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这件往事,大约想起了刘云芝得意俏丽的模样,杨如松脸上浮现怀念的笑,却又转瞬即逝:“云芝说,他们是顺着地窖进入曾家老屋,自入口出来的。别的,也就没什么了。”
“没在提到别的异常?”
杨如松凝眉沉思,良久才摇头:“实在想不起别的,没发现云芝有什么不对。”
穆清彦想了想,又问:“照你刚才说的,曾家地窖有一部分在院外?”
杨如松点头:“的确有点奇怪,一般地窖都在宅子范围内。不过,曾家是大户,或许有什么别的考虑。老屋旁边是一片竹林,本就是曾家的,竹林里面还有曾家的祖坟。”
“能记得确切时间吗?”
“……掉进土坑的那天?”杨如松越发疑惑,但还是配合的回答:“记得,我记得自己去找云芝的时间,而云芝追赶陶鹏,就在前两天。”
穆清彦点点头:“杨大少爷应该好好儿休息一晚。”
回到客房,下人们送来一桌丰盛的饭菜。
闻寂雪给他盛了一碗白米饭,问道:“你觉得曾家老屋有问题?”
“说不好,明天去查一查。”令他这般敏感,也是因为刘云芝和陶鹏产生了交集,一起掉进土坑,一起进了曾家老屋,如今两人都惨死,那天的事情即便再平常,也值得怀疑。
闻寂雪坐在他对面,将他爱吃的菜挪过去,嘴里说着案情:“如果真有人是为了掩藏秘密而杀人,那么,这个秘密一定很大。我会嘱咐高天跟紧陈十六。”
穆清彦叹笑:“一个小镇子,到底会掩藏着什么秘密。”
“任何地方都有秘密。”
好比现在相对而坐的两人。
饭后,穆清彦找来杨家管家,打听了关于石竹镇曾家的事。之后两人各自回房休息。这回杨家准备了两间客房,一应洗漱用具齐全,穆清彦还泡了个热水澡。
闻寂雪却觉得略有可惜。
次日一早,用过早饭,两人坐车前往石竹镇。
曾家祖辈生活在这里,早年是殷实的耕读之家。然而家业传到曾老爷的父亲,其父却仅仅只知死读书,半点没有料理俗务的能力,偏曾父之妻虽是乡绅之女,却也只懂红袖添香。数年下来,家业紧缩,颓势尽显。
幸而曾老爷得人赏识,转了运,重新赎回了家业田产。
关于曾老爷的传闻很多,因着管家算是个老人儿,知道的多些。
比如这位曾老爷,本名曾贺,实际上年岁并不很大,三十四五而已。在十几年前,也只是个闷头读书的穷少爷,父母亡故后,仅剩几个老仆,田产全无,空有一座破败的没钱修缮的老屋。
那时的曾贺,年过二十,却说不着亲事。
倒不是真的无人愿意嫁他,而是一句俗话“高不成、低不就”。曾家哪怕再落魄,终究外人见了,还称一句“曾少爷”,又是自小读书的文人,骨子里有股清高,哪里愿意随便娶个村姑。
况且那时,曾贺还谨记其父教诲,要科举光耀门楣。他也觉得唯有科举出仕,方一展才能,前程光明。
然而科举岂是那般容易。
兴许是时来运转,亦或是先祖保佑,又一次去赴考,途中借住某户人家,那家的老夫妻看中了他,想招为女婿。那家姓杜,家境颇为殷实,只一个独女,容貌清秀,也读书识字。原是舍不得女儿嫁到别处,打算招个上门婿的,可杜家女儿瞧中了曾贺,独家夫妻也觉得曾贺是读书人,品貌好,前程可期,家境虽败落了,却也不算寻常门户,遂结了亲事。
有杜女带来的丰厚嫁妆,加上杜女擅于经营,曾家慢慢又起来了。
曾贺在成婚的头几年尚且坚持赴考,后来随着儿女出生,歇了心思。据闻也是其妻产后落了毛病,身子不好,离不得人。
穆清彦听着这番故事,十分耳熟:“果然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古人的确羡慕、尊敬、喜爱读书人,哪怕你尚未取得功名。
第85章去而复返的陶鹏
据杨如松所言,刘云芝和陶鹏相继跌入大坑是在两家过了大礼之后。
那是四月十八,一个多月前。
曾家老屋在镇子最南边,是个两进院子,后面还加了几间屋做仓房。曾贺娶妻后在此住了五六年,另又选址造新屋。这一点很不合常理,通常人们会选择翻新,再不济推倒重建,毕竟这里是曾家老宅子,祖辈生活的地方。
对此,曾贺解释说为了妻子养病。
“没在提到别的异常?”
杨如松凝眉沉思,良久才摇头:“实在想不起别的,没发现云芝有什么不对。”
穆清彦想了想,又问:“照你刚才说的,曾家地窖有一部分在院外?”
杨如松点头:“的确有点奇怪,一般地窖都在宅子范围内。不过,曾家是大户,或许有什么别的考虑。老屋旁边是一片竹林,本就是曾家的,竹林里面还有曾家的祖坟。”
“能记得确切时间吗?”
“……掉进土坑的那天?”杨如松越发疑惑,但还是配合的回答:“记得,我记得自己去找云芝的时间,而云芝追赶陶鹏,就在前两天。”
穆清彦点点头:“杨大少爷应该好好儿休息一晚。”
回到客房,下人们送来一桌丰盛的饭菜。
闻寂雪给他盛了一碗白米饭,问道:“你觉得曾家老屋有问题?”
“说不好,明天去查一查。”令他这般敏感,也是因为刘云芝和陶鹏产生了交集,一起掉进土坑,一起进了曾家老屋,如今两人都惨死,那天的事情即便再平常,也值得怀疑。
闻寂雪坐在他对面,将他爱吃的菜挪过去,嘴里说着案情:“如果真有人是为了掩藏秘密而杀人,那么,这个秘密一定很大。我会嘱咐高天跟紧陈十六。”
穆清彦叹笑:“一个小镇子,到底会掩藏着什么秘密。”
“任何地方都有秘密。”
好比现在相对而坐的两人。
饭后,穆清彦找来杨家管家,打听了关于石竹镇曾家的事。之后两人各自回房休息。这回杨家准备了两间客房,一应洗漱用具齐全,穆清彦还泡了个热水澡。
闻寂雪却觉得略有可惜。
次日一早,用过早饭,两人坐车前往石竹镇。
曾家祖辈生活在这里,早年是殷实的耕读之家。然而家业传到曾老爷的父亲,其父却仅仅只知死读书,半点没有料理俗务的能力,偏曾父之妻虽是乡绅之女,却也只懂红袖添香。数年下来,家业紧缩,颓势尽显。
幸而曾老爷得人赏识,转了运,重新赎回了家业田产。
关于曾老爷的传闻很多,因着管家算是个老人儿,知道的多些。
比如这位曾老爷,本名曾贺,实际上年岁并不很大,三十四五而已。在十几年前,也只是个闷头读书的穷少爷,父母亡故后,仅剩几个老仆,田产全无,空有一座破败的没钱修缮的老屋。
那时的曾贺,年过二十,却说不着亲事。
倒不是真的无人愿意嫁他,而是一句俗话“高不成、低不就”。曾家哪怕再落魄,终究外人见了,还称一句“曾少爷”,又是自小读书的文人,骨子里有股清高,哪里愿意随便娶个村姑。
况且那时,曾贺还谨记其父教诲,要科举光耀门楣。他也觉得唯有科举出仕,方一展才能,前程光明。
然而科举岂是那般容易。
兴许是时来运转,亦或是先祖保佑,又一次去赴考,途中借住某户人家,那家的老夫妻看中了他,想招为女婿。那家姓杜,家境颇为殷实,只一个独女,容貌清秀,也读书识字。原是舍不得女儿嫁到别处,打算招个上门婿的,可杜家女儿瞧中了曾贺,独家夫妻也觉得曾贺是读书人,品貌好,前程可期,家境虽败落了,却也不算寻常门户,遂结了亲事。
有杜女带来的丰厚嫁妆,加上杜女擅于经营,曾家慢慢又起来了。
曾贺在成婚的头几年尚且坚持赴考,后来随着儿女出生,歇了心思。据闻也是其妻产后落了毛病,身子不好,离不得人。
穆清彦听着这番故事,十分耳熟:“果然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古人的确羡慕、尊敬、喜爱读书人,哪怕你尚未取得功名。
第85章去而复返的陶鹏
据杨如松所言,刘云芝和陶鹏相继跌入大坑是在两家过了大礼之后。
那是四月十八,一个多月前。
曾家老屋在镇子最南边,是个两进院子,后面还加了几间屋做仓房。曾贺娶妻后在此住了五六年,另又选址造新屋。这一点很不合常理,通常人们会选择翻新,再不济推倒重建,毕竟这里是曾家老宅子,祖辈生活的地方。
对此,曾贺解释说为了妻子养病。