盯着自己的涂鸦,心里忽然很是不甘心。六叔和七叔明明已经学完了,为甚么先生却不说,他也能在十五岁的时候学完呢?他今年五岁,十五岁就是……就是好几年好几年之后。哼,好几年就好几年,他怎么也不可能比叔叔们差!等将该学的都学了,该练的骑射都练了,他就做大将军去!
************
作为学生家长,张清皎自然很关心自家刚入学的大胖儿子。临近午膳时,朱厚照才从文华殿过来,她便问他今日都学了些甚么。朱厚照给她说了新学的故事,也给她看了新画的涂鸦。小家伙很是努力,不仅新学了两个故事,还说明日要学三个故事。
张清皎颇为意外,笑道:“两个故事已经足够了。是先生说,明日学三个故事?”以孩子眼下的年纪,学得太多反倒不容易理解,极有可能囫囵吞枣地记住,根本不会从自己的角度对这些故事进行思考。
“是我说哒!”朱厚照认真道,“先生说了,我还有很多很多书需要学。如果不快点将这些书学完,他就没时间教我习字画画。”提起此事,小家伙便有些发愁:“我还得当大将军,还得学骑射呢!不读完书,他们怎么会教我骑射?娘你不知道,先生说了很多书,我数都数不过来。”
张清皎不由得失笑:“读书归读书,不耽误你习字画画,也不耽误你学骑射。”
“只有半天,学不了那么多。”朱厚照摇了摇小脑袋。
“那便学一天就是了。”张清皎勾起唇角,“一天若是不够,咱们就连着晚上继续学。只要你喜欢学,每日不仅能读书,能习字画画,还能骑射。就算文华殿的先生不教,娘也会给你另请先生来教。”
朱厚照听了,脸色顿时微微一变,皱紧眉吞吞吐吐道:“半天……半天就够了。娘,半天已经很久啦!”如果天天学,那他甚么时候才能顽耍啊。他的大玩具怎么办?这两天他觉得一个人顽有些没意思,还想带着妹妹一起顽呢。
张清皎对儿子何其了解,瞬间便看透了小家伙心里的小算盘,似笑非笑道:“你难不成是想着,将所有该学的都挤在这半天里学了,剩下的时间便自顾自地顽耍?若是真能如此,我也不会拦着你。”
“不过,你学得成与不成,却不能由着你说了算,而是得通过先生与我们的考验。每天不仅先生会考你,我和你爹也会考你。你若通过了,便能顽耍;若是没有通过,那便定然是念书的时候分了神,须得好好补习,直到通过考验为止。”
朱厚照点了点头,拍着胸膛保证道:“我一定会学得又快又好!”
作者有话要说: _(:3∠)_
本想二更
但这一更比昨天还卡
整整四个小时才写完
好吧,看看明天能不能顺利些,对不起大家
我大概得捋一捋大纲了
第422章 殷殷期盼
立下志愿后, 朱厚照果然越发认真了。原本似他这般年纪的孩童, 很难专注于读书一事, 时不时便会转移注意力,心心念念他更感兴趣之物。可他竟是忍耐住了本性,为了早日达成自己的目标,对待课业更为投入了。
他本便聪敏过人, 全神贯注地念书,自是成果斐然。每天只需半日功夫, 他便能完成先生布置的所有课业, 通过爹娘的考验。下午带着妹妹顽玩具, 骑他的果下马拿着他的小弓练习骑射, 跟着王链这位教习先生以顽游戏的方式锤炼体魄。到得晚上, 再将课业复习一遍,在娘的教导下初学识字与算数——
爹娘说了,身为一位太子, 礼乐射御书数都须得学会。便是想当大将军,这些课业亦是不能落下。朱厚照刚开始还有些不乐意,但因为识字和算数似乎都挺有趣的,他很快便想通了:射箭、御马自然是大将军必须学的,不然怎么能亲自上阵杀敌呢?不识字不通礼乐的大将军,不过是粗莽汉子, 也绝不是甚么好将军。他听娘说,当大将军得懂兵法韬略,还得会计算粮草伤亡等等, 所以学了兵书和算数,迟早能派得上用场。
见儿子如此勤奋努力,朱祐樘很是欣慰。当然,欣慰之余,不免略有些担忧:“卿卿,大哥儿总说自己要当大将军,因他以前年纪小,咱们也只一味顺着他说,这……是否会有隐患?早些让他明白,他是国朝的太子,不可能成为大将军,或许他便能更清楚自己的身份。”
“太子不过是一重身份罢了,为何不能再有一重身份?”张清皎倒是淡定许多,“我知道,你是想教他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绝不能重蹈英庙覆辙。可他年纪尚小,恐怕无法理解为何太子便不能当大将军。若是对兵事的热忱一直闷在心里,日后突然爆发出来,才难以抑制。倒不如适当引导他,教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教他如何调兵遣将、如何用兵。”
“唉,我担心,以他眼下的性子,定然不可能安守在京城之内。”朱祐樘摇首苦笑,“待他年纪长些,知道边疆时常受侵扰,鞑靼虎视眈眈,更有那些假意称臣的蕞尔小国频频闹事,必定不可能坐视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