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去杂货铺里头买了瓜子和糖,接着买下了大年初一要去苏家院里头的喜饼,至于肉的话,乔宝莹打算年底最后一场集市的时候再来一趟,那会儿正好是腊月二十八,买的肉也新鲜,到时割下一大块初一带去婆家便是。
买完这些带着村里人回到了村口,苏家院里头开了门,村里人纷纷下来,就见里头似乎来了什么人,好不热闹。
黎氏从院里头出来,出来后便向牛车走来了,瞧着不会是注意着他们的牛车有没有进村呢,这才进村就门打开了。
黎氏在牛车前站着,脸色不是很好的看着苏辰,说道:“你哥和弟弟都回来了,告诉你一下。”
苏辰当即答道:“我初一带着媳妇回家。”
黎氏嗯了一声便转身回院子里去了。
小两口赶着牛车回了山脚。
两人把车上的东西搬屋里头,乔宝莹把街上买的小炭炉子拿出来,立即在里头装了炭火,早上出门的时候还烧着炭盆在东屋,上头用东西盖住,挺经烧的。
把其中一个小炭炉往苏辰怀里一放,自个儿抱着小炭炉便坐在书桌旁边,翻出先前买的毛皮子和棉线来。
这棉线买的是粗的,乔宝莹自制了两根小长针,开始织起围巾来。
苏辰在一旁看书倒也没有注意着她,由她一个人忙活着,没过两日,乔宝莹便把毛帽子和围巾给弄好了。
一套带在苏辰头上,围巾围在苏辰的脖子上,自己也带上一套,两人再去扫雪,那冷风便不再往脖子里灌了,苏辰觉得新奇,先前还不知道她买那粗棉线是用来做什么,没想到是为了织这脖子上的东西。
棉线还有多余的,乔宝莹没事就织了两双手套,两只手套当中用一根粗棉线系好,直接挂在脖子上,没事时带上手套,有事就取下,也不用刻意的收起来,很是方便。
这么一弄,两人捂成了熊团子,估计在雪地里都能打滚了。
这大雪纷飞的日子,就没有停歇的,先前停了那一场雪,才两日便又下了起来,山上雪没有化的,直接又被新雪给盖住,乔宝莹这会儿懒的都不想上山了。
夜里抱着苏辰,把小脑袋往他怀里一噌,就感觉世间万物都静了,心也跟着平静,这日子她睡着了都能笑醒。
年底最后一场集市来了,可是天公不作美,雪还在下,村里人为了能赶集,大半夜的派村里的男人去扫干净路上的积雪。
雪小了,大清早,村里人开始往镇上去,乔宝莹的牛车上还是坐满了,没能坐上的很是遗憾没能赶上。
牛车进了镇上,大家伙下了牛车约定了时间,便各自买东西去。
乔宝莹这次割了五十斤肉,里头二十斤便是大年初一要提到苏家院子里头的,剩下的三十斤,一部分两人除夕那晚吃一些,剩下的大年初几或有村里人来,至少王大业一家来了得请一餐饭,还有乔六,也不知道会不会来,至少得先备着。
有了做毛帽子和围巾的经验,乔宝莹这次又买了一些,扯了一些布回去收着,到时做春衣穿,早点做了也好,正月里头没事做。
乔宝莹这一口气买的多,有的没的都置办了,就怕这雪下个不停,正月里开市也来不了。
回去的时候不只她们家买得多,村里人也买得多,个个的箩筐里都装满了过年的物资,回去的路上,牛车走得极急,便是这车上的东西着实太重了些。
终于回了村,大家伙跳下牛车告了别,再见面就是明年的事了。
乔宝莹把东西放回屋里头,想了想,于是拿出布来准备裁衣,苏辰见她这么忙,于是说道:“春衣倒是不急的,这冬天的日子长着。”
乔宝莹点头,“我倒不是急着做春衣,我是想起来了,乔六嫁人的时候,身上除了一身嫁衣,好像什么也没有吧,若是护住了,最多就是我当初给她的那五两银尚在。”
用银子买现成的,乔宝莹觉得这不是乔六的性子,她想到的是,多半回到邵家,穿的还是那邵家小妹的旧衣也说不定。
邵家也不宽裕,家里儿子多,不然怎么可能换亲,她先前只顾着取暖,没想到这儿来,今个儿扯布的时候她才想起。
家里的棉花还余下不少,她可以给乔六做两身棉衣去,至于邵南的,到时见着了乔六,把布和棉交给她,乔六心灵手巧的,自家夫君的自己做吧。
乔宝莹这么一合计,就给忙活上了,小夫妻两也没有什么事做,除了一日三餐,平时便坐一个屋里取暖,苏辰看书要静,乔宝莹干坐着也不是个事儿。
正文 第43章初一拜年
于是做起针线活那叫一个熟能生巧,先前做过,乔六的身高不好说,乔宝莹就按着自己的尺寸加长加宽一些,乔六嫁人的那会儿很瘦,若是穿不上,里头多穿两件旧的,明年长高了还能穿。
除夕里,乔宝莹也不知道这个时代是个什么习俗,要苏辰来定夺,苏辰也不懂,平时做儿子,不操这心。
于是乔宝莹就按着前世的记忆弄了,比如守夜的时候,她把肉和骨头全部下了锅,煮熟了两人吃了一会儿肉,各自洗漱了才上床。
早上天不亮,乔宝莹起床,做了顿美食,六个菜,代表着六六大顺,两人大清早的吃了年饭,便穿戴整齐的在东屋里守着炭炉子,乔宝莹缝衣,苏辰看书,就等着天亮去苏家院里拜年。
天大亮了,小两口提着肉和喜饼就往村口去。
到了村口,只见各家各户都喜气洋洋的,很有活力。
苏辰上前敲门,院门打开,黎氏笑嬉嬉的站在那儿,看到苏辰,面色一板,把两人让了进来。
正好从正屋里出来的大哥苏继看到苏辰,高兴的上前拍了拍苏辰的肩,“二弟来了,快进屋里头热闹去。”
乔宝莹跟在苏辰的后头唤了一声婆母,唤了一声大哥,便跟着一起进了屋。
到屋里头,只见围着八仙桌坐满了人,原来苏奕还带来了新拜的师父,此人听说是县学里的教授,叫赵文欢,连知县大人都要礼待三分的人物,举人出身,年纪五十上下,如今坐在苏家的正座上,看到苏辰几人进来,笑了笑。
苏辰忙向赵文欢拜了拜,苏奕到这时才慢吞吞的起来,喊了一声“二哥”便又坐下去了。
男人们都坐下了,乔宝莹才发现屋里头就没有她的位置,黎氏上厨房做事,乔宝莹站在苏辰身边也不是个事儿,那公公苏长为很是看不起她,那意思是叫她赶紧出去,这屋里头男人们谈事情。
乔宝莹知道这时代有女人不上桌的习惯,她跟着苏辰的时候没有啥感觉,到了这苏家院子她就不得不遵守。
她转身出了正屋,直接往厨房里去,厨房里黎氏正忙活,于是乔宝莹上前帮着打下手,往灶里头添柴。
黎氏目光微微一闪,放下手中锅铲,说道:“你也嫁给我家二儿有一段时间了,在家里头不会什么都不会做吧?今个儿家里头来了客人,你三弟的师父是举人老爷,万不能招待不周的,要不这一顿你来掌厨?你不会不敢接手吧?”
又说不能招待不周,又说要她来掌厨,这不是想看她出丑么,可乔宝莹是成年的灵魂,岂会被两三两句就给吓着的,当即应承了,起了身。
与婆母换了一个位置,乔宝莹往那案板上看了一眼,只见上面切了肉,又大又肥的肉,乔宝莹心想,人家既然是县学里的教授,还少了肉吃不成,黎氏切这么大块的,完全一副农家妇人的作派,便是她现在吃饭,也不喜欢这么肥腻的东西。
于是乔宝莹也不征求黎氏的意见,把那案板上的肉撒了盐用酱汁腌了会儿再用米粉一裹,接着切了新鲜的藕放在蒸笼下,再把肉一块一块的码好放在上头。
买完这些带着村里人回到了村口,苏家院里头开了门,村里人纷纷下来,就见里头似乎来了什么人,好不热闹。
黎氏从院里头出来,出来后便向牛车走来了,瞧着不会是注意着他们的牛车有没有进村呢,这才进村就门打开了。
黎氏在牛车前站着,脸色不是很好的看着苏辰,说道:“你哥和弟弟都回来了,告诉你一下。”
苏辰当即答道:“我初一带着媳妇回家。”
黎氏嗯了一声便转身回院子里去了。
小两口赶着牛车回了山脚。
两人把车上的东西搬屋里头,乔宝莹把街上买的小炭炉子拿出来,立即在里头装了炭火,早上出门的时候还烧着炭盆在东屋,上头用东西盖住,挺经烧的。
把其中一个小炭炉往苏辰怀里一放,自个儿抱着小炭炉便坐在书桌旁边,翻出先前买的毛皮子和棉线来。
这棉线买的是粗的,乔宝莹自制了两根小长针,开始织起围巾来。
苏辰在一旁看书倒也没有注意着她,由她一个人忙活着,没过两日,乔宝莹便把毛帽子和围巾给弄好了。
一套带在苏辰头上,围巾围在苏辰的脖子上,自己也带上一套,两人再去扫雪,那冷风便不再往脖子里灌了,苏辰觉得新奇,先前还不知道她买那粗棉线是用来做什么,没想到是为了织这脖子上的东西。
棉线还有多余的,乔宝莹没事就织了两双手套,两只手套当中用一根粗棉线系好,直接挂在脖子上,没事时带上手套,有事就取下,也不用刻意的收起来,很是方便。
这么一弄,两人捂成了熊团子,估计在雪地里都能打滚了。
这大雪纷飞的日子,就没有停歇的,先前停了那一场雪,才两日便又下了起来,山上雪没有化的,直接又被新雪给盖住,乔宝莹这会儿懒的都不想上山了。
夜里抱着苏辰,把小脑袋往他怀里一噌,就感觉世间万物都静了,心也跟着平静,这日子她睡着了都能笑醒。
年底最后一场集市来了,可是天公不作美,雪还在下,村里人为了能赶集,大半夜的派村里的男人去扫干净路上的积雪。
雪小了,大清早,村里人开始往镇上去,乔宝莹的牛车上还是坐满了,没能坐上的很是遗憾没能赶上。
牛车进了镇上,大家伙下了牛车约定了时间,便各自买东西去。
乔宝莹这次割了五十斤肉,里头二十斤便是大年初一要提到苏家院子里头的,剩下的三十斤,一部分两人除夕那晚吃一些,剩下的大年初几或有村里人来,至少王大业一家来了得请一餐饭,还有乔六,也不知道会不会来,至少得先备着。
有了做毛帽子和围巾的经验,乔宝莹这次又买了一些,扯了一些布回去收着,到时做春衣穿,早点做了也好,正月里头没事做。
乔宝莹这一口气买的多,有的没的都置办了,就怕这雪下个不停,正月里开市也来不了。
回去的时候不只她们家买得多,村里人也买得多,个个的箩筐里都装满了过年的物资,回去的路上,牛车走得极急,便是这车上的东西着实太重了些。
终于回了村,大家伙跳下牛车告了别,再见面就是明年的事了。
乔宝莹把东西放回屋里头,想了想,于是拿出布来准备裁衣,苏辰见她这么忙,于是说道:“春衣倒是不急的,这冬天的日子长着。”
乔宝莹点头,“我倒不是急着做春衣,我是想起来了,乔六嫁人的时候,身上除了一身嫁衣,好像什么也没有吧,若是护住了,最多就是我当初给她的那五两银尚在。”
用银子买现成的,乔宝莹觉得这不是乔六的性子,她想到的是,多半回到邵家,穿的还是那邵家小妹的旧衣也说不定。
邵家也不宽裕,家里儿子多,不然怎么可能换亲,她先前只顾着取暖,没想到这儿来,今个儿扯布的时候她才想起。
家里的棉花还余下不少,她可以给乔六做两身棉衣去,至于邵南的,到时见着了乔六,把布和棉交给她,乔六心灵手巧的,自家夫君的自己做吧。
乔宝莹这么一合计,就给忙活上了,小夫妻两也没有什么事做,除了一日三餐,平时便坐一个屋里取暖,苏辰看书要静,乔宝莹干坐着也不是个事儿。
正文 第43章初一拜年
于是做起针线活那叫一个熟能生巧,先前做过,乔六的身高不好说,乔宝莹就按着自己的尺寸加长加宽一些,乔六嫁人的那会儿很瘦,若是穿不上,里头多穿两件旧的,明年长高了还能穿。
除夕里,乔宝莹也不知道这个时代是个什么习俗,要苏辰来定夺,苏辰也不懂,平时做儿子,不操这心。
于是乔宝莹就按着前世的记忆弄了,比如守夜的时候,她把肉和骨头全部下了锅,煮熟了两人吃了一会儿肉,各自洗漱了才上床。
早上天不亮,乔宝莹起床,做了顿美食,六个菜,代表着六六大顺,两人大清早的吃了年饭,便穿戴整齐的在东屋里守着炭炉子,乔宝莹缝衣,苏辰看书,就等着天亮去苏家院里拜年。
天大亮了,小两口提着肉和喜饼就往村口去。
到了村口,只见各家各户都喜气洋洋的,很有活力。
苏辰上前敲门,院门打开,黎氏笑嬉嬉的站在那儿,看到苏辰,面色一板,把两人让了进来。
正好从正屋里出来的大哥苏继看到苏辰,高兴的上前拍了拍苏辰的肩,“二弟来了,快进屋里头热闹去。”
乔宝莹跟在苏辰的后头唤了一声婆母,唤了一声大哥,便跟着一起进了屋。
到屋里头,只见围着八仙桌坐满了人,原来苏奕还带来了新拜的师父,此人听说是县学里的教授,叫赵文欢,连知县大人都要礼待三分的人物,举人出身,年纪五十上下,如今坐在苏家的正座上,看到苏辰几人进来,笑了笑。
苏辰忙向赵文欢拜了拜,苏奕到这时才慢吞吞的起来,喊了一声“二哥”便又坐下去了。
男人们都坐下了,乔宝莹才发现屋里头就没有她的位置,黎氏上厨房做事,乔宝莹站在苏辰身边也不是个事儿,那公公苏长为很是看不起她,那意思是叫她赶紧出去,这屋里头男人们谈事情。
乔宝莹知道这时代有女人不上桌的习惯,她跟着苏辰的时候没有啥感觉,到了这苏家院子她就不得不遵守。
她转身出了正屋,直接往厨房里去,厨房里黎氏正忙活,于是乔宝莹上前帮着打下手,往灶里头添柴。
黎氏目光微微一闪,放下手中锅铲,说道:“你也嫁给我家二儿有一段时间了,在家里头不会什么都不会做吧?今个儿家里头来了客人,你三弟的师父是举人老爷,万不能招待不周的,要不这一顿你来掌厨?你不会不敢接手吧?”
又说不能招待不周,又说要她来掌厨,这不是想看她出丑么,可乔宝莹是成年的灵魂,岂会被两三两句就给吓着的,当即应承了,起了身。
与婆母换了一个位置,乔宝莹往那案板上看了一眼,只见上面切了肉,又大又肥的肉,乔宝莹心想,人家既然是县学里的教授,还少了肉吃不成,黎氏切这么大块的,完全一副农家妇人的作派,便是她现在吃饭,也不喜欢这么肥腻的东西。
于是乔宝莹也不征求黎氏的意见,把那案板上的肉撒了盐用酱汁腌了会儿再用米粉一裹,接着切了新鲜的藕放在蒸笼下,再把肉一块一块的码好放在上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