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萧戎却道:“先皇遗命,让孩儿辅政,陛下自登基后渐渐的偏离德政,是孩儿之过,孩儿不能走,孩儿若是走了,这天下就真的乱了。”
萧玉璋带着遗憾离世,不久后,皇帝便又借着政事上的纰漏,将萧戎的二叔及三叔先后贬官,直至为民。而萧戎依旧不肯撒手朝政,任由皇帝胡作非为。
皇帝尤其偏信许政,甚至兵权也逐渐全部交付到许政的手上,护卫京畿的虎贲军原本是皇帝亲属,最后竟然也交付到了许政的手上,更何况朝中大多朝臣皆是许政亲信,而他萧戎却无一人可用,唯一能信的,便是禁军统领赵言。
夜幕渐渐降临,江眠从屋外走来,朝着萧戎抱拳行礼道:“大人,一切都准备妥当了,大人确定要这样做?”
“非做不可。”萧戎言辞坚决道:“我宁可背负一世骂名,也不能让陛下继续错下去,如今齐王兵临城下,却迟迟不肯出战,要的是个理由,能够名正言顺登基的理由。”
“齐王手中十万人马,而禁军也不过两万人,大人……”江眠还打算再劝,却只瞧见萧戎抬了手,眸色愈发的深沉了:
“只要陛下活着,齐王便不敢轻举妄动,我只需要给他个理由让他起兵,只要陛下能够及时醒悟,子期的的兵马也能在天明赶回京畿,到时候我们里应外合,一定能够制服齐王乱党。”
江眠瞧着萧戎的模样,便知道他心意已决,不打算再劝,遂抱拳道:“大人,时辰到了。”
“进宫。”萧戎轻缓而又坚决的说道,随即站起身整理着自己的衣冠,瞧着那架子上祖父留下的长剑,沉默半晌,终于握了上去,带着祖父的剑一道,出门上了马车,前往皇宫。
他的怀中揣着能够让齐王起兵的理由,一旦这禅位诏书颁布,他萧戎便坐实了乱臣贼子的名号,齐王元启便能名正言顺的起兵勤王,只要皇帝能够看到齐王攻入皇城,他便能让皇帝明白,他此前所有的一切都是被人利用了。
只是萧戎聪明一世,却忘记了皇帝的脾性竟是如此执拗,宁可去死,也不在禅位诏书上盖上玺印。
更何况那份诏书上一个字都没写,皇帝看都不曾看过,便横刀自刎……
热血喷在了萧戎的脸上,他神色错愕的看着那个他一心相护的皇帝在他面前倒下,心中含着怒气,含着对他的怨怼,横刀自刎。
萧戎上前一步将元胤抱进自己的怀里,将他紧紧地抱在怀里,他一向是最有胜算的,然而此刻他的眼中却满是慌乱,分明是很有胜算,事后只要他死,便能保住皇帝的江山。
为何他不肯看看那份无字诏书呢?
热泪滑落萧戎的脸颊,他将皇帝的尸身紧紧抱在自己的怀里,贴着他渐渐失去了温度的脸颊,心中竟犹如刀割一般,疼的他想要将这江山抛下。
他不该那般坚持,非要给齐王一个起兵的理由,想要将皇帝护在宫中,确保他不受任何伤害。
如今他不杀伯仁,伯仁却因他而死。
他恍惚还记得他十二岁那年见到元胤时的场景,那一声声软软糯糯的戎哥哥,便决定了他这一生都该护着他。
“大人……”江眠上前一步,有些惊愕的看着萧戎抱着元胤的模样,实在不忍说出口。
“怎么回事?”萧戎含泪望着江眠问道。
“子期公子的兵马在途中遭遇伏兵,全军覆没,子期公子他……”江眠没能再说下去,只是哽咽着别过了脸颊。
原本是很有胜算的,原本萧戎是胜券在握的,却不曾想皇帝一死,子期遭遇伏兵,目前萧戎手上仅仅只有禁军的两万人马。
“无论如何,我要守住陛下的江山,就算他不在了,这江山也该是他元胤的,而不是齐王元启的。”萧戎眼神陡转凶狠,他横抱起元胤,将他平放在床榻之上,仔仔细细的拭去了他脸上的血痕。
萧戎唇边一抹苦涩的笑意蔓延,握住的了元胤的手放在了自己的胸口,深情而又坚决的说道:“陛下,臣会守住你的江山,它该是你的,若臣守不住,那一世骂名便是对臣最好的惩罚。”
萧戎起身,只留下一小队人马再次守卫皇帝龙体,而他自己,便携剑与禁军一道守卫皇城。
不过一夜厮杀,皇城遍布血污,血腥气萦绕在大明宫上空,乌鸦盘旋着,鸣叫着,凄惨而又悲鸣。
发髻散乱,满脸血污的萧戎身负重伤,却依旧直挺挺的站在最后一道宫门前,面露凶光的瞧着骑马领着人马,昂首阔步进到皇城之中。
而冲在最前列的士兵,手中握着长矛便朝着萧戎刺了过来。
利刃穿透了他伤痕累累的身躯,利刃抽离后鲜血喷涌,可他依旧直挺挺的站着,眼神坚定而又有神的望着齐王,才微微张口,鲜血便从口中喷出。
齐王跳下马背,踩过脚下士兵开路时留下的血迹,一步一步走到萧戎的面前的以胜利者的姿态望着他道:
“本王……不,该是朕,朕曾经向你写过书信,告诫你皇帝早已视你为眼中钉,肉中刺,你却不听,非得在他手下为臣,如今可好,他魂归极乐,而你将背负一世骂名,遭万人唾骂,依旧没能守住他的江山,还搭上了自己的命,值得么?”
萧戎嘴角牵起一抹嘲讽的笑意,却瞧得齐王是心惊胆寒的。
萧戎吃力道:“值得!守得住,我便守,守不住,我便死,万人唾骂又何妨,我从不在乎世人看法,我只在乎做的对与否。”
“既是如此,那你便去死吧。”齐王上前一步,锋利的匕首便刺进了萧戎的胸口。
而萧戎,至死都不曾向自己的信仰所屈服,那抹嘲讽的笑意,生生地刻在了齐王的脑海之中,这一生都挥之不去。
大兴十三年正月,御史大夫萧戎起兵谋反,先帝自刎身亡,后齐王元启起兵勤王,杀叛贼,诛逆党,因先帝无子嗣,齐王元启继位新君,追封先帝元胤为哀帝,改年号建业。
建业元年二月,齐王元启正式登基为帝,朝中异党尽数除去,任许政为丞相。
建业元年三月初五,皇帝立正妃北夷公主阿史那阿丹为后,举国欢庆。
三月初九夜,皇后与皇帝于甘泉宫椒房殿,设宴款待为新朝出力的臣子,皇帝于交泰殿宠幸丞相许政,被皇后婢女所见,遂禀告皇后。
三月十五夜,皇后于椒房殿中单独宴请丞相许政,歌舞款待之,皇后亲身侍候功臣,恰逢皇帝前来,皇后哭诉丞相轻薄于她,皇帝震怒,削丞相之职,打入天牢。
幽暗牢房之中,许政身负枷锁站着,静静地等着皇帝的到来。
终于,许政瞧见了皇帝的身影,却是他在里,皇帝在外。
他问:“你爱过我么?”
皇帝冷笑:“成大事者,为何要拘泥于情爱。”
许政苦笑,他似乎终于明白为什么皇帝能够不听他解释,甚至不做任何调查便将他打入天牢,自己不过是他争权道路上的一颗棋子罢了,如今棋子无用,自然弃之。
建业元年三月十七,丞相许政于牢中自缢。
第54章
大兴二年正月, 因着是打了春,天气晴好,阳光正暖, 驱散了冬日的寒气, 就连御花园中的花草也发了新芽,预示着新春的临近。
元胤在御花园中的亭中坐着,面前石桌上是定安先生新作的迎春图, 起笔用色皆是自成一派,也极具定安先生的风骨,元胤喜欢甚是喜欢定安先生的画作, 尤其是今天这一幅,春意盎然, 预示着新的生机, 着实让他喜爱的紧。
萧玉璋带着遗憾离世,不久后,皇帝便又借着政事上的纰漏,将萧戎的二叔及三叔先后贬官,直至为民。而萧戎依旧不肯撒手朝政,任由皇帝胡作非为。
皇帝尤其偏信许政,甚至兵权也逐渐全部交付到许政的手上,护卫京畿的虎贲军原本是皇帝亲属,最后竟然也交付到了许政的手上,更何况朝中大多朝臣皆是许政亲信,而他萧戎却无一人可用,唯一能信的,便是禁军统领赵言。
夜幕渐渐降临,江眠从屋外走来,朝着萧戎抱拳行礼道:“大人,一切都准备妥当了,大人确定要这样做?”
“非做不可。”萧戎言辞坚决道:“我宁可背负一世骂名,也不能让陛下继续错下去,如今齐王兵临城下,却迟迟不肯出战,要的是个理由,能够名正言顺登基的理由。”
“齐王手中十万人马,而禁军也不过两万人,大人……”江眠还打算再劝,却只瞧见萧戎抬了手,眸色愈发的深沉了:
“只要陛下活着,齐王便不敢轻举妄动,我只需要给他个理由让他起兵,只要陛下能够及时醒悟,子期的的兵马也能在天明赶回京畿,到时候我们里应外合,一定能够制服齐王乱党。”
江眠瞧着萧戎的模样,便知道他心意已决,不打算再劝,遂抱拳道:“大人,时辰到了。”
“进宫。”萧戎轻缓而又坚决的说道,随即站起身整理着自己的衣冠,瞧着那架子上祖父留下的长剑,沉默半晌,终于握了上去,带着祖父的剑一道,出门上了马车,前往皇宫。
他的怀中揣着能够让齐王起兵的理由,一旦这禅位诏书颁布,他萧戎便坐实了乱臣贼子的名号,齐王元启便能名正言顺的起兵勤王,只要皇帝能够看到齐王攻入皇城,他便能让皇帝明白,他此前所有的一切都是被人利用了。
只是萧戎聪明一世,却忘记了皇帝的脾性竟是如此执拗,宁可去死,也不在禅位诏书上盖上玺印。
更何况那份诏书上一个字都没写,皇帝看都不曾看过,便横刀自刎……
热血喷在了萧戎的脸上,他神色错愕的看着那个他一心相护的皇帝在他面前倒下,心中含着怒气,含着对他的怨怼,横刀自刎。
萧戎上前一步将元胤抱进自己的怀里,将他紧紧地抱在怀里,他一向是最有胜算的,然而此刻他的眼中却满是慌乱,分明是很有胜算,事后只要他死,便能保住皇帝的江山。
为何他不肯看看那份无字诏书呢?
热泪滑落萧戎的脸颊,他将皇帝的尸身紧紧抱在自己的怀里,贴着他渐渐失去了温度的脸颊,心中竟犹如刀割一般,疼的他想要将这江山抛下。
他不该那般坚持,非要给齐王一个起兵的理由,想要将皇帝护在宫中,确保他不受任何伤害。
如今他不杀伯仁,伯仁却因他而死。
他恍惚还记得他十二岁那年见到元胤时的场景,那一声声软软糯糯的戎哥哥,便决定了他这一生都该护着他。
“大人……”江眠上前一步,有些惊愕的看着萧戎抱着元胤的模样,实在不忍说出口。
“怎么回事?”萧戎含泪望着江眠问道。
“子期公子的兵马在途中遭遇伏兵,全军覆没,子期公子他……”江眠没能再说下去,只是哽咽着别过了脸颊。
原本是很有胜算的,原本萧戎是胜券在握的,却不曾想皇帝一死,子期遭遇伏兵,目前萧戎手上仅仅只有禁军的两万人马。
“无论如何,我要守住陛下的江山,就算他不在了,这江山也该是他元胤的,而不是齐王元启的。”萧戎眼神陡转凶狠,他横抱起元胤,将他平放在床榻之上,仔仔细细的拭去了他脸上的血痕。
萧戎唇边一抹苦涩的笑意蔓延,握住的了元胤的手放在了自己的胸口,深情而又坚决的说道:“陛下,臣会守住你的江山,它该是你的,若臣守不住,那一世骂名便是对臣最好的惩罚。”
萧戎起身,只留下一小队人马再次守卫皇帝龙体,而他自己,便携剑与禁军一道守卫皇城。
不过一夜厮杀,皇城遍布血污,血腥气萦绕在大明宫上空,乌鸦盘旋着,鸣叫着,凄惨而又悲鸣。
发髻散乱,满脸血污的萧戎身负重伤,却依旧直挺挺的站在最后一道宫门前,面露凶光的瞧着骑马领着人马,昂首阔步进到皇城之中。
而冲在最前列的士兵,手中握着长矛便朝着萧戎刺了过来。
利刃穿透了他伤痕累累的身躯,利刃抽离后鲜血喷涌,可他依旧直挺挺的站着,眼神坚定而又有神的望着齐王,才微微张口,鲜血便从口中喷出。
齐王跳下马背,踩过脚下士兵开路时留下的血迹,一步一步走到萧戎的面前的以胜利者的姿态望着他道:
“本王……不,该是朕,朕曾经向你写过书信,告诫你皇帝早已视你为眼中钉,肉中刺,你却不听,非得在他手下为臣,如今可好,他魂归极乐,而你将背负一世骂名,遭万人唾骂,依旧没能守住他的江山,还搭上了自己的命,值得么?”
萧戎嘴角牵起一抹嘲讽的笑意,却瞧得齐王是心惊胆寒的。
萧戎吃力道:“值得!守得住,我便守,守不住,我便死,万人唾骂又何妨,我从不在乎世人看法,我只在乎做的对与否。”
“既是如此,那你便去死吧。”齐王上前一步,锋利的匕首便刺进了萧戎的胸口。
而萧戎,至死都不曾向自己的信仰所屈服,那抹嘲讽的笑意,生生地刻在了齐王的脑海之中,这一生都挥之不去。
大兴十三年正月,御史大夫萧戎起兵谋反,先帝自刎身亡,后齐王元启起兵勤王,杀叛贼,诛逆党,因先帝无子嗣,齐王元启继位新君,追封先帝元胤为哀帝,改年号建业。
建业元年二月,齐王元启正式登基为帝,朝中异党尽数除去,任许政为丞相。
建业元年三月初五,皇帝立正妃北夷公主阿史那阿丹为后,举国欢庆。
三月初九夜,皇后与皇帝于甘泉宫椒房殿,设宴款待为新朝出力的臣子,皇帝于交泰殿宠幸丞相许政,被皇后婢女所见,遂禀告皇后。
三月十五夜,皇后于椒房殿中单独宴请丞相许政,歌舞款待之,皇后亲身侍候功臣,恰逢皇帝前来,皇后哭诉丞相轻薄于她,皇帝震怒,削丞相之职,打入天牢。
幽暗牢房之中,许政身负枷锁站着,静静地等着皇帝的到来。
终于,许政瞧见了皇帝的身影,却是他在里,皇帝在外。
他问:“你爱过我么?”
皇帝冷笑:“成大事者,为何要拘泥于情爱。”
许政苦笑,他似乎终于明白为什么皇帝能够不听他解释,甚至不做任何调查便将他打入天牢,自己不过是他争权道路上的一颗棋子罢了,如今棋子无用,自然弃之。
建业元年三月十七,丞相许政于牢中自缢。
第54章
大兴二年正月, 因着是打了春,天气晴好,阳光正暖, 驱散了冬日的寒气, 就连御花园中的花草也发了新芽,预示着新春的临近。
元胤在御花园中的亭中坐着,面前石桌上是定安先生新作的迎春图, 起笔用色皆是自成一派,也极具定安先生的风骨,元胤喜欢甚是喜欢定安先生的画作, 尤其是今天这一幅,春意盎然, 预示着新的生机, 着实让他喜爱的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